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5日向白俄罗斯发出了五天之内还债的“最后通牒”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1日宣布,由于白俄罗斯拖欠1.92亿美元费用,俄将减少对其天然气供应量,缩减幅度高达85%。而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则“针尖对麦芒”地指责对方拖欠2.6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运输费,实际上俄罗斯才是欠钱者。不到2亿美元的款项就让俄白这对昔日兄弟冷眼相向,着实让人费解。
俄白天然气争端背后暗含政治角力因素
这次,白俄罗斯之所以会因为区区2亿美元的费用拖欠就遭到俄罗斯大幅削减天然气供应的严厉惩罚,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利益:近年来它与俄罗斯关系日渐疏远,俄白联盟亦举步不前。
自1999年双方宣布建立“俄白联盟国家”以来,白俄罗斯进口油气的价格一直是独联体中最优惠的。但白俄罗斯拒绝进一步推动俄白一体化进程,尤其是2005年以来再三推迟货币联盟的谈判,使得俄罗斯非常不满,认为白方只想从联盟中捞取好处,缺乏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诚意。为此,俄罗斯不断提高出口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从2006年每千立方米的46.68美元迅速上升到今年二季度的184.8美元。
导致这次冲突爆发的导火索是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的搁浅。俄罗斯对关税同盟寄予厚望,力图以此为契机推动独联体国家一体化合作,却因为白俄罗斯不愿意在主权问题上做让步而裹足不前。失望之余,俄罗斯决定通过经济限制给昔日的兄弟施加政治压力,促使其坚定加入关税同盟的决心。
能源外交成为俄处理独联体事务的王牌
俄罗斯近年来频繁与周边的独联体国家发生能源纠纷,与俄外交风格日益务实,推崇经济利益至上有关。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一直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供应独联体国家能源。但是由于俄罗斯自身经济也因“休克疗法”而元气大伤,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亲兄弟,明算账”的做法,逐步减少对独联体国家出口油气的补贴,导致习惯于低价使用油气的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怨声载道。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曾明确表示,俄应在国际通行的规则基础上构建与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政策。在2007年全球爆发经济危机后,石油价格大跌,经济不景气的俄罗斯对于独联体国家拖欠天然气费用的容忍度也大幅下降。
除经济因素外,俄罗斯力图确立在独联体内部的主导权才是频繁出现天然气冲突的主因。俄罗斯充分利用了独联体国家在能源领域对本国的依赖,能源外交已成为其对独联体外交的一张王牌。
“能源牌”频出并非俄罗斯外交长久之计
近些年来,能源外交成为俄罗斯确立地区主导权的重要手段。乌克兰一度是独联体内反俄势力“古阿姆集团”的领袖,“橙色革命”后它的天然气被俄罗斯定价在与西欧的同一水平上。但在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理之后,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了一系列好处,包括将天然气价格下调30%。
但俄频繁地打出“能源牌”,利用油气瓶颈迫使有关国家做出外交让步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独联体国家已意识到把能源这一经济命脉完全押宝在俄罗斯身上,自身的政治独立只能是空谈。有鉴于独联体国家正在逐渐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俄罗斯也感到“能源牌”的有效性在今后将大大下降。因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6月24日给正在美国访问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打电话报告说,白俄罗斯已经偿清天然气欠款,俄气决定全面恢复对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