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成都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成都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提质构建多能互补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市级虚拟电厂平台,在城市新区和旧城改造区域开展集中供能试点,实施新型充换电“一张网”攻坚,新建充(换)电站300座、充电桩4万个以上,加强“源网荷储”“光储直柔”等应用推广,推进储能设施建设,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
原文如下:
2024年2月1日
在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成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一年再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作出“三个牢牢把握”“四个发力”等重要指示,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主场外交活动,推介“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磅礴力量。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认真执行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凝心聚力办大运展形象、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慎终如始防风险保安全,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连续15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实现良好开局。
——地区生产总值22074.7亿元、增长6%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和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1.6亿元、增长10%
——外贸进出口总额7489.8亿元、下降9.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9.3亿元、增长1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3%,提高0.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和6.9%
——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3%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举全市之力圆满举办成都大运会,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综合效应持续释放
成都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首场国际体育盛会,也是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坚定扛起主办城市责任,2100多万市民以不同方式积极响应、支持和参与赛事筹办,向世界呈现了一届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高标准完成场馆建设、设施配套、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余名大学生运动员赴蓉参赛,超70万观众现场观赛,3400余场比赛圆满完成。推动赛事侧、城市侧、外事侧、文化侧统筹联动,火炬传递跨越大半个中国,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在蓉举行,开闭幕式高水平呈现,推出11条文化体验线路,开展“世界遗产之旅”等文化交流互鉴,以成都为窗口向世界多方位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一体推进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吸引赞助企业落地投资超235亿元,超1000万人次参与“喜迎大运惠民消费券”主题活动,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500余场次,大运场馆累计开放超8万小时、服务市民超510万人次。充分发挥“后大运”效应,延伸发展赛事经济,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100亿元、较申办前增长超70%,建成开放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大运场馆、大运文化、大运精神持续造福全体市民。
(二)多措并举助企业扩需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1.服务保障切实增强。创新制定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月季调度指标体系和调度机制,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态势。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86.8亿元、增长6.2%,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279.3亿元、占合同总额的84%。聚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社会新增贷款7304.2亿元、居全国第3位,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30.9%、27.3%,“蓉易贷”普惠信贷规模达424.5亿元、增长21%,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582.5亿元、增长13.2%,开展产融对接活动270场、达成意向协议金额1488亿元。落实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490亿元,惠及经营主体超380万户次。全面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打造12345亲清在线亲商助企服务品牌,受理各类诉求720万余件,实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经营主体增至389万户,净增涉税经营主体34.9万户。
2.消费活力快速复苏。全面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成功争取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省级支持政策,实施“十大场景、十大平台、十大创新”系列举措,打造“新十二月市”品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70%。开展大运营城惠民消费场景营造提升专项行动,建成大型商业综合体6个,新落户首店813家、居全国第3位,春熙路、交子公园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搭建“进口+消费”新场景,消费品进口118.1亿元、增长39.8%。举办糖酒会、成都国际车展等重大消费型展会,开展“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等主题促消费活动600余场次。发放文旅、新能源汽车等多轮惠民消费券,重要节假日旅游热度居全国前列,累计接待游客数量2.8亿人次、增长71%,旅游收入3700亿元、实现翻番,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8.7%。政企联动开展“万千商家齐参与”、新春欢乐购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增长6.7%。
3.项目投资稳步回升。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实施“六个一批”揭榜挂帅专项行动,上线运行项目智慧调度平台,实施主动预警、高效排查、协同处置、循环跟踪“线上+线下”闭环管理,开展分级分类协调和提级调度,推动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智造基地、成渝高速扩容工程等251个项目开工建设,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新川AI创新中心二期等196个项目按期竣工,99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5亿元、超年度计划6.8个百分点。引进第8.6代AMOLED柔性显示等重大项目362个、总投资超5600亿元,谋划储备重大项目532个、总投资6565亿元。全面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17条,向社会资本推介示范项目85个、总投资1062亿元。
4.外贸外资转型提质。积极应对外需收缩压力,实施产业出海拓展、外资招引攻坚等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打好稳外贸外资攻坚战。出台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支持政策,加快引育平台型、供应链型贸易主体,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2%。大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长43.8%,二手车出口额增长4.5倍。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交易规模达1059亿元、增长15.9%。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分别增长14.7%、41.6%。开展“千团万企出海”行动,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东博会等高能级国际展会,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9.3%。全面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获评国家首批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优秀”等级。全面落实推动外资扩量提质支持政策,落地全省首笔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13家、外商直接投资22.9亿美元,均居中西部首位。
(三)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势见效
1.双核联动联建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议部署,健全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三级工作机制,成功召开第二次会议,制定体育、文旅合作实施方案,新签署住房公积金、检验检测等7个合作协议,第一批34个合作项目事项累计完成22个,启动实施第二批50个合作项目事项,25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6.6亿元。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及综合运行指标均保持全国第1位。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地区)正式授牌,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超80%,医药研发服务平台实现共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位。协同争取国家出台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政策措施,共建重点合作项目30个,生物创新券实现共享共用。联合开展全国首个跨区域外债便利化试点,推动57家金融机构成立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3只子基金落地规模超62亿元。实施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和39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实现全国范围内首个电子口岸业务跨关区通办、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推动两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112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249万人次、高校和优质中小学等结对合作166对,联合发布成渝双城核心商圈指数,共推红色、文博等文旅精品线路18条。
2.都市圈同城化转段提速。全面启动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实施年度重点任务283项,都市圈经济总量达到2.78万亿元。市域(郊)铁路成德线开工建设、成眉线加快建设、成资线实现电通,成都外环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隧道全线贯通。实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攻坚行动,出台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成资协同开放走廊建设方案,打造9条都市圈重点产业链,跨市域协作配套企业增至1551家,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建成投运,启动共建国家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获批省级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实施第三批同城便捷生活行动,结对共建学校增至292对,15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同城化无差别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增至241项。举办第三届都市圈建设论坛,发布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促进五区协同共兴,成自宜高铁建成通车,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实现6个市(州)入驻运行,成宜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竣工投产,成都·广安生物医药产业协作研发基地正式开园。倾情倾力对口支援甘孜州、阿坝州,高标准实施帮扶项目397个,成阿、成甘工业园区实现产值424亿元。
