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冯保国:中国能源安全,如何保障?

冯保国:中国能源安全,如何保障?

2019-03-06 08:59:12 中国石油报

应着力深化对油气进口快速增长的巨大外汇资金需求、稳定的油气供应来源和中国油气价格基准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原油期货的大平台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化解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企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和影响。”

三方面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近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6.25亿吨,原油进口4.62亿吨,增长10.9%,对外依存度接近70%,较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766亿立方米,进口1254亿立方米,增长31.7%,对外依存度45.3%,较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中国继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之后,2018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未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油气需求将同步增长,对外依存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和提高大气质量的大背景下,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保持快速攀升的态势。

经济发展对油气能源需求具有较高的依赖性。正如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从而凸显了油气资源的战略价值。换言之,如果没有充足的油气资源作为保障,该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在历史上,以石油作为武器的先例层出不穷。比如,日本之所以冒着将美国拉入全面战争的巨大风险,跨越太平洋袭击珍珠港,就在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石油禁运;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为声援埃及和叙利亚,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了石油禁运,导致油价暴涨,从禁运前的3.01美元/桶提高到11.65美元/桶,致使美国工厂倒闭、失业率增加、燃料紧缺、交通困难,经济陷入困顿状态。目前,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表现出了对油气资源的高度依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双料最大进口国,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分别为18.3%和8%,但均低于全球平均33%和25%的水平。同时,中国已经制定了提升天然气利用的规划,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中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对油气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对外依存度逐步攀升将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至少三个方面的挑战。


中国原油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变化(来源: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挑战1:进口油气的外汇需求

进口油气快速增长需要巨大的外汇资金。

国际油气贸易普遍采用美元进行标价和结算,有少部分使用欧元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则仅处于探索尝试阶段,鲜有油气出口国或贸易商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人民币未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被国际贸易作为广泛接受的结算货币之前,中国从国际油气市场采购和进口的原油、天然气将仍然以美元结算并支付为主。按2018年布伦特平均油价71.69美元/桶计算,中国进口原油的价值约2400亿美元;按东北亚地区LNG进口均价9.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计算,中国进口天然气的价值约420亿美元;如再考虑进口的成品油3348万吨,需对外支付外汇总计超过3000亿美元,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2018年进口总额的14%、出口总额的12%左右,与贸易顺差基本相当。如以后年度进口油气进一步增加,进口油气的外汇需求将同步增长。这对中国提升国际贸易水平,获取更多的、稳定的外汇收入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如果要避免使用美元等外汇收入支付进口油气款,就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在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油气贸易中加快探索推行人民币结算,并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展到与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贸易。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推进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拓宽人民币投资工具和国际贸易结算途径,稳定人民币币值,使获取人民币的油气资源国及其贸易商,能够自由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和投资,实现持有的人民币保值、增值,逐渐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变化(来源: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挑战2:油气进口来源的稳定性

进口油气快速增长需要稳定的供应来源。

总体上,国际油气资源丰富,特别是美国的页岩革命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进步能够提升油气资源的可用性和将储量资源转化为现实产量的能力,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但是,油气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极其不平衡。一方面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已经开始由陆上转到海上,从常规资源转向非常规资源,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勘探开发成本呈上升趋势,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在油气资源储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些和地区,处于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旋涡中心,易于受到不确定性事件的影响而导致油气供应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从中国的油气进口看,来自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等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占比超过40%,俄罗斯占比超过10%,非洲的安哥拉以及南美的委内瑞拉也都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从天然气进口看,主要集中在中亚地区国家,以及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随着亚马尔LNG项目的全面投产和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的建设,俄罗斯在中国天然气进口中的地位越显重要。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实施制裁的逐步演变和深化,对中国油气进口来源的稳定性已经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美国与伊朗、美国与沙特、伊朗与沙特、土耳其与沙特、卡塔尔与海湾地区国家,以及叙利亚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等多重交织,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渐有加剧之势。这些因素对国际油气市场供应的稳定性愈来愈表现出负面性。

这对中国围绕提升油气进口来源稳定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外交政策等提出了客观要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应注重在油气资源国和油气消费国之间搭建合作共赢的油气勘探开发和贸易平台,最大限度寻求增进合作的公约数,通过签署包括营商环境、政策环境、油气贸易、技术开发、资金跨境流动、项目融资,以及油气产品定价等内容在内的一系列多边协议,健全完善油气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措施,提升沿线国家之间开展油气合作和繁荣油气贸易的预期,建立牢固的油气合作伙伴关系和国家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稳定的油气合作环境和氛围,尽可能减少外来事件的冲击,有效化解潜在的供应中断或供应骤减危机,稳定国际油气市场运行。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五大来源国(据网络资料整理)

挑战3:中国油气价格基准作用

进口油气快速增长需要发挥中国油气价格基准作用。

当前,国际油气贸易的价格基准均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在国际原油贸易中,布伦特和WTI期货价格具有重要的价格基准作用,布伦特价格更是覆盖了全球65%以上贸易量;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天然气的定价一方面与布伦特或WTI期货价格挂钩,另一方面正在逐渐转换到与美国的亨利中心价格和英国国家天然气交易中心(NBP)价格作为价格基准进行挂钩。同时,在国际油气贸易报价体系中,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和阿格斯公司(Argus)则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报价机构。

这些国际价格基准反映了欧美地区的油气市场供需状况,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由于没有具有影响力的价格基准和报价机构,只能被动接受上述价格基准,并产生了被市场所称的亚洲溢价或中国溢价。这客观上产生了形成中国油气价格基准并辐射亚洲而成为亚洲价格基准的需求。


2018年中国天然气供应结构(来源: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因此,应加快推进中国原油期货的国际化建设,不断借鉴WTI、布伦特和亨利、NBP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期货发展经验,持续完善优化中国原油期货合约要素、交易规则、交割制度、监管体系和相应的业务与操作流程,为投资者开展交易提供切实的便利,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参与,使中国原油期货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中国市场的供求状况,为提升中国原油期货价格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

同时,应加快以原油期货为核心的天然气、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油气产品的期货品种及相应的期权、远期、可交易基金、价差、波动率等衍生品,以及场内交易、场外交易等全方位的油气期货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现货市场建设与发展,培育中国的油气价格报价机构和报价体系,增强中国价格的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繁荣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油气贸易提供强有力的价格基准。

总之,为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福祉的需要,油气对外依存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攀升通道,并将保持高位运行,这对中国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能源安全挑战提出了新课题。为此,应着力深化对油气进口快速增长的巨大外汇资金需求、稳定的油气供应来源和中国油气价格基准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原油期货的大平台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化解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企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和影响。(能源战略学者冯保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