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观望压价态势依旧明显,贸易商在悲观预期下继续降价促销。但由于港口持续处于流动性紧张状况,可售货源偏紧,价格下跌缓慢。主产地煤矿全力保障长协用煤,长协价格执行政策限价,下游基本维持正常拉运。市场方面,下游非电行业需求有限,冬季取暖负荷并未拉起;叠加疫情对长途运输的影响尚在,市场煤销售一般,个别煤矿小幅调降。对于产地后期市场预测,目前,非电行业需求疲软,叠加港口价格下行,贸易商发运意愿偏低,短期内煤矿价格维持弱稳运行。但最新一期的海运费已经止跌并反弹,预示着市场阶段性复苏即将出现,留给市场回落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非电方面,淡季效应和疫情影响依然存在,但部分化工和钢材行业已经企稳,由于对煤价预期偏悲观,非电行业采购动能不足,目前观望等待抄底。与此同时,国内整体气温水平偏低,电厂负荷依旧不高;但北方地区冷空气自西向东运行,带动华北、东北地区电厂负荷明显提升,需求的季节性改善已经显现,日耗进入触底反弹态势。截止目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至176万吨,环比上周略有提高;存煤方面,沿海八省库存同比去年增加620万吨。根据气象预测,今年11-12月初,华东、华中地区气温同比偏高,而疫情也在沿海部分地区出现,对工业用电负荷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主管部门对煤炭“超限价”企业进行通报批评,促使市场更加谨慎的对待价格问题,也加剧了贸易商的恐慌抛货心理。
后续市场有望转好。首先,煤炭公路运输继续得到改善,产地市场即将触底企稳,并直接影响到港口市场。其次,9-11月份,因疫情和铁路春检带来的煤炭生产、运输减量的后期影响有可能在“气温入冬”后显现出来。再次,目前电厂日耗偏低,是因为民用电回落之后,工业用电没能填补缺口;但一旦进入寒冬时节,民用电负荷再次拉起,电厂既要承担取暖用煤任务,还要正常发电,对煤炭需求增加,市场将明显转好。第四,目前的用户采购无力是因为电厂日耗过低,以及下游“买涨不买落”造成的;但一旦日耗大幅增加,存煤可用天数下降,采购积极性将有所提高。而电厂主拉的长协主要以中低卡煤为主,不但消耗相应增加,而且需要好采购部分高卡现货来提高煤质。因此,冬天的后半程,市场复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