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1.52吉瓦,与去年全年的新增装机量基本持平。1-8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达到113.16吉瓦,首次实现年新增装机超百吉瓦。按半年度新增占比预测,户用光伏大概率会迎来装机量的又一里程碑。
2022年,户用光伏市场仍集中在华北区域的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但其装机规模在全国的占比明显降低,从2020年的77%降低到64%。2023年上半年,河北跌落出前三,安徽补位,前三省装机规模占比继续降低到54%。
尽管光照、屋顶资源丰富等先天优势持续存在,但随着渗透率的提升、电网消纳压力的增加以及组件价格的下降,传统户用大省的装机确实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行业发展必将呈现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的趋势。
除上述三省之外,江苏、江西、河北、湖南、福建、湖北、山西的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十,合计19.69吉瓦,占到全国新增光伏装机的91%。可以看出,新增市场向华东、华南等省份转移趋势明显。具有资源好、电价高、经济发达等综合条件优势,且未被充分开发的南方市场必会成为“十四五”期间户用光伏发展重点,可能实现更大规模的新增装机。
政策也为南方光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能源局、住建部、国务院等多个部委发布文件中,提出加快光伏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从交通、建筑等场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等,以上政策都跟南方现有产业优势高度吻合,有利于南方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及行业人才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为数不多的高景气、快速增长的行业,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者和跨界资本,蓝海转红,淘汰赛即将打响。
多省市场的同步爆发,成为检验行业企业渠道实力的一重考验。在这个维度上,深耕户用光伏行业多年和从家电行业跨界而来的企业无疑占据更多先机。以目前市占率最高的正泰安能为例,公开数据显示,其渠道已覆盖22省近2000县域,代理商超千家。据悉,待十月底新一轮开仓全部完成后,该公司仓储基地将达到23个,年发货量可达到25-30GW。人员配置及仓储网络基本覆盖了目前开展户用光伏业务的所有省份。
相较于部分跨界企业将原有销售渠道网络直接移植,老牌光伏企业更在乎代理商的专业度和规范性。早在2017年,正泰安能就联合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专业院校成立了正泰光伏学院,通过线上课堂及线下实训,为企业和行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人才。
此外,户用光伏市场的全国性扩张,也对企业场景模式的创新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隆基、正泰、创维、中来、天合、TCL、晶澳、晶科等企业陆续推出因地制宜的场景模式,平屋顶、斜屋顶、阳光房、庭院四类已经成为标配。
此基础上,不少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推出定制化方案。正泰安能率先推出南北坡方案,不挑屋顶朝向,收益翻倍;创维升级平改坡方案,将彩钢板替换成树脂瓦,还可挑选不同颜色。这些专注于满足用户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企业,势必会在多地并行的争夺战中占据上风。
随着户用光伏全国性的推广与普及,老百姓的装机热情越来越高,但也会产生关于电站建设、模式选择、收益情况等诸多的困惑和疑虑。从业企业和人员能不能站在客观、专业的角度回应用户需求,能不能立规范的行业秩序,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户用行业能够走多远。
去年,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牵头起草了《户用光伏产品销售安装合同(范本)》和《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开发合同(范本)》,从百姓最关心的合同问题入手,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规范。与此同时,为普及行业基础知识,宣贯行业相关政策,协会还联合正泰等户用光伏头部企业起草了《户用光伏建设运行百问百答》和《户用光伏建设运行指南》,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化进程。
行业在发展,光伏企业也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强团队建设,做好风险控制,切实保障广大百姓的利益。2018年,正泰安能参与起草了国内首个户用光伏发电地方标准T/ZZB 0736—2018《家庭屋顶并网光伏系统》,围绕美观性、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智能性、经济性等方面,清晰、明确地阐述了何为“高品质电站”,促进了户用光伏由价格、速度竞争向技术、标准、质量、品牌竞争转变,对于浙江、乃至全国户用市场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行业头部企业一直致力于引导建设更好的开发模式,树立更高户用电站标准及规范。正泰安能持续向行业输送“多快好省品质电站”概念,借助“发电多、交付快、质量好、超省心”四大优势,保障电站的资产价值和用户的长期收益;阳光提出“放心安吧”全新服务战略,首倡“家庭光伏即服务”理念,构筑立体全维服务价值体系;隆基发布一站式数字化户用光伏解决方案向日葵2.0版本,重新定义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分布式产业链全面发展与升级。
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方向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挑战不断,内卷加剧,但户用光伏目前市场的整体渗透率仍比较低,多个潜力区域还未实现完全开发,装机量仍有较大提升可能。
随着光储一体、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以及虚拟电厂技术的发展成熟,电力现货市场的重启,产业发展生态的持续优化,头部企业的科技创新引领,户用光伏的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仍被看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