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锂电新能源又爆发!还能上车么?

——嘉实、天弘、国泰、融通、海富通、诺德等六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2021-11-01 09:13:06 中国基金报   作者: 记者 方丽  

新能源领域是今年市场“YYDS”,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爆发。10月29日宁德时代盘中一度创新高,市值一度超1.5万亿,隆基股份涨超9%。

究竟这一波新能源板块又起舞是一波反弹还是反转?估值是否高估?投资者应该如何借道基金布局?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 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天弘基金股票投资研究部制造组组长谷琦彬、国泰新能源车ETF基金经理徐成城、融通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王迪、诺德基金经理谢屹、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石恒哲。

这些基金人士认为,政策面不断加持、基本面良好等因素促发了此次新能源板块走强,而不少人士认为这一板块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光伏、新能车等领域被看好。而借道基金参与其中,投资者要注意需关注基金实际持仓结构,此外最好用更长周期去观察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在下行期的业绩情况。

多因素引发新能源走强

中国基金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能源板块又走势强势,你认为这一波上涨和之前逻辑是否有不同?什么引起近期新能源板块的崛起?

姚志鹏:市场往往受企业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阶段波动是正常的。

近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总体目标和空间,如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80%以上。

新能源板块是国家战略支持的方向,政策态度相对明确,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必需鼓励的领域。目前新能源产业趋势仍然在快速推进,持续看好能源变革下产业链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需求端因素才是真正长期的主导力量。我们认为,作为新科技终端的智能汽车等将是中长期最重要的产业方向之一。

徐成城:按照目前数据来看,今年1-9月份,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13.7%,而2020年这一数据仅为5.8%,2021年渗透率相比于2020年同比增长超200%,仅从渗透率变动即可看出,今年新能车板块已经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且单看9月份数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33%,而从目前的13.7%到规划中的40%,仍近3倍的增长空间,从当前品牌渗透率差异来看,国产品牌将最大程度从中受益。

此外,中美关系近期出现的缓和迹象也将给整个新能车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分工产业链将有可能会逐步恢复,进而使得汽车缺芯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美关系缓和后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得今年四季度新能源车的产销数据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预计接下来几个月相应数据仍有不断超预期的可能。

王迪:大主题是政策的不断加持。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光伏风电大基地等更加细化的政策。同时新能源和电动车的基本面良好,业绩尤其是电动车表现靓丽。

谢屹:我们认为目前的新能源板块的股价上升乃至创出新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业绩方面的,在最近在陆续公布的三季报中,我们从板块层面看到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还是比较亮眼的,龙头企业有高双位数甚至翻倍的同比增长。这相比于其他行业还是有相对优势的。其次,是市场资金层面的。在经济短期遇到放缓的阶段,其他行业相对增速都同比回落的大环境下,资金自然青睐增长确定甚至加速的行业和板块,导致相关板块股价领先大盘,走出独立的行情。如果要说与前期上涨的不同的话,这次可能预期的成份少了一些,业绩的成份多了一些。

石恒哲:回顾新能源板块在9-10月份的上涨原因,新能源车方面,首先,特斯拉销量被视为全球新能源车比较领先的风向标,其三季度的销量超预期代表着行业渗透率继续提升的趋势,市场对国内渗透率提升也更加乐观,预计明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能达到500万辆以上,行业景气度持续处在高位。第二,虽然三季度新能源车中游股票经历了一轮调整,但很多股票三季报都是超预期的,动力电池龙头三季报也略超市场预期,再次增强了市场信心。第三,目前是市场风格切换比较密集的时间点,9-10月许多投资者已在为来年布局,当投资者对来年市场看不清方向时,更倾向于去寻找景气度比较高的板块。

除了新能源车,光伏、风电近两个月也有大涨幅。一方面是因为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下,陆续有新能源政策出台,当前光伏、风电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还在10%以内,发展空间广阔。另一方面,从平价上网角度,近期风电成本下降了很多,装机成本正达到可承受范围,风电正处在可以大范围推广的阶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此外,近几个月来,机构资金增配新能源板块的趋势比较明显,原因一方面是外资的加速流入,拉动食品饮料、医药、电力设备、银行等板块的上涨。另一方面,现在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跟踪,对风格的定价比以往更加及时、准确,资金在细分板块内集中流入,这也令“茅指数”、“宁指数”近期表现重归强势。

新能源领域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在你看来,新能源领域的走强是一波反弹还是新一轮行情开始?未来两三年的投资价值多大?

