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52个地球日,红杉中国首度发布碳中和报告:《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报告(以下简称红杉“零碳报告”),深度探讨了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迈向零碳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探索,并估算了绿色科技领域年均3.84万亿投资缺口,同时发布了应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
此外,在远景零碳伙伴日活动上,红杉与远景还联合发布了“碳中和关键技术”生态伙伴计划,将共同助力科技创新与绿色投资,努力推进零碳新经济。未来,双方还将发布碳中和关键技术赛道,并围绕这些赛道打造创新生态,甄选初创公司和创业者,加速技术创新、产业链形成和应用落地。
这是自3月底,红杉中国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成立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之后,红杉中国在碳中和探索中新的落地实践。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碳中和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议题,也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时代责任。红杉首份碳中和报告的发布,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梳理与沉淀,更是我们对时代命题的思考与回应。红杉工作的本质,是发现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创新者——碳中和领域的创新创业者,正是这样的价值创造者。未来,红杉将不断深化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持续做时代的‘责任投资者’, 也希望与更多同行者一道,为打造‘零碳’未来付出努力。”
据悉,报告以“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目标,在清晰的全国减排图景中,以投资机构自身作为碳中和生态构建的切入点,向下分解出投资机构与其所在产业将如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所应作的贡献。报告创新性地将“3060目标”分解为四个十年、八个“五年规划”,并提出了“碳中和背景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同时发布了红杉中国十大碳中和未来行动愿景。
年均3.84万亿资金缺口
投资机构该如何作为?
在“3060目标”明确后,各行各业都在寻找自身发展与目标的结合点,ESG也成为了碳中和投资的重要抓手。依据研究公司Optimas的数据,至2020年的过去4年间,运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准则)数据驱动投资决策的全球资产价值总额近乎翻一番,升至40.5万亿美元。
但作为创新从idea到落地应用的转换器与加速器,投资机构的发力空间和抓手到底在哪里,是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对此,红杉“零碳报告”,给出了答案。
依据红杉“零碳报告”,2021-2060年,我国绿色投资年均缺口约3.84万亿。其中,2021-2030年,我国绿色投资平均缺口达2.7万亿元,2030-2060年,我国绿色投资平均缺口达4.1万亿元。
这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投资机构的作为空间予以了明确。报告指出,投资机构可以在为低碳转型调集资金方面大有可为。绿色技术投资缺口大,但资金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应该流向何处,关系着“3060目标”实现的速度与质量。
红杉中国合伙人富欣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驱动。我们在报告中梳理出了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使创新要素的流动方向得以明确,有助于形成创新合力,加速产业发展进程。”
对此,红杉在“零碳报告”中,重点强调了碳中和背景下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其中包括:破局续航天花板的固态电池技术、太阳能搭配锂电池的一体化家用储能、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技术、缓堵减排的智慧车路协同技术、暖通空调AI数据采集与节能控制系统、高能效比的存算一体AI芯片、“化石能源+CCUS”的低碳排放技术、直接空气中碳捕获技术、碳排放的量化和审计技术、增强环境友好性的合成生物技术等。
四个十年、八个“五年规划”
让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序脱钩
依据红杉“零碳报告”,中国碳排放量约1/4是属于他国“隐含碳”排放,而碳中和速度也将远快于欧美。时间紧、任务重,“3060目标”如何从时间、空间维度向下分解,转变为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
红杉在“零碳报告”中,从时间、空间、要素三个维度,对目标进行了细致解读。报告将“3060目标”细化为转型过渡蓄势期、能源结构切换期、近零排放发力期、全面中和决胜期,分四个十年、八个“五年规划”落实,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目标。
作为秉持“责任投资”理念,长期在ESG领域投资的头部投资机构,红杉中国在清洁技术、能源环保、循环经济、绿色消费领域的布局在报告中也得以首度系统梳理,并提出了其扩大绿色投资版图、打造红杉零碳生态圈的愿景。
据报告,红杉中国将依托百亿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先科技企业,同时不断强化碳中和领域成员企业投后赋能,持续打造红杉零碳生态圈,一方面更积极布局早期,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参与更多头部项目,实现在绿色科技行业的广泛覆盖与深入布局。
报告中,红杉中国也基于自身实践发布了“十大碳中和未来行动愿景”,承诺从投资决策到信息披露,从领域布局到企业陪伴,从设计、生产到生活,全面贯彻低碳理念。
红杉“零碳报告”是自两会至今,红杉中国在碳中和领域第三次大动作。从两会提案至“百亿碳中和技术基金”落地,再到发布红杉“零碳报告”阐述商业应用技术方向,红杉在碳中和领域的布局,及其协同各方打造“红杉零碳生态圈”的构想,已完成了从理念到落地的过渡。而市场更为期待的是,这家头部基金的示范效应,将对绿色技术产业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