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年终特稿:2024,我们笑傲光伏

2023-12-26 09:38:53 雪球

2023 年年初开始,中国光伏产业企业家心情经历了从欣喜、观望、彷徨、担忧等感受。这一年一方面全球光伏需求继续全面高速增长,创出新增装机约 450GW 历史性新高。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持续调整,硅料从年初近 30 万元/吨,下跌至 6 万元/吨不到,组件价格从年初 1.6 元/W 跌至 0.9 元/W,跌幅之大,光伏行业的股票跌得更为夸张。以龙头企业隆基为例,年度最高点 49.08 元跌至最低点 20.01 元,最高跌幅达 61.7%,力度之猛实属罕见。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光伏怎么啦,何时会见底?这个问题从各种媒体发声回答的主题词就是:产能全面过剩、行业强周期、产业出清等等。意味着市场长、力度大,大批企业将倒闭出局。

这些观点是真实的吗?笔者作为 10 余年从业经历,岁末回顾,自然有与众不同的观点,供参考。

概括地说,我们认为片面强调光伏产业的周期性是不客观的。从需求侧看,即便今年有行业通缩效应,欧洲高基数已经美联储加息等不利因素影响,光伏装机量依然创出历史新高,随着不利因素逐步消退以及产业链价格下行推高电站投资 irr,有理由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未来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而供给侧方面,先进产能进入和旧产能退出并存,产能结构好的公司正在不断蚕食份额,价格见底后必然呈现高于行业增速的业绩表现。具体分析如下:

1、光伏产品是否全面过剩的问题。看到前期光伏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在公开场合说过,他认为光伏全部产业链过剩率达到 160%,笔者十分惊讶。笔者的观点一直认为整体而言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是并存的,某些环节存在过剩是存在且正常的。但是有些环节本来很多产能只是名义产能,已经不是有效产能,即使组件价格涨到 1.5 元/W 也没有需求了,这些落后产能至于占了目前产能占产能的 1/3,其中很大比例无法改造报废而灭失。硅片、电池、组件都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只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这些很快退出市场。

2、这轮光伏调整是光伏产业链技术快速叠代管理提升,导致系统性成本的下行的结果。我国光伏产业多数为一体化公司,近年来一些光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线路升级,机器人全面应用,加上管理效率的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优势效果是惊人,与五年前的产业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些优势企业竞争力突显,为了打败对手势必降价销售,形成群体性挤压。笔者访谈过一些技术优势的企业,他们毫不担心产品价格的调整,反而顺势而为,主动压价格,让没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倍感压力而出局。

3、国家新能源政策因素,需求阶段性边际收敛,导致资本市场抛弃新能源板块,产生负反馈效果明显。自 2022 年上半年出台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政策,电网、储能、传统发电端与新能源发电系统匹配带来时间差、地区差、需求差的问题尚未解决,新能源的取纳原因和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滞缓,个别地区分布式发电限制,从而影响了光伏风电边际增量是客观现实,加上资本市场和自媒体不断地负反馈,导致实体与股市双向不断负反馈,加之 A 股流动性问题,负反馈情绪不断催化。

4、地球南北因素季节性需求时间差异,叠加强势美元使全球新能源投资需求压力,导致光伏产品需求转弱担忧。全球光伏需求最大市场处于地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欧洲市场今天由于相对高库存和季节性问题,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需求减弱,加上强美元指数,利率高位,很大程度影响了美西方国家能源投资安排,这种因素会影响招标率、开工率。这种多因素原因,导致整个风电光伏成为需求的小年。

5、本轮光伏调整并不代表当前光伏是强周期产业。最近很多文章越来越出格了,居然把光伏看成强周期产业,笔者对此不以为然。万物皆周期这是铁律。但是当今的光伏产业既不是 2012 年前后为期 5 年的双反背景下的调整,也不是 2018 年取消补贴需求休克式的调整。今天的光伏是需求仍是大幅增长背景的调整,与以往有质不同。强周期行业条件是,一是需求增量不足或是存量市场博弈,二是技术叠代慢,进入门槛低背景下的产物。未来光伏是高需求、高门槛、高叠代、高成长的光伏产业,如放置资本市场应该定义为有周期性的成长行业。笔者坚定认为,光伏周期性减弱,调整时间不会大,行业分化加剧。

我们即将迎来 2024 年,对未来光伏宏观场景作出展望。

场景之一,中国光伏将迎来一场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变革时代。曾经何时,光伏行业是强暴式出清,血腥案例尚历历在目。但是目前行业内卷却比以往更为严重,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国内资源泄漏,目前通过并购、联合、减少主体,提高集中度,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后面政策指导、资本管理、行业门槛一系列刚柔结合改革措施,供给端会逐步优化。与时同时,国家能国战略是制造强国、数字强国的保障,对新能源需求管理又将一道新的风景线。

对光伏设备制造业来讲,新增光伏发电装电量才是他们的市场,目前光伏发电需求受制于传统能源(储能)、电网建设、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制约,同时受央国企为主体的制约,尽管短期这种系统配套、所有制局限。但是未来分布式和集中式比例和分布式之间需求结构及传统能源比例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关键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战略。我们只有跳出光伏看光伏才可更清晰。

