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南网科技(688248):创新引领叠加提质增效 助力打造储能、试验检测龙头

2024-06-21 09:00:36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研究员:杨林/杨蒙/魏宗  

业绩保持高增长,储能景气度高涨。2023 年公司营收25.37 亿元,同比+41.77%;归母净利润2.81 亿元,同比+36.71%;扣非净利润2.64 亿元,同比+36.53%。分产品看,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7.26 亿元,同比+123.11%,毛利率14.69%;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营收5.82 亿元,同比+64.73%,毛利率42.34%;智能配用电设备营收4.42 亿元,同比+31.85%,毛利率34.32%;智能监测设备营收2.58 亿元,同比+5.04%,毛利率35.48%;机器人及无人机营收2.75 亿元,同比-7.36%,毛利率30.42%。2024Q1 营收5.05 亿元,同比+9.85%;归母净利润0.42 亿元,同比+38.21%;扣非净利润0.40 亿元,同比+37.19%。

增收节支提质增效,研发、产业创新引领。管理上,公司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增收”,比如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业务持续巩固业内领先地位,佛山南海储能项目中标金额突破5 亿元,再创新高。试验检测及调试业务拓外稳内齐发力,广东省内厂级AGC 总包业务独占鳌头,品控业务成功拓展至广东省外。

二是深挖潜力“节支”,推动采购集约化,同类可比物资综合成本同比降低11%,生产物料采购成本较预期降幅超25%。创新上,一是研发层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度研发总投入超1.6 亿元,同比增长超30%,重点投向3个前瞻公共技术、7 个主产品线。完成募投研发平台1.04 亿元软硬件资源建设,布局各产品线、储备公共技术平台、实验室42 个,可支撑公司未来3-5年的研发需求;二是产业层面,1)初步构建“丝路”应用生态。与国内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产品纳入南网一类技术品牌和网级集中采购范围,完成1 万余个台区低压透明化改造,支撑广东电网完成800 万千瓦负荷接入,实现“一台区一终端”目标落地;2)“慧眼”巡检技术实现行业领跑,慧眼无人化巡检技术及装备纳入“国之大”研发专项,全面支撑广东电网公司输变配联合巡检示范项目;3)完成跨省整合收购,业务实现跨区域发展;联合粤水电集团在新疆设立合资公司。三是建立创新中心,建立广东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覆盖全国85%以上本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

储能业务业内领先,试验检测业务基本盘巩固。1)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3》中对我国新型储能未来 5年市场规模的预测,保守情景下,预计 2027 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 2023-2027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公司在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领域积累多年,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储备和持续提升的市场地位。2023 年公司完成国内规模最大火储联合调频储能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台山电厂储能项目,南网首个百兆瓦时共享储能站广西电网南宁武鸣储能项目。

2)电力试验检测服务是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未来我国电力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这将推动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供需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3 年公司中标广西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北海电厂二期(2×660MW)扩建工程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及特殊试验服务和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项目全厂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调试服务,成功将火电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市场范围拓展到广东省及南方五省区以外。3)智能配用电设备领域,公司研发新一代带计量功能的智能终端,推出行业内首个统一开放的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丝路 InOS”,实现了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并量产。4)智能监测设备领域,公司智慧安监产品在南方电网区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国网上海、山东国核实现零突破,优势业务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5)机器人与无人机业务领域,2023 年“慧眼”无人化巡检技术实现行业领跑,全面支撑南网输变配联合巡检示范项目,推动广西电网变电站无人机巡检规模应用,完成国网首例变电站内无人机精细巡检项目,在南网、国网应用全面铺开,构建了国内电力能源领域最大的低空巡检系统。

公司收购检验检测公司,积极拓展省外业务。1)2023 年5 月20 日,公司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开拓广东省外市场,推进公司战略实施,公司拟以超募资金向贵州鼎新收购其持有的贵州创星100%股权。收购对价为1.95 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贵州创星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贵州创星主营业务为调试及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电网安全督察、智能设备生产。2)2023 年5 月20 日,公司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开拓广东省外市场,推进公司战略实施,公司拟以超募资金向广西能汇收购广西桂能70%的股权,收购对价为4248.78 万元,同时,广西能科拟同步向广西能汇收购广西桂能剩余30%的股权,收购对价为1820.904 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广西桂能70%的股权,广西桂能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广西桂能主营业务为调试与技术服务、检验检测。3)2024 年5 月14 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其所持有的广州市汇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广州汇能主营业务为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装备制造等。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广州汇能100%的股权,广州汇能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广州汇能总资产5.06 亿元,净资产4.64 亿元;2023 年,该公司营业收入2.74亿元,净利润2896.45 万元。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2023 年12 月30 日发布股权激励长期计划,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如下:1)以2022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0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4 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5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者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4 年度△EVA 为正值。2)以2022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5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5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5 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1.5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者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5 年度△EVA 为正值。3)以2022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6.0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6 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归属期于12.50%,且不低于当年度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者对标企业75 分位值水平;2026 年度△EVA 为正值。

我们认为公司是电网智能化龙头,背靠南网,具有技术、资源优势,有望打造储能龙头,并在试验检测、智能设备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我们预计24-26 年,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增速110%、70%、48%,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64.8%、44.7%、31.2%,随着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储能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将会略有波动,随着公司对毛利率进行管理,毛利率预计将会企稳回升,我们预计24-26 年,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毛利率分别为14.19%、14.39%、14.79%,24-26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8.6%、27.7%、26.8%。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81/60.49/79.3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6/6.10/7.9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9/1.08/1.42 元。结合目前行业阶段和公司增速及壁垒,给予公司2024 年动态PE 50-55 倍,6 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39.49-43.44 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传导。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南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