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综合
  • 华兴资本周亮:新能源是长期确定性的趋势 商业模式还在迭代

华兴资本周亮:新能源是长期确定性的趋势 商业模式还在迭代

2023-08-02 08:11:00 消费快报网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预测,未来十年是“储能黄金时代”。到2030年,全球储能系统的总装机容量预计超过1TWh。中国和美国将贡献大部分的增量空间,两国合计约占2030年全球累计储能装机容量的54%。装机容量又可称为是储能系统发电时的额定总功率,通常用来表示其生产能力和规模的主要指标。

2020年,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新能源圈经常提到的“3060”战略。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中国规划了长期的新能源发展布局,而解决新能源不稳定性的关键就是进一步开发经济性与安全性兼顾的储能技术,这也将催生中国储能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研究显示,2023年Q1披露的储能产业投融资额达95.6亿,约为2021年全年的50%。储能行业一跃成为投资界的“新宠”。

新能源是华兴资本的重点关注方向,在近两年,华兴资本已经为多家储能企业提供融资财务顾问服务。7月26日,储能科技公司大秦数能宣布已完成B轮及C轮融资,累计金额数十亿元,华兴资本担任两轮融资的财务顾问。7月18日太蓝新能源宣布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华兴资本担任公司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以及长期合作伙伴。此前,华兴资本曾担任钠离子电池企业中科海钠、动力和储能电池企业欣旺达EVB、富锂锰基企业宁夏汉尧、电池负极材料公司坤天新能源等一系列相关公司的融资财务顾问。

为何储能行业成为投融资热点?哪些细分方向更受关注?当下市场格局如何?日前,亿邦动力与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新能源和先进制造组负责人周亮进行了一场对话访谈。周亮分享了关于储能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图片1.jpg

本次对话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在过去几年高度不确定的局势下,3060政策让储能行业有了一个长期确定趋势,储能产业全链条的各种角色都处于巨大的机会之中。

·在锂电行业扩产明显的背景下,许多锂电企业成为头部,投资机会减少,投资者的目光移向上游企业。

·与锂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在成本、寿命、安全性上具有优势,具有明确的发展前景。

·整体来看,储能赛道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储能企业之前估值虚高是部分投资方观望的主要原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储能企业应当深耕更具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储能技术,以此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但仍处于渗透初期,商业模式还在不断探索迭代的过程之中。

以下为采访实录:

01

储能产业:罕见长周期确定趋势

亿邦动力:华兴资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新能源市场的?契机是什么?

周亮: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碳中和这个大方向,在国家提出3060战略之后,整个新能源的大趋势就很明确了。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确定性的趋势,而这种二三十年的确定趋势在国内投资圈是非常少的。

我记得去年我们内部进行战略研讨的时候也在提,在目前大的市场环境下,行业中共识性的机会正在变少,在热点板块轮动频繁的当下,新能源的确定性尤为突出。

从整个新能源的角度来讲,我们当时提出来几个大的方向:一个是要围绕新能源车上下游的板块做布局,从整车厂再到整车厂上游。另外其实就是沿着新能源的几个核心方向,简单来说就是风、光、电、储、氢这5个方向,包括这些领域相关的材料与装备。

风、电和光伏发展的时间更长,也更成熟;储能发展的时间相对短一些,有很多快速增长的公司,所以在一级市场有很多机会。氢能整体是在一个更早期的发展阶段。

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型和制造型的替代关系。以前我们的资源是从地里挖出来的,现在是制造出来的。这能与中国整个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和制造能力紧密结合,这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独特优势。以前,中国在整个大能源版图上是更偏向煤炭能源的。此外,中国人口众多,整个能源结构一直是一个输入型的状态。所以,中国确实有机会借助新能源这一国策,在全世界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新能源在中国的能源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降低了新能源的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况再次提升了我们的制造业优势。如果能源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所以,我们对于大趋势的确定性是非常自信的,而且我们认为这非常符合中国的现状。

参照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规模累计达237.2GW,相当于有2亿3千万度电的存放电规模,年增长率为15%;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年增长率80%,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主导地位,比重高达97%,装机规模年增超过85%,储能市场整体增速较快。

亿邦动力:储能市场目前存在哪些角色和环节?

周亮:主要是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我们可以从需求侧开始往上捋,无非是把储能装在哪里,就是把多少电能输入、多少电能输出。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型电池,终端需要一个大型电池的目的是为了平衡电力供应和保障电网安全、调节能源峰谷差几个主要的需求。储能可分为表前和表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等等,用电侧又根据用户的需求区分。C端居民家庭,以海外户用储能市场为主,国内因为民用峰谷电价差不显著,更多只是偏远地区用电保障需求。国内目前主要是工商业用户的需求。

在供给侧,需要有人把储能产品制造出来,并且去安装和实施一系列工程。因此,这个过程涉及产品的集成和各个环节,EPC也是其中之一,这个过程也涉及多种不同的模式;再往上就是提供储能产品的角色,当然,这些地方会有各种不同的路径,例如电化学储能就是制造电池的一种方式,像欣旺达EVB、海辰储能、中科海钠这些公司,他们负责生产储能电池。再比如压缩空气和液流电池的路径,飞轮储能的路径,这些都是不同的储能技术路径,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还可以把这个产品再拆分开。从产品的特性来看,有些适合长时间储能,有些则适合调节频率或调控效率,它们的响应速度也不同。根据不同的特性,储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再上游就是各种产品的供应链和材料,装备等环节。举个例子,比如锂电池板块分为几个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正极、负极、隔离膜和电解液等不同部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材料。另外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设备和供应链体系,比如电池制造需要叠片机和卷绕机等相关设备。

整个产业链可以这样总结:从需求到供应的过程中,首先是材料和设备,中间是产品,再往下是集成和销售,接着是项目对应的各个应用场景。

02

储能企业如何寻求增长?

