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变革的产业链

2021-07-29 07:47:00 5e   作者: 秦庚  

去年9月2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面对全球疫情的冲击,各个国家、不同区域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重压力,围绕更长久的“双碳”目标,给国际基建行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日前在澳门召开。围绕“双碳”背景下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如何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变革的产业链、在基建全周期融入绿色理念等热点话题,嘉宾们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机遇中寻求更大发展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晓佳认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多个方向、维度、高度的发展机会,大家都有机会抢占世界制高点,分享重大战略机遇。

他提出,要打造“双碳”背景下基建项目综合服务的价值。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需要哪些核心价值?要具备研发、应用新技术的战略地位,需要开发、推广突破性的新技术;具备降低绿色溢价能力的空间和能力;要用先进的新的环保材料,主动突破瓶颈。

陈晓佳强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在项目综合服务模式基础上搭建国际化平台,更积极地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变革的产业链。

他认为,“双碳”目标对国际基建业不是被动的倒逼压力而是主动转型的动力,不是在夹缝中求小生存,而是在机遇中寻求更大的发展,实现碳达标和碳中和将会形成新的竞争维度和产业标准。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晓勇介绍,中国水电85%的项目由中国电建设计、火电的45%由中国电建建设。“双碳”目标提出后,对中国电建压力非常大。

“到2025年,太阳能在世界范围内新增装机达到12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2.5亿千瓦。这对于在国际上建设新能源项目,不论是光伏还是风电,机会都很大。”季晓勇表示。

在基建全周期融入绿色理念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重认为,绿色低碳是必然选择,积极构建碳资产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瞄准基建全生命周期减碳模式和技术瓶颈开展专项攻关,加强业务布局,是“双碳”背景下对国际基础设施行业新的要求。

他指出,国际业界如何聚焦传统基建项目投建营的不同阶段,项目设计、投资、运营各个环节融入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前沿技术工艺材料在基建项目中最大化应用,是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据估算,全球60%的碳排放都来自于现有的基础设施存量,未来35%至40%的碳预算也将被基础设施占用。”孟加拉驻华大使马赫布·乌兹·扎曼(Mahbub Uz Zaman)对于“双碳”背景下的规划设计环节提出了看法。

他说,在碳中和和碳达峰背景下,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确保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规划,才能建造运营,以便确保项目周期内的经营环境和可持续性。

扎曼强调,当建设项目时,必须遵守规定的标准,确保其是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设计,确保气候风险评估已经做了弹性设计。比如灾害风险管理项目技术设计的耐用性、灵活性、恢复性以及系统的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对此,陈晓佳认为,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双碳”目标的实现基础,当下以及未来的传统基建项目完全可以做到不传统,从设计、融资各个环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加强使用新兴建筑材料,在经济可持续理念下,“双碳”理念都已经融入到企业的项目当中。

数字技术助力可持续增长

华为企业BG常务副总裁马悦说,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碳排放。在“双碳”背景下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企业都肩负着节能减排的责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他指出,通过数字技术,不但能够帮助基础设施的用户提升体验、提高运营效率,还能比较精准地测量、监控和优化基础设施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的碳排放,助力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致力于数字化转型。

“卡特彼勒在产品、技术、发展和能源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正朝向低碳甚至零排放的方向发展。”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陈其华介绍,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占到整个销售收入的6%左右,2020年整个研发投入达14亿美元。

他谈到,卡特彼勒一直致力于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设。今天在全球已经有100万台机器实现了互联。机器变成会说话的工具,它能告诉客户每天的利用率情况、燃油情况和完整的维护保养。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绿色低碳变革,“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