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油企海外并购新路径

2010-06-28 11:49:33 凤凰网   作者: 胡森林专栏  

中国油公司海外并购从完全占有资源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应该说是很大的思维和观念上的转变

文|胡森林

这段时间以来,我国几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购上接连出击,先是中石油旗下的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壳牌联合出资35亿澳元宣布收购澳洲最大煤层气生产商Arrow能源公司,不久中石化宣布以46.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Syncrude公司9.03%股权,紧接着中海油又传出消息,已完成将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有限公司(BEH)改组为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公司的交易。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油气收购上演出“帽子戏法”,引来众多关注。

国内舆论一谈到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收购,总会将其与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联系起来,似乎“走出去”唯一目的就是填补我国石油供应缺口,媒体也往往以一种颇感自豪的口吻来谈论这些事。殊不知,这恰恰无意中落入一些西方学者营造的逻辑,给了国际舆论以“中国威胁论”之口实。

世界石油工业经过上世纪资源国有化的浪潮,产油国的资源民族主义趋向日益明显。

石油合作模式经过了租让合同、产品分成合同、回购合同和风险服务合同等几个阶段的发展,产油国对于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更加严格,在收益分配上对外国石油公司越来越苛刻。不但跨国石油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包括中国、美国等国在内的石油消费国都面临着共同的利益挑战。如果无视这一点,只看到需求方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那么在能源政策制定以及市场行为上,都容易受“零和心态”主导,出现更多的摩擦和碰撞。

2005年中海油185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未果,引发了关于自由市场以及中美能源政策的广泛争议。而中国公司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手段获取油气资源遭到如此激烈的政治反弹并最终受挫,也给中美两国政界及石油商界带来了一次深刻反思的契机。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石油公司就奉行“走出去”的能源战略,试图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实践却证明,在产油国牢牢把控资源和跨国公司抢得先机的情况下,这一思路难以行得通。而在资源争夺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想要获得资源的完全控制权,也容易引起更多担忧和防范。

为降低并购难度,近年来中国公司的态度更加务实和谨慎。从最近的三起并购案中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寻求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避免直接收购海外资产。在跨国并购中联合投标,可以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分散风险,也减少资源国的顾虑和国际社会的担忧,自然会增加中标成功的筹码。

从完全占有资源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是一个很大的思维和观念上的转变。

除了采取联合竞购方式外,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方式上合理运用战略性投资和财务投资;在目标区域上开始进入一些以往投资相对冷僻的地区,降低了投资的区位集中度;在资源类型上除传统油气外,也进入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项目;在合作模式上,除购买上游资源外,也大力获取石油开采服务合同以赚取劳务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一个公司的强弱不仅仅在于它控制多少资源,更在于它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实力,不愁在公开的国际市场上买不到所需的油气资源。

要下好海外并购这盘大棋,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通盘考虑,周全谋划。一方面与美国等石油消费国之间加强能源合作,寻找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共同管理各自的能源需求,合作发展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关系。在石油这样一个不可再生、非完全商业性质的资源领域里实施“走出去”战略,商业、政治、外交、经济等全方位的合作尤其必须。我国古代兵法中有“上兵伐谋”的传统智慧,今天仍然值得吸取。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海外并购 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