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孙艺新:《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发布

2022-01-10 11:08:09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孙艺新  

编者按:2021年12月7-8日,以“双碳目标下的智慧方案与行业机遇”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于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网主办,陕西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上,《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正式发布,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数字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在会上作了发布专题报告。以下内容根据大会实录整理而成。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数字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我代表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做报告的发布。

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们知道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具有全局性、全面性、根本性、长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也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呼唤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我们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将日益演变成一个由技术、数据、算力、算法驱动的能源流、电力流,稀缺性、灵活性的资源流、信息流以及碳流、资金流等多流高度耦合、高效运行的能源电力的资源配置的系统,这也是我们对新能源电力系统和数字化的认识理解,可以说没有数字化来打通多流,也就很难去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这是基本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白皮书回顾了2021年来自经济社会的一些产业变革的问题,并作了年度的分析。这是我们团队在过去两年里围绕着数字化转型开展的一些研究和实践。

我们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数字化在能源电力系统变革中扮演什么角色,又将如何承担这样的角色;二是能源电力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重要条件;三是能源央企如何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的白皮书框架。

下面具体来汇报一下白皮书的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在未来能源论坛时,探讨传统能源系统面临的三大挑战,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希望把未来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转型特征加以描述,从三个层次来认识并推动能源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是数字化推动了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以及效率效益的提升。我们知道能源电力系统作为人造的复杂系统,其中能源流、电力流、信息流覆盖了多个环节,各个部分的组建、控制难度和复杂度也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二次系统中要加强互联互通,打通新能源的厂站,灵活的需求侧资源,主力火电机组以及电网之间的信息通信壁垒,增强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相互协调和透明高效,这是第一个层面,涉及源网荷储。

其次是针对经济社会,也就是数字化推动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和互趋发展。我们知道能源系统要与产业系统关系,未来是有保障供能型,转变为互驱发展型,因此能源系统与交通系统通信系统、建筑系统、工业系统等产业门类将更加耦合,不同基础设施之间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深层次的交互和交叉赋能。

最后是数字化推动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有序发展。我们知道电力系统进入了靠天吃饭的时代,呈现出随风耕耘、逐光积水的新特性,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这种变化极大地加深了电力供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极度不平衡,也就迫切需要提升电网在更大范围、更高频度、更高层次来开展资源优化的配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全社会逐步掌握对微观气象条件,新能源出力、电力供需平衡等问题的精准预测能力,并超前做出响应和谋划。

这三个层面的互动、互驱的关系,是我们认为未来能源系统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方向和特征。

那么如何来实现?我们主要关注2021年度的新发现,也给各位领导专家做个汇报,主要改革为四个新。

第一个“新”是新型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电力、算力、基础设施的融合。我们知道对信息和能量的利用水平是衡量文明发展进程的价值尺度,未来能源与数字化的深度耦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白皮书在这个方面重点聚焦三个问题,分别是数字新基建、东数西算、电力算力的融合。

第二个“新”是新型的数字技术,应该说仍然是基本的驱动力。我们认为要将数据要素深度嵌入到生产运营流程和客户的服务之中,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效益,相对于其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确定性,应用程度和成熟度比较高的技术,本年度重点关注区块链电力北斗和数字孪生,我们认为这三个技术可能在今后的几年中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个“新”是关于新型产品的服务,我们知道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实际上发展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消费互联网中依靠低价格、大的规模、高频率的一些产品研发服务的策略,在产业互联网中是无法适用的,所以能源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聚焦产业互联网的新特征、新特点,在个性化、定制化实用性探索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模式。

第四个“新”是新兴的市场培育。今年我们也有幸见证了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包括电力市场,特别是价格在不断地放开,在有效市场和政府的理论框架下,我们相信国家未来电力市场将进一步呈现出金融的特征,电碳市场将进一步需要数据市场的加持,这是我们初步的判断。

下面是几个小的案例,一个是关于福建公司汇聚了电网、地理、气象的内外部数据,对防灾减灾进行布控。山东电力公司开展了发输配用,及移动作业全场景数字化转型;河南电力公司围绕需求侧响应平台做的灵活侧的资源探索。

第二个是关于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特别是能源央企,有着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责任在肩,因此能源央企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高站位、高使命的数字化转型,也是高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表现在逻辑上的重点有两个:一方面体现在战略的选择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数据要素的驱动和活力的释放上,我们认为将数字化落实在企业战略层面,将带动运营技术、人才制度共同推进的全面转型,才是能源央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数字化路径。

对于数据作为关键要素,也能够重塑能源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打通数据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来开创数据畅通的发展新局面。

第三个是能源数字化转型也需要对经济社会赋能。

首先需要建立从数据赋能向产业赋能这样的转变,将能源电力的数字化发展融入国家要素资源循环的产业体系之中。实际上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今年我们在白皮书中主要关注是以下几点:

1、产业经济要做好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和新型市场三大布局;

2、支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监测体系。

3、在区域经济层面也做了一些探索:用能源数字化破解30·60的问题,在这里提出了碳犀牛的关键现象,也要避免陷入运动式减碳的政策陷阱。

此外还关注到能源数字化在激发区域就业、消纳新业态的问题,以及电力数据分析研判,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问题,这些成果也主要通过内参专报等方式提交到中办国办,也得到了领导的批示宣阅。

最后想谈三点展望:

第一希望在能源研究会的指导下,在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下,继续发布能源数字化转型的系列研究成果。

第二希望连接各方,打造能源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共同体。

第三希望以高端智库服务能源数字化的产业和生态体系建设,也非常欢迎跟各位专家和各界同仁一道,共同推进能源数字化的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