3.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整体推动重点突破。全面落实《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级调度。系统推进先行示范探索,评选推出“十大领域百佳案例”,发布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体系,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聚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出台“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支持政策措施和基本功能扩容下沉专项方案,开展24个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523个在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1200亿元。推动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结对联动发展,规划建设8个结对联动合作区,金堂县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县)增至12个,新增3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塑形等“十大行动”,选培先行村和重点村各50个,新增4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四)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支撑更加坚实
1.产业建圈强链提质增效。出台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调整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明确“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产业链布局,创新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健全“链长制”,构建产业建圈强链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实施企业“四上”培育攻坚行动,新增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971家、上市过会企业15家、上云企业2.2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增至4家。优化构建“5+N”产业生态体系,签约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408个,新引进“链主”企业投资项目50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332个、顶尖人才(团队)110个,577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32.4亿元,“重产+科创”基金群规模突破1250亿元。
2.制造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出台制造强市建设“1+1+6”政策体系和细分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规上工业企业增至4408家,新增航空制造和新能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开展制造业招商引智百日攻坚行动,新引进沃尔沃纯电新车型等制造业重大项目281个,重产基金投资链主及链属企业项目30个,489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14.3亿元,通瑞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等106个项目开工建设,中航锂电等93个项目实现竣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中国质量(成都)大会,航空大部件、生物技术药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获评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人工智能等12个产业集群获批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和10.1%。出台“工业上楼”专项政策,新建多层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
3.服务业发展扩量提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智慧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北交所西南服务基地在蓉设立,落地全国首个“公司债+信用保护工具”试点项目,全省首家公募基金正式营业并发布首单产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48家、居中西部第1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81万亿元和6.05万亿元、分别增长9.2%和13.7%。促进接触性服务业加快恢复,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5.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4%。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展会活动1058场,会展业总收入实现倍增。“金牌球市”火爆回归,中超比赛上座率居全国第1位,举办首届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第十一届世界体育舞蹈节等高能级赛事。举办音乐演出超4000场,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
4.现代都市农业稳定提升。打造高质高效“天府良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增至15个。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彭州、金堂)纳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直采直销、订单农业等新型销售模式,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00亿元。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实施“公园+”“林盘+”行动,推出乡村精品旅游线路30条、新消费场景38个,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增长15.8%。积极培育“成都农匠”,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3万人。开展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集中攻坚行动,21个“零元村”全部清零。
5.数实融合深入推进。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获批建设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新建5G基站1.5万个、累计近8万个,基本实现五环路范围内5G网络室外连续覆盖。深入实施企业“数转智改”行动,新增智能工厂35个、数字化车间73个,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优秀场景20个,引育航天云网、积微物联等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30余个,培育本土首家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出台算力、卫星互联网等专项支持政策,组建成都数据集团,创新推出“算力券”,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1.创新策源动能持续积蓄。布局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标准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运行,5个国家和省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启动。提质构建实验室体系,国家实验室园区开工建设,新增1家、重组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55个、开展科研项目攻关80余项。集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一期、全国首个民航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成投运,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全面竣工,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146家。大力推进创新研发,29家在蓉企业和机构获批承担46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14个,建成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55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超1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6件。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提升5位,居全球第24位。
2.成果转化水平加快提升。拓展成果转化通道,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组建成立技术转移联盟、技术经理人协会,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300余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10亿元、增长10%。搭建成果转化载体,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揭牌运行,科创生态岛1号馆建成开馆,建成备案40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壮大成果转化主体,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总数达7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1.35万亿元,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62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增至62家,引进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113个。
3.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推进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等改革试点,成功揭榜7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设立西南地区首只科创接力基金、全省首只专精特新基金和成都天使母基金,建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探索创新积分贷等支持措施,落地西部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产品,新增“科创贷”系列贷款86.8亿元、增长11%。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展“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新吸引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累计达72.4万人,评选命名“成都工匠”593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分别增至237万人、282万人。
(六)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运筹能力稳步提升
1.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迭代升级营商环境建设5.0版政策措施,推行企业开办、迁移、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激励通报,获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突出主责主业完善国资布局,“一企一策”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质效,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3.6万亿元。制定实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创新、重大工程、疏堵点任务清单,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58万亩、闲置土地1.13万亩,入选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210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落细落实,推进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
