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步入平价时代,真正的风机千瓦价格竞争开始了,身为一家风电主机制造企业老板,我坚信客户价值的核心地位,并珍视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智慧与力量。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及多种因素,有时我会想起唐吉诃德,也会触发我对风电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信念与实际市场需求的深层反思。但这只是思索过程中一瞬间,更多时间里,我致力于为企业寻求到一个适应市场的活法。
争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显著地位。过去,受电价政策调整驱动的“市场抢装潮”催生了几家主机企业脱颖而出,跃居至足以维系其生存的市场份额排名。近年来的数据揭示,在风电机组市场,“二八定律”并不存在,无论是头部、腰部还是尾部企业都有可能经历起伏,甚至“上蹿下跳”,风电整机行业正在迎来“十年大变革”。无论是否情愿或适应,这已然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因此,我必须引领团队积极争取订单,提升装机量,这是立足市场的必然选择。而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尽管“老江湖”们都熟知传统套路,但在当今风电市场环境中,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显著的市场份额。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创新,永不止步,毕竟市场只看重实力而非眼泪。
避免批量质量与安全事故。风电平价时代,成本削减是市场需求的刚性指标,集中采购和规模化项目的实施为降低成本带来了可能性,但能否持续降本归根结底依赖于材料技术的进步。在风电颠覆性技术尚未出现之前,大型化是唯一可行的降本途径,然而这条路却伴随着未知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质量安全隐患,即使再小心翼翼,也可能出现个别甚至小批量的质量安全事故。
近期,我审阅了研发部门收集的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齿轮箱和叶片质量安全事故案例,深感震撼。海上风电若出现大批量事故,将对企业造成颠覆性风险。因此作为主机企业,我们必须严格杜绝批量性的质量与安全事故。从设计到验证再到交付,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风险和冒进,否则将陷入无尽的困局。
强化盈利能力的建设。在风电平价时代,主机企业面临着价值被削弱的困扰,原因在于主机厂商曾经的利润空间被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开发商挤压,成为了价值链中相对弱势的一环。更为尴尬的是,自己辛苦培育的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反倒成为“拿捏”自己的一方。理性审视这一现象,实则是市场规律使然:大规模市场需求激发了主机厂商对新增装机量的激烈争夺,同质化关键零部件由此变得炙手可热,供应方自然会选择利润最大化。
那么,整机企业应如何应对?答案是自强不息,强化对“关键零部件”的控制力,成为决定和合理分配利润的重要角色。这种看似“霸道”的逻辑,实质上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再一次穿透零部件,不仅要促使其降本增效,更要实现主机技术和制造的自主可控。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主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主机制造企业就如同多年前中关村组装电脑的商贩一样,缺乏本质上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在风电进入平价时代的后阶段,新的十年变革已然开启。主机制造商必须找到在整条产业链上保持持久竞争力的生存法则,否则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内淡出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