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共话“核”科技 八省核学会共聚宜昌|科技圆桌派

共话“核”科技 八省核学会共聚宜昌|科技圆桌派

2024-07-22 12:17:23 网易新闻   作者: 记者 边雪   
7月18日—20日,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2024年学术年会在“高峡出平湖”的湖北宜昌拉开帷幕,共话核技术发展。
 
近年来,我国核科学技术创新及核能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给所有核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记者在会上获悉,本次会议以“大坝映照核爆——六旬辉煌历程,中西核界精英聚首——共绘荆楚绿色梦”为主题,八个省(区)核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行业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行业专家做分会场特邀报告,在积极促进联合体成员单位四川、甘肃、陕西、新疆、山西、湖南、湖北、河南八省核学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团结集中、更有效发挥成员各省级核学会的优势,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学会资源互补、优势共享。
 
为何成立联合体?
 
据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介绍,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是在中国核学会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学会联合体,自2016年成立至今,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旨在为中西部核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学术平台。现场也吸引了北京、黑龙江、山东、安徽、内蒙古等省的科技工作者参与。
 
作为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的主导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杨岐也向记者阐述了创办联合体的初衷:“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经历了2012-2015年川、甘两省核学会合作论坛,2016-2018年川、甘、陕、新、晋五省(区)核学会联合形成的西部核学会联合体,到湖南、湖北、河南省核学会相继加入后今天为止八家核学会组成的中西部核学会联合体三个阶段,初衷和目的是扩大交流圈,团结集中发挥中西部八省(区)核学会的优势,为中西部地区核科学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等工作提供更广阔、更高效的合作交流平台。”
 
更重要的是,联合体的成立,也为中西部区域各涉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核产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工作。杨岐直言,年会工作要持久、常态,并形成品牌,那就需要一个机制,需要一个常设平台、一个班子。“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联合体,联合体领导机构由各省(区)核学会理事长组成。”杨歧说。
 
凝聚“核”力:凸显中西部特色
 
联合体具有哪些特点?杨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一是跨地区特性。跨地区同行业者之间实现定期科技交流和合作,打破区域限制。“学术年会从2016年四川举办首届五个省140余人参与,经过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湖南的接力传承,到今年湖北宜昌,参与交流的核科技工作者达400余人,围绕中西部特色交流专业领域广,从传统的反应堆工程、核燃料与材料、核物理等扩展到核技术应用、数字化、知识产权与核情报,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探讨核能与技术的发展。”
 
此外,联合体成员自愿参加,也体现了联合体的凝聚力。“自2016年联合体成立以来,对中西部地区核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经久不衰,且越来越强,对极大提升学术氛围发挥了促进作用,这个平台的学术交流,没有命令式,只有自愿式。”杨岐向封面新闻记者解释道。
 
最重要的是,联合体还给予了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与锻炼的平台,加强了行业从业者间的学术交流。在杨岐看来,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之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促进手段,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术交流,参与者可以获取新的科技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封面新闻记者在会上注意到,本届年会分论坛围绕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应用、数字核能与智能装备、辐射研究与应用、核燃料与材料、放射化学与化工、核物理与加速器、知识产权、核科技信息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会场专题讨论。报告人就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参会代表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
 
联合体的成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杨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从规模和交流圈的逐步壮大来看,从各省(区)核学会轮流承办活动的成功看,联合体工作的目的是达到了的。“当然还需进一步努力,平台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放大,在凝聚中西部地区各方科学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助力科技发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力,把工作做细做实。”
 
“作为一个民间学会联合体,如何提高吸引力、增强凝聚力、具备代表性和权威性,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杨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广大科技工作者对联合体平台作用的认同最为关键,凝聚力的形成与加强是联合体平台价值的重要体现。联合体不是一个行政机构,不能靠行政命令式进行工作,而是完全依靠对核事业和学会工作的热爱和热心,完全依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精神做驱动。依靠了各省(区)核学会理事长领导机构、秘书长与秘书组成的联合体秘书处团队,精诚团结、精心策划和推动。
 
学术交流之余:科普传播是关键
 
谈及未来联合体发展的方向,杨岐指出,加强学术交流、加强科普宣传、加强合作共赢是三大重点。
 
“学术交流方面,紧密围绕我国核能三步走战略,结合中西部地区特色,加强策划和组织。中西部地区几乎囊括了我国裂变、聚变领域的设计、研发、制造、试验等全产业链,联合体的工作要充满责任心,具有前瞻性,要紧密围绕国家核能和核科技发展战略。”杨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与核科学相关的科普工作也需要加强、发力,科普工作也还要融入核科学家精神的宣传,重要性不言而喻。
 
核科普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从增强基础科学知识、改变公众观念,到推动科技进步、助力国家战略实施,乃至增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广泛而深入的核科普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因此,投入更多资源到核科普工作中,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和互动形式,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科学知识普及、技术创新活跃、公众参与度高的社会环境。
 
“本次年会,希望联合体充分发挥枢纽和平台作用,加强沟通与合作,集成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学术交流、科普宣传、成果转化等品牌活动,使更多的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和促进协同创新。”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今后,在八省区核学会共同努力下,相信一定能够做好联合体的各项工作,推动中西部省份核能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前进,为促进我国核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