2.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拓展。完善“两场一体”协同运营机制,双流国际机场启动提质改造,天府国际机场完成客运航线转场、形成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和“五进五出”航班波结构,天府国际机场口岸通航投运,国际(地区)定期直飞客运航线恢复拓展至47条、货运航线稳定运行20条,成都航空枢纽客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7492.4万人次、77.2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6位。聚力提升陆港枢纽能级,打通中吉乌、中缅公铁联运新通道,蓉港高铁、澜湄蓉欧快线、越桂蓉欧快线开通运营,首发“东南亚—濛阳”水果班列、铁水联运“长江班列”,全国首列整列货运动车组列车试点开行,国际班列连接境外城市108个、开行超5000列,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
3.对外交流合作恢复扩大。实施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新登记企业4.25万户。加快建设中法、中德等7个国别合作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824家,实现总产值1034亿元。开展首届中法体育日等“蓉欧产业对话”品牌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七届欧洽会、RCEP区域产业合作交流大会等经贸交流活动,首届金熊猫奖、“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成都活动年”等文化交流活动在蓉举行。组织代表团赴境内外开展交流合作,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110个,土耳其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23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315家。
(七)大力促进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1.“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深入推进。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启动第二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235个、总投资超9000亿元,创新推出“零碳券”,“碳惠天府”机制不断深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全面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国家试点有序开展,推进TOD综合开发项目39个。启动家具、建材、钢铁、石化四大行业绿色转型攻坚,开展7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600亿元。连接双机场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地铁站点50米范围内公交接驳率达91%,实现中心城区“12+2”区域公交“同网、同质、同价”,新建成充电站595座、充电桩7.7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3.3万辆、增长52%,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西部地区首座虚拟电厂上线运行,启动金堂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60.7%。
2.生态优势加速集聚。持续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全面落实林长制,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2万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5.8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83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4.7%,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和普查,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揭牌。加力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新建天府绿道845公里、累计突破7000公里,建成天府蓝网220公里,新建及提升改造各类公园113个、总数达1556个,青羊区、成华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新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健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累计开发生态类碳减排项目40个,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大邑县探索川西林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四川天府新区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3.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治理、大督查”,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建成投用,以移动源、工业源“小切口”推动车、油、路、企综合治理,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空气优良天数达28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提升17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新建改扩建市政排水管网16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20座,强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114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保持优良。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攻坚,实施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运,探索建筑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工业危废、医疗废物处置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动态开展噪声、油烟、扬尘等问题整治,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4%。
(八)提质建设幸福成都,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日益增进
1.重点群体就业抓实抓牢。全面强化就业政策扶持,实施“降、贷、返、补、提”系列稳就业政策,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14条措施,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强化失业、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帮扶,发放“扩岗贷”专项贷款130亿元、失业保险金40.6亿元,开展线上线下就业培训超530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1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优化提升就业对接服务,完善岗位需求库、劳动力供给库、就业对接服务平台供需匹配机制,举办“百日万企高校毕业生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超3800场、发布就业岗位超260万个次。扎实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打造省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15个,开展创业培训7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亿元。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2.公共服务扩容提质。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546个重点民生项目完成投资1115.9亿元,86项年度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加快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新投用中小学和幼儿园88所、新增学位9.7万个,创新打造市级教师共享中心,建成区域教育联盟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8个,基础教育规模居全国第2位,优化义务教育优质课堂教学标准,延续长幼随学政策,随迁、集体户等人员子女在蓉上学得到有力保障,小学入学报名实现“一网通办”,深化“双减”改革,发布中小学“作息令”。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增三甲医疗卫生机构5家、总数达61家,成功申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达12个、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5个,平稳渡过疫情转段后的救治高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摩诃池公园、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推行文博场所延时服务,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八届国际非遗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超10万场。
3.社会保障巩固加强。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34项为老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建成街道(镇)级为老服务综合体28个,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95%,建成儿童友好社区1612个,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63.2万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规模达3190.9万人次,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平稳落地,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护险全龄覆盖。加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保障,新增供应人才公寓1.5万余套,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持续深化。建成运营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超1600个。实施片区更新项目106个,改造老旧院落616个、棚户区3151户、城中村3236户、农村危房158户。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3.7亿元,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917户,为5.38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九)加快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城市智慧安全韧性水平有效提升
1.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进。迭代升级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全面筑牢“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高效运行三级城运中心和市级部门分中心,形成数字体征指标1800项,上线运行“蓉政通”,打造智慧停车、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195个,有力支撑大运会指挥调度等专项工作协同。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优化调整一般网格1.4万个、微网格12万余个、专属网格1.15万个,推动人房、小区、物联感知等城市数据资源赋能网格,集成打造社会治理平台,促进综治维稳、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进网入格”“多网合一”,线上线下联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2万件。
