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了最新一季度的Tier1光伏组件制造商名单,由于与上期相比,本次名单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动,超过40%的组件厂商未能入选,引发了光伏市场的广泛关注。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这一变化源于BNEF对评级标准的重新修订,入围门槛被大幅提升。作为全球光伏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判断依据,该名单的变动不仅反映了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给光伏组件厂商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对于众多二、三线以及新兴的光伏组件厂商来说,他们面临的 “出海”难度或将相应增加。
评级门槛提升,多家知名企业落榜
据悉,BNEF光伏组件制造供应商评级是全球知名且权威的行业评级体系之一,从产品质量保障、政府项目竞标、银行融资支持等多维度进行评判,特别是关注制造商在可融资性方面的综合表现,其中第一梯队制造商的评选最为严格。
由于BNEF的Tier1评级被视为第三方公司、金融机构等验证光伏组件供应商资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全球光伏项目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所发生的变化对于那些渴望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等关键区域有所作为的新兴组件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最新一期(2024年第一季度)的Tier1名单的,总计有20多家组件厂,较之去年第四季名单上的40多家、几乎涵盖了主流的一二线光伏组件厂商,规模大幅锐减了40%以上。
整体来看,本次Tier 1榜单标准评估相比之前更为严苛。据业内人士介绍,评选标准中项目容量从之前的1.5MW提升到5MW,即入选Tier 1的相关企业必须在过去两年中为6个不同的光伏项目提供5MW以上的自主品牌、自行生产的组件产品,且这些项目需获得6家不同商业银行的无追索权融资。
根据最新名单,国内企业仍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包括晶澳科技、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横店东磁等在内的10多家国内组件厂商成功入选。
然而,与此同时,包括海外的韩华-Qcells、夏普,国内的苏美达、中润光能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却意外落榜。这一结果反映了新标准下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另外,BNEF今年一季度的一级储能厂商名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样是上调了入选资格,这也导致了国内在行业内具有口碑的海博思创、中创新航、上能电气、南瑞继保等储能企业并未被列入名单。
不过,名单会在每个季度进行更新,因此落选厂商未来进入第一梯队的机率仍然是存在的。BNEF也称,上述评判标准很可能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更新。
出海难度升级,独特技术成突破口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表示,这一变化不仅增加了企业入围的难度,也体现了市场对组件厂商综合实力和可融资能力的更高要求。且评级指标对于组件厂商拓展海外市场尤为重要,因为部分海外商业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参考这一评级名单。对于那些在海外业务布局尚浅、品牌影响力有限的新兴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具体来说,项目容量的提升从1.5MW到5MW,增加了企业“出海”的难度。以往,参与1.5MW的光伏项目供货对大多数制造商来说并非难事,因为大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都能满足这一条件。然而,现在项目规模提高到5MW,商业银行、投资方以及EPC采购方等为了确保中大型项目的顺利执行,将更倾向于选择在海外有长期影响力和良好声誉的组件品牌,而不是冒险选择新晋或不知名的品牌。
“因此,新型组件公司若想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可能需要通过更大幅度的降价或其他创新策略来争取更大型的项目机会。当然,这也将促使厂商寻求更高效、更经济的生产方式,以保持竞争力。”许杰称。
此外,海外光伏项目通常还需要获得无追索权的商业性银行融资。这意味着光伏项目更倾向于将其资产、业务和现金流作为抵押来获得融资,而非依赖信用融资。
据了解,在欧美国家,无追索权融资经常出现,能获得它的优势包括:一是贷款的偿还完全基于目标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不会追溯到买方;二是提供此类贷款的金融机构多为国际商业银行,它们对项目和各方参与者都有深入的了解。由于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因此当评级机构要求提供无追索权融资证明时,这实际上也是对组件厂商可靠性和信誉的一种验证。
还有光伏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次变动实际上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对于那些拥有独特技术实力或强大海外资源的企业来说,它们仍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专注于异质结等N型方向性技术的组件厂商,如果能够凭借其技术优势向客户展示产品的独特性和高可靠性,便有可能持续上榜。同样,拥有丰富海外人脉和合作资源的营销团队,也有机会以资源为支撑,在海外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此外,对于一些专注于分布式市场的组件厂商来说,它们可能并不需要过分依赖评级机构的名单。只要它们能够在现有的分布式赛道中充分发挥产能、拥有足够数量的客户群体,便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