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太阳能
  • 融资总额高达数十亿元,钙钛矿“颠覆之路”还要多远?

融资总额高达数十亿元,钙钛矿“颠覆之路”还要多远?

2023-03-09 10:43:55 光伏們   作者: 代腾腾  

在多家光伏企业身上获得丰厚的上市回报之后,资本市场对于光伏行业的关注力度水涨船高。而电池技术,作为行业技术变革力度最强的环节,已经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钙钛矿,毫无疑问的成为光伏企业后上市梯队中的佼佼者,各路资本趋之若鹜,有行业人士戏称,但凡走在头部的钙钛矿企业,门槛都要被资金踏破了。

稍微熟悉光伏行业的人,就对钙钛矿的优势耳熟能详,毕竟讨论的实在太多了——基于在颠覆晶硅材料束缚的同时,还兼备更高光电转化效率、更低度电成本以及更短的产业链等。从去年以来,钙钛矿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热浪,各路投资机构不惜“豪掷”千金入局。光伏們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从近几年开始超过腾讯、三峡资本、高瓴资本、碧桂园、红杉中国、九智资本等数十家投资机构前仆后继的加速对钙钛矿企业源源不断注资,投资金额均超千万、甚至上亿元。

被注资的企业包括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曜能科技等这种长期专注钙钛矿的企业,也有像脉络能源这种在去年下半年才成立的公司。甚至有一些刚跨界的公司,例如奥联电子,也因为“身绑”钙钛矿热点,在二级市场广受热捧,股价连续两月暴涨超200%。

当资本市场的调研数据趋向一致,在钙钛矿这一领域喧噪与躁动同步体现着,有人埋头研发,当然也有人浑水摸鱼。就在上周,华能清能院就奥联电子合作伙伴胥明军履历一事进行公开辟谣,表示“公司与奥联电子无任何合作协议、技术交流和业务往来,其公告中胥某简历中有关华能清能院的描述严重不实。胥某未曾受邀到访华能清能院,也未曾参与华能清能院钙钛矿中试线的任何设备调试和工艺研究,公司与其个人亦无任何业务往来”,进行“打假”奥联电子。

显然,钙钛矿在资本市场极近“疯狂”的热捧、堆砌下,开始变得眼花缭乱。所谓“颠覆式”技术之路究竟还需要走多久?经济性与产业化的希望在何时?中试线对于未来产业化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当然,相比于资本市场的热捧,产业端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在于当前规模庞大的晶硅产能面临的颠覆风险究竟有多大?又该在何时悬崖勒马?

然而,纵观整个行业对钙钛矿的看法,众说纷纭,这其中有理想的愿景,也有骨感的现实。尽管技术前景明朗,资本也乐在其中,然而从产业端来看,钙钛矿真正实现与晶硅一拼高下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览行业发展历史,光伏产业的技术领先关键在于性价比,而钙钛矿之所以如此瞩目也胜在低成本的极致。当前以晶硅为基础的光伏产业,受制于原材料的限制,一定存在着一条还摸不到的成本底限。而摆脱了晶硅约束的钙钛矿,加之理论层面超过40%的转化效率,肩负起了未来光伏产业未来极致降本增效的重担。

基于上述前提,钙钛矿研发与量产的焦点也集中在量产效率与稳定性上。作为国内钙钛矿领军企业之一,纤纳光电近两年陆续在稳定性与组件效率突破上取得了成绩。2022年9月,纤纳光电钙钛矿太阳能小组件@19.35cm²在稳态连续输出下的效率提升至21.8%,;2023年1月,纤纳α组件已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认证。

此外,3月2日,另一家钙钛矿企业极电光能研发的809.8cm²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9.9%。成为行业内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的最高纪录。

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在此前界面新闻直播中透露,目前行业内大面积膜层制备已经取得了一个初步的成绩,国内协鑫、纤纳、极电光能已经建立了3条百兆瓦级中试线,尺寸都在0.72m以上。大面积质膜已有初步解决方案,现在在进行验证之中。

稳定性方面,于振瑞表示,的确目前行业内还缺乏钙钛矿测试认证的专用证,但是现在一些机构,都在牵头组织单位做相关的各种标准制定。从当前数据来看,钙钛矿稳定性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差。2017年以后,钙钛矿的稳定性在逐渐提升,随着更多企业、更多产品拿到认证,大家对钙钛矿稳定性比较差这样的观念就会有根本性改变。

然而,另一位深耕钙钛矿领域的资深人士道出了身处一线的企业在研发推进上的挑战与困难,“实际上,现在钙钛矿产业还处在难度较大的时期,虽然很多企业建成了钙钛矿中试线,但行业并没有统一的钙钛矿中试线标准,包括组件尺寸以及转换效率的中试标准都不明确,所以已经建成中试线的企业不少,但目前能生产出来的大部分还是小尺寸组件,经济性较差”,所以该行业人士也坦言:“钙钛矿还得再等等。”

类似的,基于当前的行业格局,也有观点认为,这两年晶硅产能投资均超千亿,是行业巨无霸的存在,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钙钛矿要想颠覆晶硅,首先要在成本上低于以及在性价比上优于晶硅才行,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相比钙钛矿,晶硅仍然具备较高的性价比。而且钙钛矿电池存在稳定性差等缺陷,大多企业停留在实验室或中试线阶段,产业化进程目前还处于一个市场发展非常初期的阶段,大规模的产业化道路仍然道阻且长。

事实上,晶硅梯队的头部企业对于钙钛矿的进展尤为关注。在界面新闻的直播研讨会上,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先进技术部长龙巍分享了对钙钛矿稳定性的看法。他表示,不管是单节还是叠层钙钛矿,其稳定性是目前最大的挑战。钙钛矿产能最终能否被市场接受,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能不能有30年生命周期,甚至在更长的生命周期里保持很高的发电量。此外,钙钛矿组件真正的可靠性标准还没有建立起来,学术界、工业界对钙钛矿的稳定性标准的测试还在努力,是否要沿用晶硅一样的标准,差异在哪?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而且评判的依据、数据还不是很完备,需要户外实用的数据丰富起来。

同时龙巍还表示,钙钛矿的另一个难点还在于面积放大之后的效率。目前钙钛矿面积放大后效率损失比较严重,实验室效率可以做到25.7%,但真正做到大面积之后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效率,再加上后期衰减问题,效率会更低,所以现阶段比起晶硅组件,钙钛矿组件还有较大的劣势。

通威股份的观点实际上也是目前行业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当前业界亟需突破的问题与挑战。

针对目前资本市场对钙钛矿过度的疯狂“追捧”,业界一致认为,资本适当的支持和认可,对推动整个行业产能落地有重大作用,也可以给技术人员更多资源和时间去解决效率、成本、稳定性等问题。事实上,任何技术,包括钙钛矿的产业化之路也像晶硅一样需要经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中间会有一个鱼龙混杂的野蛮生长期。但可以明确的是,钙钛矿的技术与成本潜力不言而喻。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创下了产业链商业化发展的若干成就,对于钙钛矿来说,也许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钙钛矿,光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