2.粮食能源安全巩固提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创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前置评价机制,建立耕地“非粮化”管控和撂荒地动态监管机制,积极推动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恢复耕地1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77.8万亩,粮食产量231.9万吨,蔬菜产量640万吨,生猪出栏435.2万头。实施“蓉耀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迎峰度夏17项电网工程和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运,电网安全承载能力提升至1880万千瓦,彭州燃气调峰电站开工建设。
3.安全发展底线有力维护。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城市运行隐患排查,整改工贸、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交通运输、消防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升级社区微型消防站1940个,累计建成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1个,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5.1%,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妥善应对主汛期5轮区域性强降雨,入选首批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项目试点。有效防范处置金融、房地产、劳资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隐患,存量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完成“保交楼”2.97万套。实施法治成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扎实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有序开展“八五”普法和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国试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4.7万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分别下降12%、33.8%,成为首批全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履职,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通过当面听取意见、现场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及时回应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切实转化为工作举措和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统筹解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努力做到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全市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09件、政协委员提案772件,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克服多重困难挑战,既确保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战都赢”。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2100多万成都市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整体仍处于恢复期,持续向好基础尚不稳固,部分指标增速未达到预期目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和挑战;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发挥不够,科技成果就近就地产品化产业化程度还不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不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力加劲;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较为明显,促进共同富裕还需下更大功夫;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需要久久为功,绿色低碳转型还需持续攻坚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优质均衡还需持续加劲;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路径还需加快探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需要持续用力,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务实管用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更高水平推进“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建圈强链、智慧蓉城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点工作,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新篇章。
(二)主要预期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变化、宏观政策取向和经济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经济发展基础潜力,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统筹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扩大开放、绿色生态、民生福祉、安全保障6类25项发展指标,提出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主要考虑:一是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持适度经济增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量质齐升。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不低于全省,更好发挥全省“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贡献更多力量。三是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必要的增速推动经济持续修复向好,弥补疫情导致的增速缺口,为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2.6—2.8万亿元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基于努力巩固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的位势,缩小与标兵城市的差距。五是基于稳预期强信心防风险,努力以较快经济增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拓展更多财源,在发展中化解各类风险和历史遗留问题。六是重大战略机遇叠加赋能、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庞大的市场优势、富集的资源优势、通达的枢纽优势、宜居的生活优势增强城市发展潜力,将有力支撑实现既定目标。
2.其他相关目标。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5%和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5%。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以上。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锚定强化“四大功能”构筑“两地”目标定位,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联动联建协同高效的双城经济圈。突出相互赋能,加强相向协作、对上争取和前瞻研究,推动50项联动联建项目事项落地见效,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合作项目事项。协同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深化空铁公水通道功能延伸拓展、综合枢纽联建联运,积极谋划天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共同争取航权航线航班资源,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等工程,协同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推动中欧班列(成渝)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开工四川跨境公路运输集散中心。协同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编制重点产业链产业图谱,促进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发展,共同争取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重大布局,联合争创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建立科创资源双向流动、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开展高端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争取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批,探索打造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协同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进成渝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任务,促进金融市场和监管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五大特色金融”,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共建共享。协同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促进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公积金等融合互通,深化实施“成渝通办”事项。推进文旅体联动发展和商圈交流合作,争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动,联合举办特色消费活动,做大成渝新消费品牌。
2.引领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都市圈。深入落实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实施10件大事和324项年度重大项目事项活动,增强都市圈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托底性帮扶工作,推动五区协同共兴。提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开工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二期工程,提速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和市域(郊)铁路成德线、成眉线,开通运营成资线。推进都市圈高快速路“优轴密网”、拥堵路段扩容,加快打通彭什沿山路等“断头路”。提质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科创母基金,设立都市圈区域协同创新专项,力争共育新型中试研发基地实现突破。提质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编制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搭建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发布制造业协作机会清单,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跨市域流转机制,推动9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实施同城文旅融合IP建设行动,加快建设成资协同开放走廊、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提质打造便利共享公共服务圈,实施同城便捷生活提质扩面行动,推出30项同城便捷事项和18项可感可及民生实事。实施营商环境同城化建设行动,推进241项政务事项无差别办理。提质打造联防联控联治生态环保圈,联动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协同推进跨界河湖污染整治,开展交界区域土壤污染联合监管和毗邻区域固废协同处置。提质打造安全韧性共同体,深化应急联动体系建设,一体规划布局应急基础设施、救援力量、储备基地,实现成德眉资瓶装液化石油气一体化监管。