姚志鹏:新能源领域的走强是全球范围的趋势。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形成全球共振上行走势。每一个月以来,国内和全球的渗透率都在持续超预期提升。10%左右的渗透率是成长性行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的关键拐点,往往后继是一个五到七年渗透率提升到70%的过程。随着中国和欧洲市场相继越过这个关键拐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目前全球范围内看,欧洲德国法国英国的渗透率均接近20%,美国随着政策的推进未来也有望加速渗透。我们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新供给的创造者,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

徐成城:中长期看,汽车向电动、智能方向变革趋势明确,特斯拉引领全球浪潮,主流车企加速推进升级。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正加速走向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谢屹:我们还是持续看好这个板块与行业的。一方面政策上对这个行业是比较友好的,这点非常重要。在政策导向下,我们国家在电动车和新能源,即电能的制造和消费两端,取得了相对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过去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西方较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有着领先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技术专利和壁垒获取产业链的核心价值,比如燃油发动机等高技术壁垒部件还是有优势的。但是现在电动汽车来了,发动机变成了电机,原先的壁垒可以绕过了,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对中国而言是极佳的机会,有利于让中国造的汽车在全球获得份额。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在这两个新领域的优势在逐步扩大。这种机会是长期的,跨时代的投资机遇,是可以持续的。

石恒哲:疫情后中小盘股享受了资金溢出带来的高估值和经济复苏带来的盈利高峰,但很多核心资产很难维持20-30%的增速,估值偏高,新能源板块估值更高。当整个市场估值偏贵,资金可能会去找业绩确定性高的地方。消费明年预期并不乐观,新能源板块如果还是能保持高两位数的增速,对高估值有一定的支撑。未来三年新能源车、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增长,渗透率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所有供应链公司都将受益。另一方面,今年是周期品价格高点,明年预计成本端有所收敛,今年成本端受损的新能源公司明年预计将有所恢复。

部分领域估值偏高

注意估值和盈利匹配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新能源板块短期估值水平是否较高?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姚志鹏:成长股要看动态业绩的增速和幅度,今年市值下沉的风格下,部分上游资源品以及下游整车环节存在估值泡沫。但是板块中主流的、格局比较清晰的行业龙头,其实估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估值扩张。所以个别环节明显出现一些泡沫,但很多优秀公司并不贵。

经常会在网上有很多讨论,说新能源是不是贵了,但如果你把这个泡沫给略过,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优秀公司其实并不贵,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节点,如果你是在一个中期投资电动化浪潮,即使你不相信后面有智能化升级,那么也应该坚持到渗透率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我们说70左右再考虑进行系统性地撤退。

王迪:个人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偏高,投资者预期充分,机构持仓历史新高,板块进一步上行需要等待明年装机和销量是否能进一步超预期。实际上今年良好的表现主要是政策加持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超出预期所导致

徐成城:目前估值较高,短期存在一些波动,目前新能源车板块的高景气度目前已经成为共识,未来板块的上涨需要业绩增长不断的兑现来推动,估值消化或许仍需一段时间,但从中长期配置的角度,新能源依然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标的。

谢屹:我们认为估值的确显著高于传统的制造业,一般来说增速和估值是同步的。但是,新能源板块的子行业也是颇多的。有些的确长期增速高且确定,但另一些可能只是因为被划分到了这个板块,被资金带起来了。比如目前市场上较热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以及新能源ETF之类的产品,他们必须配置在这个板块,或者按照某种指数来构建被动的组合。这就会使得整个板块的买入增加,让这里的个股都有受益。但是,这些资金面的效应通常是短期的。如果没有长期业绩支持,个股会逐步回归。这里我们必须区分业绩的真伪,不是打上了新能源的标签就可以持续上涨,要看其真实的经营情况。

石恒哲:首先,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内,行业和个股估值和过去相比可以适当给一定的溢价空间。

第二,无论中外资,只要不是经济进入很糟糕的衰退象限,对估值的容忍度都是有一定空间

的。新能源板块如果能保持四、五十以上的增速,对估值仍有较好的支撑。由于交易资金驱动的原因,短期的波动会带来比较好的配置节点。

第三,今年年底,新能源龙头将加入沪深300指数(4908.770, 0.00, 0.00%)(4908.7701, 0.00, 0.00%),未来新能源板块在主要指数中的占比将提升,主被动资金都会有一定的配置增量,长期资金也有较强的配置意愿。

看好动力电池、锂电设备、隔膜等机遇

中国基金报:不少人士认为,未来新能源板块会明显分化。明年角度看,在新能源板块的细分领域,你认为哪些更值得布局?