场景之二,技术叠代进入星光灿烂时代。近年来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结凑速度前所未有,无论从上游硅料中游硅片还是到下游的电池组片技术,无论从主材产业链环节还是到辅材辅料技术环节,无论从晶硅技术还是非硅技术,无不充满技术创新热潮。就晶硅技术而言,正从 P 型技术全面进入 N 型时代,Topcon、Hjt、Bc 电池片都将成为未来 N 型吋代选择的重点。至于哪个线路成为主流,决定产品转换率、成本、颜值、双面率、安全性等指标。在较快的时间内,以 P 型产品为特征以低转换率、小功率、小尺寸的产品迅速淘汰出局。在技术叠代过程中,辅料辅材的技术创新将对光伏技术进步重点,从而推动下游逆变器、支架及下游电力电子技术融合发展。

可以明确的是,未来晶硅技术和钙钛矿技术融合、光伏制氢技术、离网型光伏技术、光储一体技术、光伏技术输配等技术发展融合释放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仅如此,我们把新能源技术引领世界的同时,加强技术保护、维护知识产权将是中国公司重头之一,美西方一些公司利用其固有体系,利用过时所谓专利制约国内公司发展成为常态,最近被国家专利局宣布无效案例也逐步增多,但是我们要成为能源强国的先进技术将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采用必要法律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

场景之三,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代表新能源产业链是当前稳增长绝对抓手。当前中国经济产业层次分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以房地产为主传统产业正经历着出清的过程,光伏、锂电、电动车新三样作为优势产业代表,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引擎,而这些优势产业又将未来产业发展保障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算力数据产业的发展。大家试想,近年来以光伏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占 GDP 比重正在加强上升,互联网退潮后新能源产业链是吸纳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开辟了各类央地税源,更应该关注的是,光伏新能源是解决当前外贸出口主柱产业。

笔者前不久看到朱云来先生演讲观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未来总共是 200 万亿的投资,每年 10 万亿左右的规模。我们现在谈到经济发展的调整问题,比如说房地产,过去房地产的总体系统投资每年也达到了 10 万亿左右的量级规模,现在恰好可以由新能源的投资予以替代。这个观点无疑得到了中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仅就国内来讲光伏为代表新能源产业将带动其实产业链投资和消费驱动,它带动着储能、电网设备、出行方式投资消费快速增长,根据乘数效应,有人估算过销售 1W 光伏组件,将拉动千元级相关业务资产投资,可以设想,随着铁公基投资的逐步弱化,新能源主导下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将接棒新基建,承担新使命,引领新增长。

场景之四,发展以光伏发电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现代能源电力体系的主体。能源减碳、电力降碳,智慧电网,构建安全、低碳、灵活、智慧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按照新型电力系统双高要求,指的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同时要求建立 " 源网荷储 " 的生态平衡体系。当前存在问题就是新能源发电日益高增长高需求的大模型风光大基地与超高压电网建设、传统能源(大储能)平衡关系尚存在瓶颈,一旦在 " 发、输、供、用、储 " 环节建立平衡及电力市场化的开启,光伏发电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荷电源,到 2030 年前光伏为主力电源,高质量光伏装机总规模尚爆发性增长,与此同时真正对应新能源汽车、巨大算力等场景带来廉价电力新需求得到保障。

场景之五,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带来全球光伏为代表新增装机需求大爆发时代迅速到来。2023 年 11 月 30 至 12 月 12 在阿联酋召开全球气候大会,200 个里程碑式达成了一致协议。全球领导人承诺支持世界共同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各国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尤其可喜的是,中美两国共同支持下使该公约的达到,各国全面实施能源电力转型,即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 11TW 以上,即在目前的约 3.4TW 的基础上增加约两倍。约定明确各国对化石能源使用进一步的限制。

笔者关注到,在近日结束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要求,为落实双碳任务,2024 年新增风光装机 2 亿千瓦,预计光伏装机需求 180GW 以上。不仅如此,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准备加速发展以光伏为代表再生能源。中东、巴西、印度、欧洲、美国正在制定发展规划,以欧洲为例,为了发展光伏消纳,在欧盟范围建立统一大电网,大力发展分布式和集中式电站。专业人士推算,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在 450GW,全球 TW 级时间点很可能提前 2027 年,那么到 2032 年前大概率达到 1.5TW 即 1500GW。一个行业年均增长 30%,这对中国企业占全球 75-85%产能的光伏企业是什么概念?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内卷严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既有行业自律的原因,也有政府监管的原因,更有产品技术创新问题,真正的技术创新才是避免内卷的保障,不过幸好的相关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建立良好行业规则和秩序,鼓励技术产品创新,努力构建护城河,营造良性竞争格局,这些对中国制造业并不难。如何把内卷改变外卷,也是相关从业者和监管者共同的责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光伏产业优胜劣汰、健康发展正在路上,2024 年又是光伏走向新时代起点,我们应该笑傲中国光伏。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光伏产业,光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