3.聚力建好形神兼备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突出外塑形象、内强功能、引领示范,提升公园城市规建管运水平,增强“两新”“三高”示范效应。夯实功能承载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推动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加快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聚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突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绿色低碳、集约节约、安全韧性、文脉传承、智慧治理,深化24个重点片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快项目集群建设,推动基本功能扩容下沉,完成投资1400亿元以上,切实提升产业和人口承载力。深化理论创新提升示范水平,构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集成攻坚34项改革任务,评选百个先行示范点位,组建公园城市规划研究联盟,申报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办好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会议活动。促进“三生融合”塑造大美形态,编制美丽成都建设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建设天府绿道1000公里,开工天府蓝网200公里,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0个,新启动25个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扩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范围,培育生态价值转化十大示范品牌,争创2-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同时发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建强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工建设准环对称仿星器、磁浮飞行风洞等大科学装置,建成投运国家实验室园区,加快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出台天府实验室支持政策。夯实产业创新平台支撑,启动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提速打造精准医学、超高清视频、同位素及药物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布局国家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和工业云、信息安全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国家医学中心落地。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元,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40个以上、牵头开展科技攻关100项以上。增强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效能,支持重点产业链与实验室结对合作,提质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推动校院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建成投运上海交大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等重点校地合作平台。
2.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开展中试能力建设攻坚行动,打造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40个,搭建中试共享平台,组建中试服务协会,构建各具特色、行业共享的中试服务体系。增强创新平台溢出效应,依托大科学装置等策源核心,组建专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平台+基金+公司+基地”转化模式,规划布局成果应用转化基地,加快建设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构建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推动在蓉高校技术转移学院建设,运营技术转移联盟,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化机制,建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引培知名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以上,中高级职称技术经纪人突破100名。强化成果转化对接服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28条”,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200场以上、引进成果转化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创新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政策,鼓励政府类项目首购首用。
3.优化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支持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开展以任务和需求为导向的实验室运行机制等创新,实行国有创投企业差异化考核,探索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强化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支撑,全面建成科创生态岛2号、3号馆,打造“地上科创生态岛+云上科创通”服务生态。面向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认证、高性能算力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开放协同共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作用和成都天使母子基金功能,强化“重产+科创”基金群招投联动,聚力投新、投早、投小、投硬,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推出企业创新积分贷,扩大科创贷规模,提升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覆盖范围,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优化完善人才“引育评用留”制度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动态调整人才分类目录,探索组建市级人才集团,探索开展人才管理授权规范试点,做好人才安居工程,引培并举构建人才发展雁阵,争创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三)精准发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1.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圈链协同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充分发挥链主项目引领作用,建立产业链细分赛道“先锋队”培育机制,实施上下游左右岸集聚攻坚工程,培育“四链”融合示范链主企业50家以上。实施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构建“属地+产业链”网格化服务体系,修订总部经济支持政策,推动在蓉企业做优做强。深化企业“四上”攻坚,力争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5家以上、上云企业2万家以上、规上企业800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优化构建“5+N”产业生态,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5个以上,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0项以上,遴选领军人才300人左右,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120个以上,开展产融对接活动200场以上。实施主要承载地品牌塑造工程,开展终端产品补链强链攻坚行动,打造新型显示、工业无人机、卫星互联网等“成都造”终端品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一链一策”推进基础部件、工艺、材料、软件等攻关突破,加强东部沿海产业对接,积极争取重大生产力布局。实施开发区整合优化,支持双流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推动都市工业、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2.实施制造强市建设“一号工程”。出台新型工业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工业扬长补短追赶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81个,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转型升级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力高端芯片、柔性显示、工业软件补链强链,办好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提速汽车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化,丰富封闭测试、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大力促进新能源整车品牌车型上新上量。与德阳联动共促高端能源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档升级。巩固扩大白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产业优势,联合德眉资申报省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建设重大新药创制试点示范基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及建设材料研发制造等项目。提质打造天府动力源,加快构建以大飞机、工业无人机为核心的航空全产业链,争创高端航空航天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商业航天,开展卫星互联网生态补齐攻坚,大力推动北斗应用。推动新型材料向动力电池、先进储能、晶硅光伏延伸,联合眉山申报省级锂电新材料制造业集群。打造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意见和支持政策,推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大模型、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空天动力、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
3.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全面推进1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争取前沿医疗服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重点领域政策突破和权限下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机构集聚、市场提升等“七大工程”,实施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入实施“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和“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行动,新增信贷投放6500亿元、直接融资3600亿元以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价值发展,提质发展检验检测、现代物流、会展博览等服务业,加快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锂电材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做强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延伸,加快发展现代商贸、医疗美容、医养康养等服务业,促进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快递配送等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社区服务功能复合、品质提升,建设5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4.促进现代都市农业提质增效。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实施千亿级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建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优做强“4+6”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16个千亩和100个左右百亩科技研发应用核心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做优做精“科技小院”。深化一二三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等精深加工业态,做精土特产文章,高效运营天府农业博览园、天府现代种业园,办好丰收节、农博会、科转会、种博会,建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农业品牌体系,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470亿元。
