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

2022-03-07 08:40:53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单鹏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通威集团 供图

(两会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

“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将其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接入系统,实现电动车和电网的良性互动。”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能有效提升电网效率、减少供电损耗,大幅提高闲置资源使用率,还能进一步强化可再生能源使用场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刘汉元分析称,电动汽车充电一次平均可行驶约300公里,而电池充放电寿命在2000至3000次,存在大量的冗余次数。家用电动汽车在闲置时间可以作为电网储能、微网储能、小区储能、家用储能的一部分,在电网负荷高时向电网反向售电,负荷低时存储电网过剩电量。此外,电网的智能化改造还将拉动相应投资。

今年全国两会,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有效落地提出相关建议。刘汉元在新能源领域深耕近二十年,近年来,刘汉元密切关注如何发挥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优势,推动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通威集团 供图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主力军。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制造端看,中国已形成全球领先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全球超过70%的光伏产品是中国制造;在技术端,中国光伏技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和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能源消费还要增加,什么样的方式能取代化石能源、把碳排放降至约等于零?”在刘汉元看来,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未来三四十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路径最短、转换效率最高、收集相对便捷的太阳能将是未来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力。从生态环境成本考虑,光伏发电优势将更加明显。

刘汉元表示,从能源投入产出看,生产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全过程需耗电300千瓦时左右,而1千瓦系统每年可发电约1500千瓦时,意味着制造光伏系统全过程的能耗,在电站建成后半年内即可全部收回,系统可以稳定运行25年以上,其整个生命周期回报的电力是投入的50倍以上,是典型的“小能源”换“大能源”产业。

据了解,过去十多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以上,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目前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0.3元/千瓦时以内,刘汉元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成本将降到0.25元/千瓦时以下,低于绝大部分煤电。

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刘汉元建议,要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满足能源转型需求,光伏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刘汉元还提出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建议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并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从而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实现制造端全绿色生产。

“当前能源转型对中国形成很大压力,但也创造出潜在发展机遇:风力、光伏发电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制造、产业、品牌,几乎都被中国企业掌握,这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和‘火车头’。”刘汉元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最大的经济市场,这意味着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化石能源体系,在未来三四十年要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预计二三十年后,谁利用好太阳能,谁就能掌握未来时代的发展节拍。”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刘汉元,电动汽车,电网储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