姚志鹏:汽车的周期从发展阶段来看,现在正处于一个第一阶段电动化早期,三到五年时间内,中国的新能源车,新车销售率大概会到50%以上。可能到23年、24年开始往后再有个四五年时间,中国汽车智能化开始。结合我们方法论的 ROE 工具,我们看好新硬件终端汽车行业电动化和电子化的机会,同时看好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机会,以及在这个背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锋企业。

徐成城:整体来看,限电政策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较小,但正负极由于行业高耗能特点及地域分布受到限电限产的影响较大,高于其他电池材料环节和电池环节。锂电下游需求持续高景气,10月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叠加限电影响基本消除,头部厂商排产再上台阶,环比+5%左右。成本端看,电价上浮对负极石墨化成本提升影响最大,其余环节电耗占总成本比重较低,电价上涨对成本影响较小。锂电下游需求旺盛,中上游供需偏紧,预计三季度排产提升叠加涨价的利润弹性体现,盈利能力好于预期,龙头业绩环比再增20%。三季度二线电池企业已涨价,四季度电池涨价预期强烈,电池环节盈利底部已过,看好龙头企业业绩增长。

王迪:今年走量逻辑的公司被材料成本上升有所压制,明年年中后预计材料产能释放会缓解供给紧张局面,走量逻辑的公司更加占优。看好动力电池、锂电设备、隔膜。

光伏风电更多要研究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部分细分环节如硅片新进入者过多。可以关注盈利触底的细分环节,如光伏支架,电池片,还有格局稳定的逆变器。

谢屹:其实分化主要来源还是业绩,因为不同子行业及赛道的增长是不同的,下游景气度高的,偏消费属性的,可能增速会相对稳定一些,比如电动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我们看到龙头企业的订单还在增长,这是好的迹象。而相对来说偏工业品属性的赛道可能需要着重跟踪一下。因为他们的增速波动会稍微高一些,受制于企业的资本支出会大一些。如果资本开支减速,可能对这些企业会是一个挑战。但长期看,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持续关注。所以这也取决于投资人的持有期。所以我们总是尽可能的做长期的投资,跨越周期的投资,或者做一些定投。这样会对投资时机不是那么依赖。至于那些没有业绩,纯粹靠着贴标签获得短期资金追捧的企业,我们认为还是要谨慎的,这纯粹就是和市场在资金面上的博弈了。

谷琦彬:新能源汽车既符合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同时中国制造市场竞争力突出,三季度我们持续观察到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超预期,在整体汽车行业受到缺芯困扰的时候,依旧体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其后续的渗透率持续上升值得期待。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1年8月已超过20%。预计具备创新能力的头部自主品牌将借助电动化行业趋势,推出搭载混合动力等新技术车型,有望完成对合资车型的超越,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真正实现自主崛起,这些头部整车厂值得重点关注。

石恒哲:新能源板块的产业链较长。新能源车的上游资源方面,稀缺性比较强,更多基于公司自身的产量去分析。中游板块行业格局比较清晰,电池、隔膜等企业,都有较高的壁垒,弯道超车比较难,龙头企业有很大机会。还有就是一些新能源汽车一体化的龙头,我们将密切关注销量,如果销量能放量的话也是看好的。

如何布局新能源主题基金

中国基金报:如果投资者借道基金参与新能源投资,您认为适宜布局主动权益基金还是被动基金?应该如何筛选?风险在何方?

徐成城:投资者可以考虑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主动权益类产品适合想要把钱交给基金经理通过基金经理的专业性来获取收益的投资者;行业ETF指数产品可以很好的覆盖本行业内主流上市企业,使得投资者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较好的跟踪行业本身的发展方向。而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基金产品,选择行业和主题类的产品的时候,如果行业本身波动性比较大,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有一定风险的。

谢屹:我们觉得主动型的基金会好一些。被动的投资通常不会深究基本面,而是根据一些指标,比如市值、流动性等的排序来构建指数。这里就会有比较多的不确定性。短期受到资金追捧的,但是没有业绩的个股是有可能被纳入的。但是这些个股会拖累指数。当然,所以指数都会有一个再平衡的过程,每个季度或者年度会更新股票的构成,届时可能走的糟糕的股票最后跌回去了,然后被剔出了指数。但是这是滞后的,是市值已经缩小了才被剔除出去的。因此主动管理还是有优势的。关键看这个产品能否长期超越比较基准。风险的话可能在于估值,因为现在板块里的个股估值普遍还是有比较大的溢价,因此这还是比较考验选股者的能力的。

王迪: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差异现在并不大。核心是耐心等待调整后买入并长期持有。另外建议投资者用更长的周期去观察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在下行期的业绩情况。

谷琦彬:通过被动基金参与新能源投资的好处是基金产品比较透明,但波动较大,同时对投资者择时有一定要求。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重仓新能源的主动权益基金,但重仓单一细分行业可能导致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如果想要避免基金产品波动过大,可以关注长期研究投资高端制造领域、配置较为均衡的基金经理。事实上,站在整个顺周期和制造业看投资机会,除了新能源,军工、碳中和等方向也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石恒哲:投资者借道基金参与时需关注持仓结构,具体来看就是该基金布局的是光伏、风电、核电还是新能源车。长期来看新能源车比较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又是政策支持的行业,车里又分上游、中游、下游,具体选择基于基金经理的判断。中游个股估值偏高一点,上游个股的周期性强一些,都具有各自的一些风险。投资者应深入研究基金具体投资方向后慎重选择。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锂电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