5.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增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功能,争取国家级算力调度中心落地,构建“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算力供给网络,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加强千兆光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和融合应用,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建强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场景实验室,分级推动大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分类推动细分行业“链式”转型,完成3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个以上,争创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提质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落实国家“数据要素×”行动,建强数字软基建,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应用场景协同的数字产业生态,拓展“算力券”应用场景,推动医疗、制造、电商等领域行业大模型应用,制定科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深化软件名城建设,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千亿级产业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综合施策促进市场需求潜力有效释放,聚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1.聚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产业投资扩规模,深化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攻坚行动,引进重大项目380个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健全签约注册移交项目促建机制,提高落地转化率,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1100亿元以上。深挖基础设施投资潜力,聚焦国家“三大工程”和政策性资金投向领域及城市建设重点方向,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行动,抓实城市“里子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加快推进地下管网建设、燃气管网改造、天然气“村村通”、“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断头路”打通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五环路贯通工程、天新邛等快速路,开工成温邛高速扩容改造工程,提速建设久隆水库、三坝水库,基本建成李家岩水库。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实施片区更新项目44个,改造老旧院落630个,规划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30个、保障性住房5000套、城中村改造项目70个,以需求为牵引推动公共资源扩容下沉、优质均衡,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促进民间投资信心提振,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参与重大项目、产业项目、特许经营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升级项目智慧调度平台3.0版,实施重大项目“扩面强基”行动,统筹实施省市重点项目900个以上。
2.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做优“十大场景、十大平台、十大创新”,增强消费集聚力、引领力、吸引力。实施消费场景营造工程,编制“一圈一区一带”全域消费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消费场景导则,提质打造国货“潮品”、和美乡村等“成都味、国际范”线下特色消费场景,持续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推动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东安湖等商圈和步行街特色化智慧化发展,建成投运一批商业综合体,新增首店500家以上。开展消费业态升级行动,做强线上购物、国际消费、供应链协同等新型消费平台型企业,推动“三城三都”特色消费品牌扩规模提能级。开展文旅消费新业态示范,打造龙门山湔江河谷等生态旅游区,培育龙泉山山地消费,实施旅游景区街区品质提升行动,嵌入式开展文明培育活动,打造“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文旅新品牌。推动医疗美容、蜀锦蜀绣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举办重大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提升金牌球市影响力,争创国家级体育消费活力城市。丰富消费促进活动,出台入境旅游加快恢复政策举措,实施进口消费促进计划,增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推广跨境消费国际支付便利化场景,新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门店100家以上。焕新打造“新十二月市”,办好糖酒会、国际车展、进口商品展、国际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动态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促进外贸外资恢复提振。抢抓制造业全面开放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强“蓉欧产业对话”品牌,更大力度争取外资外企外单。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政策,实施一般贸易主体引优育强工程,新增贸易主体500家以上。开展“成都造”出海拓市场行动,拓展东盟、中亚、南美市场,促进智能终端、绿电产品、整车等出口,推动二手车贸易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国际消费品、大宗商品等进口。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提质建设数字、文化等国家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5%,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落实吸引外资政策措施,出台外资研发中心支持政策,发布外商投资指引,开展服务专项行动,招引落地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等领域外资项目。
(五)深化智慧蓉城建设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更好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1.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用好科技手段服务经营主体,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优化惠企政策制定执行全流程,推动“政策精准找企业”,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市场运行“一网统管”,创新集成“蓉易+”系列服务品牌,整体提升12345亲清在线平台功能。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先进开展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和制度创新,实施营商环境建设6.0版政策措施,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减少政策、执法等自由裁量权,健全营商环境监测评估和优化提升机制,加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动态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加大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支持力度,坚决破除“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施亲商助企行动,常态化推进“蓉易见”政企互动交流,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完善拖欠企业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尽早完成清欠任务,大力帮助民营企业解难题、拓市场、增订单、扩产能、提能级。
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招投标领域治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投标领域系统整合,升级打造跨部门、跨领域的招投标交易监管一体化平台,充分发挥信用作用规范招投标活动,分阶段探索实施中标候选人“评定分离”机制改革,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综合监管,构建统一专业、公开透明的招投标体系。规范中介机构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场景应用为基础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健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流通体系,探索数据产权和收益分配制度,形成一批先行先试的数据制度、政策和标准,谋划建设公共数据授权中心等数据业务创新平台。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纵深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深化工业用地制度改革,实现省级及以上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稳妥有序推动工业上楼,新建多层次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全面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形成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
4.持续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两场一体”提升国际空港枢纽能级,优化国际航线支持政策,加快恢复拓展国际航线,适度超前加密枢纽航线航班频次,全覆盖拓展亚洲重点城市直飞航线,培育国际中转业务,开通国际通程航班。加快建设双流环港经济区,协同推动两场货运设施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封关运行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保持20条国际货运航线稳定运行。提质打造国际陆港枢纽,优化“四向拓展”网络,加大中亚五国、东盟十国铁路及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力度,常态化开行“蓉欧速达”五定班列和中欧班列运邮。完善集装箱共享、铁公多式联运等基础性功能,高质量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做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完善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关地协同”监管模式,探索跨境贸易新模式。深化“五外联动”,积极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办好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品牌活动,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友谊公园、国别合作园区、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用好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等载体平台,促进经贸、旅游、体育、科技、教育等深度融合。
(六)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七个融合”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经济布局
