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双碳产业
  • 碳顾问
  •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首次媒体交流会成功召开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首次媒体交流会成功召开

2021-12-17 19:43:18 中国能源网

12月16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举办了线下媒体交流会,中心主任黄少中、副主任冯丽雯、副主任王晓明,以及中心副秘书长高永钰出席会议,并与来自财新周刊、经济日报、央广网、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能见等媒体代表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与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成立背景及服务内容等议题展开深入学习交流。

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央、地方、行业、企业都在认真研究,落实减碳工作。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主任黄少中指出,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直属部门,理应积极发挥中央智库作用,为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建言献策。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多行业跨界合作,而长期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行业竖井式发展现象严重,存在诸多行业壁垒,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成立以后将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促进跨部门、跨行业,以及国内、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副主任冯丽雯认为,“5.31”以后光伏行业实现了大跨越,正式进入平价时代与煤电竞争,此前传统能源行业呈现资源型、垄断型等特征,但随着能源改革的推进和技术进步,能源行业呈现出科学型、技术型等新趋势。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行业作为最大的碳排放源需要主动承担责任,打破传统能源行业的竖井化发展模式,通过跨界与合作共同推进生产力发展,落实双碳任务。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副主任王晓明表示,双碳目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没有科技发展作为保障,双碳目标则很难实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作为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的共同发起单位,要积极参与碳中和各项工作,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从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双碳目标的研究。同时,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邀请周孝信院士作为名誉主任,把握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研究双碳目标的战略课题,为推进碳中和产业互相结合发挥作用。

最后,黄少中表示,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成立后,将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家各部委的相关文件规定;二是推动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高校智库、金融机构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开展产业、政策、技术、标准、金融等方面的研究、交流与合作;三是研究撰写和发布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研究报告;谋划成立碳中和产业合作圆桌论坛;四是组织参与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相关企业、团体及行业标准的研究与编制;组织提供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转型战略规划和项目决策的评估与咨询服务;五是承办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未来能源大会”,在既有影响和效果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举办一系列碳达峰、碳中和国际国内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中和产业合作品牌。

延伸阅读: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简介。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1年8月经中国能源研究会批准设立,202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是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直属部门。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领导下,中心以推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为宗旨,以促进碳中和产业广泛深度合作为己任,本着共创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理念,与有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国际组织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合作、政策研究、路径探讨、标准制定、交流活动等工作。中心的基本定位是碳中和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服务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直属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中心将严格执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依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帮助,依托各成员单位、行业专家及顾问团队的优势资源和专业力量开展工作。中心秘书处挂靠单位为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主任委员会名单:

名誉主任: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

主    任:

黄少中  中国能源研究会研究员、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

副 主 任:

冯丽雯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能源网董事长

王晓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孙贤胜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原院长、国际能源论坛原秘书长

李若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原秘书长、IEEE PES WIP主席

杨玉峰  国家电投集团电力营销与碳资产中心主任

薛  武  南方电网公司新兴业务部总经理

秘 书 长:周  涛  中国能源网总经理

副秘书长:高永钰  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