亿邦动力:您觉得在储能行业的这些环节里面,哪些是有明显的增长空间的?

周亮:产业上游现在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我们认为电化学储能,就是以化学元素作储能介质,如锂电、钠电、液流电池等,是有机会的。刚才提到的锂电和钠电,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锂材料持续下跌到15万元/吨以下时,对钠电产业链的应用就会有一定打击。大家觉得如果锂电长期保持低位,就没有必要再做钠电了,但是锂电重新上涨时,大家又会认为还是有必要去做钠电。

当然这不会是单一的机遇,我们认为在不同方向上都会有多样化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所有储能技术领域都值得关注。比如飞轮储能,最近市场对它并不是特别看好,觉得它的应用场景比较窄,但是因为它的调频响应速度快,所以仍然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很多行业从业者认为氢能非常重要,甚至说氢能可能会成为储能的重要终极解决方案之一,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今天,整个氢能都还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国家大规模发展储能项目肯定不能指望氢能这种比较早期的技术在当下的总体安装量上占很大的比例。

每个市场的机会又得看需求跟供给。比如说海外市场相对同质化,所以竞争很激烈。可能越靠近需求侧,越是规模、资金、客户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竞争。技术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相对于成熟的锂电、钠电,液流电池也是我们会关注的方向。由于已经有相应的配储需求,锂电的应用发展相对较快。液流电池在成本、寿命、安全性上面仍有优势,但从技术的成熟度来讲,肯定比锂电产业链低,所以我觉得长期来看,液流电池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

另外,在空气压缩等方向也有一些早期的机会,只是目前还停留在示范项目的阶段,需要更多时间发展。

亿邦动力:一些头部公司已经在积极进行市场布局了,整个行业竞争还是很激烈的,除了头部公司,其他公司如何寻求增长曲线?

周亮:锂电巨头基本上都非常积极地在布局了,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包括欣旺达、国轩、亿纬、海辰储能等等。对于新兴的公司,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技术水平的,也就是说可能不是在生产传统锂离子电池等较为成熟的产品,而是在新型技术,比如液流电池领域进行创新。液流电池有许多发展路径,只要技术比现有技术有明显的领先(不管是体现在性能还是成本上),我相信肯定有自己的发展机会。

储能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求方非常同质化,简单来说就是卖电,大家都在追求整体性价比最优。一切都以数字化电费成本为核心,企业所有的技术研发路径,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时长、响应速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都归结为这个数字。所以,这个领域目前是百舸争流的状态。

第二类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有独特能力和价值的公司,比如销售渠道,资源优势,例如园区优势,或者是具有能够成功开展能源储备项目等能力。这种优势的可替代性、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就会是关注的重点。

跟上游和下游的企业相比,中游的集成商企业价值就相对有限,因为它在整个价值链条当中扮演的是相对辛苦的组装箱子的角色,有的还承担了资金和运营的风险。

03

投融资视角的储能:大赛道 受追捧

亿邦动力: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

周亮:我觉得商业模式其实会有很多的迭代和变化,现在整体都还是在摸索当中。

从产业链看,上游主要是研发做产品,反而到了中下游,一个储能项目其实有很多模式,EPC 是一种模式,BOT也是一种模式。比如说EPC,业主自己运营是一种模式,业主把场地租赁给企业,由企业帮业主建一套储能系统,然后企业给业主卖电,也是现有的一个模式。但这个模式其实也会有潜在的风险。比如过5年这个业主的公司不在了怎么办?这个设备如何处理?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关于各种模式,核心是谁承担资产运营和相应的风险,谁出资金和获得怎么样收益分配等问题的组合。

另外,中国整个电力市场化的情况里政策和市场化的程度也是一个核心的变量,比如能不能隔墙售电?能否在园区内给其他相邻企业售电?这里的一系列变量都会影响到整个商业模式的迭代,所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大家还是在一个初期探索、百花齐放的阶段。

如果政策有所调整,也会对当下电力市场化的逻辑带来直接影响。例如,目前户储在国外市场发展很快,但在国内需求不大,主要是因为国内很多省份目前民用电没有峰谷价差,用户侧也就没有需求。所以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市场政策环境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格局。

亿邦动力:投资者对于整个储能行业的兴趣有一个怎么样的变化?

周亮:在当下的储能企业中,业务发展好的头部公司肯定更受欢迎,投资人都愿意去找具有财务指标好、成长潜力强、上市确定性大的项目。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之前做的某个大型储能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非常受追捧,因为他过去几年的业务增长速度非常快,利润率也不错,上市预期也比较强。大家普遍对这些公司非常看好,因此这些公司的估值也都相对高。

整体而言,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还是很受追捧的。大家觉得储能肯定是一个值得重点布局的赛道,但挑选的时候还是会去看企业目前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技术壁垒怎么样,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对在中早期技术创新公司,和已经在收入快速增长的量产型公司,大家的预期也都是不同的。

从投资角度来讲,很多投资人也会对版块进行梳理,对赛道进行整体的布局。尤其是需要考虑行业周期的影响。举个例子,过去锂电扩产扩得很凶,很多锂电企业都成为了头部,投资机会相对少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往上游看,比如主材辅材、隔膜电解液等上游的材料以及上游的相关装备,这也是很多投资人共同的思路。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华兴资本周亮,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