1.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社区城乡体系,构建“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城乡融合发展片区”空间形态。健全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制度,统筹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先行村、重点村按需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级片区规划,实现村级片区规划按需应编尽编。统筹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质均衡配置,推动资源优先向人口流入区域、供给不足区域倾斜。全面实施市场准入“一张清单”,优化城乡一体化营商环境。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推进农业技术攻关,支持农业园区与科创平台结对合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编制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规划,实施人才返乡入乡行动。全面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质量。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出台规范全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等制度规定,稳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国家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探索发行公益性城乡融合政府债券。
2.建强县城和镇(街道)支点功能。深入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示范,全面开展县城“城市体检”和精修细补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和危旧房等改造提升。实施县域工业提质发展行动、县域商业三年建设行动,布局建设规模适度、特色突出的工业集中区和商业集聚区,优化县镇村三级商贸节点及商业网络布局,升级改造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和集贸市场,开展“三生融合”产业新城培育示范。优化镇(街道)功能布局,分类推进都市农业型、先进制造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生态涵养型镇(街道)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实施中心镇提能发展行动,建立中心镇培育名录,新培育1—2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实施小城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分批推进100个新市镇改造提升。
3.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出台分类建设标准,深入推进“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和“十大行动”,培育50个先行村、50个重点村,争创50个以上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2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探索坝区、丘区、山区差异化建设模式,分类打造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文脉传承类、生态保育类等特色功能村。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4.强化城乡融合利益链接。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结对联动发展,制定实施方案,高标准编制合作区规划,出台专项配套政策,创新合作共建、飞地园区、托管建设等结对模式,探索实践“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头部+配套”等深度协同发展路径,合作实施产业引育、产业协作、公服配套“三个一批”项目,建立利益分享和考核评估机制,增强郊区新城发展动能。按照法定程序批量赋予区(市)县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动态调整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集体经济“消薄”行动,探索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多样化发展路径,实现村村收入突破10万元。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培育行动,健全集体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运营机制,推广农业共营型、村企合作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开展“村庄经营计划”试点。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提升行动,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工程,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名。
(七)持续发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攻坚突破“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优化构建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细化落实“三区三线”,加快市县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市级专项规划报审报批,深化立体空间开发和存量空间利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亩均产出规模效益,新启动9个TOD综合开发项目。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更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开展家具、砖瓦等行业转型攻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培育壮大光伏、氢能、锂电、储能等产业链,建成投运东方氢能产业园等项目,提质打造淮州绿谷。全面构建轨道引领的绿色高效交通体系,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项目加快建设、第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开通试运营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优化轨道公交接驳和铁路公交化开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提升至71%。大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深入推进大宗物资“公转铁”、货运车辆一绕转二绕。提质构建多能互补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市级虚拟电厂平台,在城市新区和旧城改造区域开展集中供能试点,实施新型充换电“一张网”攻坚,新建充(换)电站300座、充电桩4万个以上,加强“源网荷储”“光储直柔”等应用推广,推进储能设施建设,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
2.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出台碳达峰配套方案,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第三批近零碳排放园区、工业企业、社区、景区、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5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持续降低。积极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从标准、认证等方面帮助出口型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攻坚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实施垃圾投放点标准化改造,60%的镇(街道)实现提标提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激励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实现全覆盖。实施资源全面节约集约行动,深化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完成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任务,提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升级打造长安静脉产业园2.0。深化“碳惠天府”正向引导机制,激励市民绿色出行和低碳消费。
3.厚植生态本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龙泉山、川西林盘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深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提升林草碳汇能力,实施营造林7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以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推进成都国家植物园建设,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万亩,高水平共建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和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打好污水治理三年攻坚收官战,实施饮用水安全提升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计划,新改扩建市政排水管网16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抓实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全市优良水体率保持100%。强化污染地块管控治理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八)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1.全力促进就业增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强化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同融合,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以上,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7万名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高质量培育产业技术工人,强化企业用工保障,着力化解“就业难”“招工难”矛盾。深入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等制度,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拓宽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聚力推动公共服务扩容下沉优质均衡。建立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精准配置机制,统筹实施十大民生领域重点项目500个以上。促进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提质,深化重点片区合作办学,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扩容提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5所,新增学位7万个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以上,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65%,做强教师共享中心,加快推动优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在郊区新城共享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全市覆盖,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争创本科职业大学和国家级“双高”学校,支持成都大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智慧医疗攻坚行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1+2+N”体系建设,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市属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启动市级公立医院10大专科(专病)中心建设,实施华西东部医院、市三医院高新院区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深化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加快“一馆一园一基地”等红色地标建设,实施基层文化设施“亲民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成金沙演艺中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入格行动,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0万场。举办汤尤杯、中超联赛等高能级赛事,办好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惠民、丰富公益性服务,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5000场次以上,争创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3.提质建设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发展银发经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普惠优先、形式多样的养老托育服务,布局建设公共服务综合体和嵌入式服务设施,建成镇(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3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460个,支持利用国有闲置资产等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深入实施“蓉城女性六大行动”,完成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全国试点任务,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提升至75%。完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双拥共建。
