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种突发性的不可抗力因素,直接打乱了煤炭行业供需节奏,造成供需脱节。上半年,在能源安全保障的大环境下,煤炭供应及时快速恢复,而工业经济却跟丢了步伐,直到下半年,供应端收紧,需求却进入快速恢复阶段,电力企业错估了今年的需求恢复程度,导致供需错配矛盾越来越大,11月份起,甚至出现了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苗头。
各方发力保供稳价 缓解煤市供需矛盾
尽管酷似黄金十年,但今时不同往日,自2016年结构性改革开始,煤炭行业已不再是“散养”模式,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为了保障民用需求,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国有大企、期货机构等频繁出手发声,力促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十家电力企业召开座谈会,要求电力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不得超过640元/吨,若超过,需单独报告发改委,发改委对煤源进行调研;要求各集团内部电厂相互调节煤炭库存,减少市场高价煤采购;电厂进口煤(除澳洲)采购全面放开,不得限制通关。
12月10日、11日、15日,郑商所频繁调整动力煤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提醒投资者谨慎运作,理性投资。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就冬季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明确表示,已提前做好准备,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应急预案,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包括加快晋陕蒙产能释放、增加煤炭进口、对电煤供应偏紧地区给予资源保障等。
12月下旬,寒潮突然来袭,下游多家电厂库存告急,为保证供电煤炭需求,秦皇岛港各业务部门优化工作流程,保证装船效率,积极发挥与铁路合署办公优势,把好源头关,减少易冻易粘煤种调进。同时为客户开通电煤船“绿色通道”,优先安排重点电厂,特别是缺口较大的下游电厂船舶靠泊,并与客户实行预警互连机制,根据实际需求量,确保南方重要电厂煤炭供应。
新年伊始,1月1日,七大煤炭集团联合发布“保安全、保供应、稳煤价”倡议书。
综上可以看出,这些政策措施考虑到了供应、运输、需求、资本市场等各个环节,整体来说就是全面保供稳需,逐步缓解供需矛盾,稀释市场恐慌情绪。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煤炭行业既要确保能源保障,还需兼顾商品属性,政策对市场起到调控引导作用,并未执行强制性措施,因此起效时间较长,预计1月中上旬,煤炭供需矛盾将会得到明显缓解,市场采购回归理性,煤炭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即将见顶封涨。
长协履约兑现增加 能源供应得到保障
从目前情况来看,长协履约兑现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内陆电厂基本不缺煤,沿海电厂主要拉运长协,对市场煤的采购以刚需为主,目前四大煤企长协兑现率达到90%以上。
虽然部分区域因地域限制、运输困难等问题,库存补充难度大,且长协量难以满足电煤需求,部分电厂库存降低至警戒线之下。但随着长协保供力度的加大以及前期补库拉运,下游大部分电厂已经有了一定库存支撑。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目前下游电厂对高煤价接受度降低,商谈趋向理性,恐慌购煤情绪冷却,煤价失去强势上涨推动力,虽现货市场仍有卖方高报价,但实际高价成交明显减少。现阶段国家重点煤电企业以长协兑现为主,铁路优先保障长协发运,对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市场煤价起到重要作用。
煤炭供应可预见性增加 需求或进入下降通道
一方面,各大煤矿企业响应国家增产保供号召,在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煤炭生产与发运;另一方面,经过持续的大涨,目前煤矿普遍存在高额利润空间,据悉,坑口吨煤利润可达200~300元,煤矿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部分完成2020年度生产任务而进行停产检修的煤矿,也在元旦过后恢复生产,因此1月份煤矿产量预计会较12月份有所增加。同时,自12月中旬开始,进口煤(除澳洲煤外)全面放开,1月上旬,前期采购的进口煤将继续集中到港到厂,尤其是低硫高热煤种的陆续到货,将对区域电煤需求缺口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
在供应端大力保供应增生产增发运的同时,旺盛的需求即将进入下降阶段。随着今冬疫情的集散式反弹,各地防控形势再度严峻,而距离我们的传统春节假期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预计今年下游工业企业将提前放假,而工业经济活动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工业用煤用电需求。
随着煤价连续大幅上涨,贸易商囤货风险加大,而下游电厂主要进行长协兑现,对市场煤按需采购,因此,市场供需错配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目前市场主流煤价涨势已经明显放缓,高低价格集聚性增加,高报价市场接受度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