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中欧非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围绕中欧非绿色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与会嘉宾就“产融创新与中欧非新能源发展及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最新实践和前沿洞察,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在论坛上宣读了《通向碳中和——中欧非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倡议书》,倡议积极开展中欧非三方能源合作,携手加速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凝聚力量使电力低碳化和电气化时代加速到来,加快推进碳中和目标触发的全球能源系统革命。
资源合理开发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除水力发电外,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占非洲当前总发电量的不到4%。”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四达时代集团董事长庞新星指出,非洲绿色能源发展先天条件优越,但当前潜力开发不足,未来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已为非洲国家实施了数十个绿色能源发展援助项目,提高绿电占社会用电量的比重。
比如,中国支持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超过7600万千瓦时,每年帮助减少6.4万吨碳排放;在几内亚建设的卡雷塔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5万千瓦,成为中几互利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宋磊表示,从横向来看,更多国家将绿色能源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本地化能源生产、多样化价值链、包容性治理能力,进而带动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在“一带一路”及欧盟全球互联互通等倡议下,聚焦光伏、海上风电、综合能源、生物质综合利用、储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共同开发建设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报告》,2021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3660亿美元,其中投资太阳能、光伏占56%,风能占40%,今年上半年额度已经达到2260亿美元,全年有望超过4500亿美元。
宋磊分析道,这将进一步激发绿色能源技术、设备、标准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市场快速转型升级,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者变化。
推进技术共享 加快清洁能源替代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论坛期间,绿色氢能被与会嘉宾提及的频次颇高。
绿色氢能是指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电力电解水所制备的氢气,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碳排放量几乎为零,可为电力、交通、钢铁、建筑等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铂金是生产绿氢和燃料电池的关键成分,南非拥有全球80%的铂金储量。”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表示,我们呼吁投资者前来合作,推进这一能源领域的发展。
然而,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气体储运管理不便等问题,暂时限制着绿色氢能的生产与普及应用。对此,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贾可尼表示,欧洲和中国需要携手合作,更好地共享资源,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以及加强在氢能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
倡议书中提到,期待中欧非各国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工业、电力、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农业、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减少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环节浪费,降低各国单位GDP能耗,努力寻求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