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建政研究】全国各省EOD模式项目支持政策及项目入库申报情况一览

2023-10-09 13:19:35 中国能源网
中建政研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林凡
 
中建政研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亮
 
三年来,国家层面和部分省市层面的EOD模式试点或入库项目陆续开展,已经到遍地开花的程度。各省对于EOD模式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略有不同,项目入库和实施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本文做了简要的梳理。
 
一、黑龙江省
 
1.政策
 
2021年12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税收、价格、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保险等政策手段,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2022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除继续明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外,还特别指出“条件成熟的,可纳入'兴安岭生态银行'运作体系”。此外,除重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包括责任人灭失、自然灾害造成等)的生态保护修复外,《意见》还特意强调“对有明确责任人的生态保护修复,由其依法履行义务,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
 
2.进展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帮扶指导的《宝清县农村环境治理与黑土地保护融合开发EOD模式项目》通过国家审核,并正式推送金融机构,成为黑龙江省首个EOD模式入库项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松花江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成功获批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11亿元EOD模式中长期贷款。
 
二、吉林省
 
1.政策
 
2021年3月5日,吉林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林草行业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意见》,围绕解决吉林省林草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据国家和省有关现行政策,提出了16条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林草建设、开发林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意见。企业关切度较高、具有创新性的六个方面政策内容包括分类有序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快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基地建设、提高林区各类资产的利用率、落实林草产业发展用地和税费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等。
 
2021年12月《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吉林省将以绿色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推进形成一个多元、绿 色、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以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等治理模式创新为引领,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环保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要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
 
2022年3月10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征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融资企业及融资需求的通知》。征集范围为采取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及其他市场化方式运作主体为企业的项目。并将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兴业银行长春分行、吉林银行等金融机构介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环境治理及环保产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组织银行机构与企业一对一进行现场交流对接。
 
2022年6月21日,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试点建设,鼓励各地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程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场景,建立持续性惠益分享机制。以水流、森林、耕地、湿地、草原等生态环境要素为实施对象,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协调推进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形成。
 
2.进展
 
吉林省已有长春市双阳区、吉林市、辽源市等6个市县项目纳入国家试点,建成后预计增加年均产业收入52.63亿元,增加年均税收5.6亿元,白山市、延边州珲春市等7个市县区谋划的项目已通过省里审核待向国家推送,还有30个县区已着手谋划EOD模式项目,正在开展项目方案编制前期准备工作。
 
三、辽宁省
 
1.政策
 
辽宁省在《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要完善多元化的生态环境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各类投融资方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与此同时,辽宁省也积极探索EOD模式项目除国开行之外的融资渠道。
 
2.进展
 
生态环境部两批试点名单中辽宁省共2个项目。
 
2022年1月26日,辽宁省新民市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模式项目、盘山县芦苇生态保护与修复及经济产业导入EOD模式项目同日实现贷款投放,合计8亿元,由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发放,是省内首笔EOD模式项目贷款放款。
 
2023年6月8日,沈北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EOD模式项目正式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成功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成为辽宁省首个EOD模式入库项目,实现 “零”突破。此后,大连市庄河(北黄海经济区)生态环境分局大连庄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渔业经济区建设EOD项目、弓长岭汤河流域片区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营口市老边区基于渤海(营口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开发(EOD)等项目先后入库。
 
四、内蒙古自治区
 
1.政策
 
2022年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全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一体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旗县域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不断完善镇村生活垃圾治理网络体系,编制自治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调整优化94个涉及治理任务的旗县(市、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规划,鼓励城镇近郊地区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推进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021年7月13日,内蒙古出台《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内蒙古将创新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公用设施,探索实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分开的管理模式,鼓励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治理单位开展污染治理,推进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制定工业污染地块利用和安全管控制度,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
 
202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项目库和绩效评价体系,并要求各地合理确定财税支持方式及资金比例。
 
2.进展
 
生态环境部两批试点名单,内蒙古自治区共5个。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EOD模式项目进展顺利,土右旗开展黄河流域山水共治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等顺利推进。
 
五、甘肃省
 
1.政策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全力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8条措施》提出建立省级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库,指导各地加快谋划实施一批生态环境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EOD模式项目,组织实施总投资125亿元的4个EOD模式项目。推动总投资97.15亿元的5个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
 
2022年6月22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参与模式包括社会资本自主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益参与等。参与领域涉及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沙化土地治理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发展生态产业等。
 
2023年3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计划建立省级EOD项目库,成立省级EOD项目管理办公室,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全省EOD项目申报、审核、实施、评估程序及管理要求。组织各地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融合创新,实施一批生态环境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EOD项目。
 
2.进展
 
生态环境部两批试点名单,甘肃省共3个。项目总投资108.8亿元,已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合计19.58亿元。
 
同时,甘肃省已推荐5个项目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总投资约97.2亿元,已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合计57.2亿元。
 
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政策
 
2022年7月2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大力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和支持地方申报国家EOD模式项目。
 
2022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确定了社会资本参与的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矿山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5个领域和方向,并在规划引领、产权激励等方面出台了细化措施。
 
2.进展
 
生态环境部两批试点名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7个,即阿勒泰市克兰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项目、博乐市博尔塔拉河流域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克拉玛干群克沙漠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第十三师新星市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第十二师西山新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一团草湖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2022年下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EOD模式项目进展顺利,多个项目顺利入库或积极申报入库。
 
七、河北省
 
1.政策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表示需要支持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能源环境系统治理、园区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等创新发展。
 
2021年1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围绕“环京津生态过渡带、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沿海生态防护区”五大生态功能分区参与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等11类项目。
 
2023年8月25日,河北省举办生态环境领域项目推介会暨中国(河北)-韩国生态环境产业对接交流会,积极开展钢铁等七大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探索创新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即EOD模式),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点带面、产业互补、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式发展。
 
2.进展
 
生态环境部两批试点名单,河北省共4个。
 
目前,河北省潮河流域(滦平段)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入选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邯郸经开区滏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EOD模式项目实施主体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河北省举办生态环境领域项目推介会签约EOD模式项目5个,包括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滏阳河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河北省潮河流域(丰宁段)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中国长城文化国家公园(山海关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 项目等。
 
2023年8月河北省EOD模式项目省库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