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社保扩面提质专项行动,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加大新就业群体保障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间)、配租1.5万套(间),新增供应人才公寓1万套,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加强低保提标扩围精准兜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提升农贸市场服务能力。
(九)纵深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1.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夯实“三级平台、五级应用”城市治理体系,深化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赋能,依托“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深入推动城市治理末端向村(社区)、网格(小区)拓展延伸,构建形成智慧蓉城“一网统管”全域覆盖运行格局。增强城运平台支撑保障效能,推动市级部门城运分中心全量接入市城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业务联动、指挥协同,加快感知终端“应接尽接”、在建项目感知源共建共享,探索“一事多源”综合应用,切实提升物联感知智能预警处置水平。构建城市运行体征评价体系,形成城市风险实时预警感知能力。健全应用场景体系增强实战能力,探索建立应用场景分级分类供给机制和复制推广机制,统筹推进应用场景孵化培育、展示交流和上架推广,打造一批市级示范性、区(市)县特色化应用场景。提升“微网实格”治理效能,开展城乡网格营建行动,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网络设置,加快构建专兼结合、平急转换的网格员队伍。
2.提质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管理,健全耕地“非粮化”防控机制和撂荒地动态清零机制,抓好低效果木腾退恢复种粮,推进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实施天府良田攻坚提质行动,推进东部丘区等灌区现代化建设,开展整灌区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0.4万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制种基地提升攻坚,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提质扩面建设“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570万亩、综合生产能力230万吨以上。推进新一轮粮食增储计划,提升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水平。
3.夯实能源安全保障。提速建设彭州燃机和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等调峰电站,加快简阳燃机和大邑、崇州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推进天府、川西气田勘探开发,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200万吨标准煤。建成投运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全面建设175个“蓉耀工程”项目,建成投运500千伏十陵等25个输变电工程,电网安全负荷提升至2040万千瓦。健全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生产生活用能服务保障,确保迎峰度夏(冬)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4.持续提升城市安全水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坚决维护网络、数据、生态等安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全力做好“保交楼”,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完善隐患判定标准和排查事项清单,推动25个行业、57个细分领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提质扩面。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扎实做好基础测绘工作。加快建设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成投运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组建航空消防救援大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法治成都、平安成都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深耕善治”,依托“微网实格”防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风险,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坚决落实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牢记嘱托、担当实干、砥砺奋进,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超大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2024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注: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后同口径增长5.9%。
②2022年及以前,由省统计局自行核算各市(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023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核返各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因核算方式和口径调整,该项指标有较大变化。
③2021年及以前,成都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仅统计市内生产能源部分。2022年起,按照能源统计口径新要求,统计报表报数在成都的能源产量均计入成都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因此,2023年预计完成情况和2024年预期目标较前值提升较大。
④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为现价,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⑤报告和草案中的2023年部分指标数据为预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公报为准。
名词解释
三个牢牢把握、四个发力:“三个牢牢把握”指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四个发力”指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
强化“四大功能”、构筑“两地”: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七个融合:规划融合联动、功能融合提质、产业融合共兴、人才融合互动、文化融合发展、创新融合赋能、治理融合聚力。
十大场景、十大平台、十大创新:“十大场景”指国际潮购、川酿佳肴、余音绕蓉、今夜无眠、熊猫家园、天府文化、和美乡村、会展博览、运动赛事、天府绿道。“十大平台”指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社交娱乐、反向定制、消费金融、供应链协同、算力交易、智能网联、国际消费、国际传播。“十大创新”指培育消费品牌、数字消费供给、激励绿色消费、金融赋能消费、扩大进口消费、入境消费便利、包容审慎监管、城市公共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双圈”共建共享。
新十二月市:传承发扬唐宋时期成都每月举办的商品交易会,结合现代消费特点焕新打造的消费品牌。
三城三都: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
六个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招引洽谈一批、落地投运一批、培优育强一批、激活提升一批、政策扶持一批重大项目。
两新、三高:“两新”指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三高”指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
制造强市建设“1+1+6”政策体系:制造强市建设的1个指导意见、1个政策措施和6个行动计划。
“五进五出”航班波结构:通过优化调整时刻分配,在一天内形成五个进港航班高峰时段、五个出港航班高峰时段,科学合理引导进出港客流,提升枢纽机场中转效率。
“两高一低”项目: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
“12+2”区域:主城五区和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
五绿润城: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天府绿道体系活力“绿脉”、环城生态区超级“绿环”和锦江公园精品“绿轴”,夯实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形态。
“5+N”产业生态: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以及重点产业链N个特色产业生态。
“4+6”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优质粮油、生猪畜禽、绿色蔬菜、特色水果4大保障性产业和现代种业、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冷链物流、休闲农业、农业博览6大引领性产业。
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城市生命线工程: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电梯、通信、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石油管线等维持城市生存的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一圈一区一带:城市时尚文化消费圈、田园林盘农耕消费区、龙门山等生态消费带。
两场两港:“两场”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两港”指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五外联动:外事、外资、外经、外贸、外宣联动。
“9+8”区(市)县结对联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双流区与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结对联动。
“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一馆一园一基地:红色场馆、成都市烈士陵园、成都公园城市教育实践基地。
“1+2+N”体系:构建公立医院“一超两强多一流”体系。“一超”即继续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国家级超高水平医院,“两强”即市三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综合实力比肩强大,“多一流”即市级公立医院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临床重点专科。
蓉城女性六大行动:巾帼心向党行动、创新创业巾帼行动、创优创美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家庭工作提升行动和巾帼维权服务行动。
一带十五园百片:1个环城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5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和100个以上的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