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家电力公司一分为七”的电力体制改革,煤炭市场可谓中国能源经济的耀眼明珠,从2002-2012年的煤炭黄金十年,到2013-2015年的“水深火热”,再到2016-2018年的“王者归来”,跳不出的是“煤炭周期律”,煤电双方“跷跷板”的发展关系长期存在。从2016年起,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倡导下,煤电双方签订了煤炭中长期合同,这就是所谓的煤炭长协合同。从近两年来数据看,大型重点煤企长协合同兑现率稳步提高,基本可到80%以上,有力的平抑了煤炭市场“过山车”现象,如2018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合同均价为558元/吨,而北方港现货均价约650元/吨左右。可见煤炭长协合同是电企控制发生产成本的“压舱石”。
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增优质产能加快释放,煤炭市场供需形势逐渐由原先的紧张状态趋向平衡,各环节库存触底回升,煤价高位回落,市场情绪也更加理性。
笔者认为:2019年是煤炭市场的关键一年,看以下几方面:
一、看供给
(一)国内煤炭产量有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0月全国原煤生产29亿吨,同比增加5.4%,优质产能有序释放。今年1-10月,全国电煤供给16亿吨,同比增加11.2%,耗煤15.7亿吨,供大于需0.3亿吨,截止11月份,全社会煤炭库存3亿吨,其中电煤在高耗水平下,库存仍达到1.4亿吨,同比增加15.5%。
发改委数据显示,2017年已经完成煤炭淘汰落后产能5亿吨,2018年底可再完成1.5亿吨,完成十三五期间8亿吨目标的80%。2018年初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通知》中已核准建设煤矿增加优质产能,将相应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由100%左右提高至200%左右。截止当前,发改委核定新产能数量,新建在建煤矿7亿吨,因此,2019年优质产能将加快释放,届时煤炭产量将进一步增加。
(二)电煤运输保障能力有增强。国家计划从2018年起,到2020年实现铁路煤炭运输增量6.5亿吨,铁总计划购置货车21.6万辆和一批大功率机车,满足货运增量运输需要,其中2018年4万辆,2019年7.8万辆,2020年9.8万辆。2018年铁总煤炭运力预计同比增加1亿吨,2019年继续安排增加煤炭运力1.5亿吨,加上2019年底建成的蒙华铁路,电煤铁路运力保障将有效改善与提升,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三)天然气供应有增加。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将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18的7.3%增加到2020的10%。2017年我国天然气供应2426亿立方;2018年预计供给2730亿立方,同比增12.5%。依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相关研究,2019年预计天然气供应3000亿立方,可替代标煤量同比增0.5亿吨;2020年预计3500亿立方,可替代标煤量同比增0.9亿吨。
(四)进口煤总量不会大幅下降。众所周知,进口煤价格对沿海电厂具有很强吸引力,但基于国家的环保需求、双控等政策要求,2018年国家控制进口煤总目标在2.7亿吨以内,2019年控制势必更加严格,虽明年政策未出台,但考虑到当前沿海的能源结构、沿海电厂用煤结构的调整周期及保证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2019年进口煤总量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可见:2019-2020年煤炭的供给量稳中有增,供给保障能力及效率将所增强。
二、看需求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期,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战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11月24日,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8-2019)》预测:2018年GDP增速为6.6%,2019年约为6.3%,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1.居民消费。首先,居民负债增加,据央行数据,10月份居民住户存款减少3347亿元,贷款增加了5636亿元,买房消耗大量存款。其次,1-10月CPI平均增速为2.1%,处在较高水平,居民消费受制约。最后,居民负债增加存款减少,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年初的10.1%下降至10月的8.6%。以当前居民消费结构预测,2019年居民消费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不会得到明显改善,估计全年CPI上涨2.4%,PPI上涨3.4%。
2.固定资产投资。首先,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增速继续下滑,房地产、基建遭遇“滑铁卢”,PPP项目大规模暂停;其次,储蓄下降最终导致投资下降,我国投资增速从28%已经下降至个位数,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仅为5.7%。“六稳政策”虽可抑制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局面,但疲软的态势难以根本扭转,预计2019年增速为5.9%,低于2018年水平,钢铁水泥建材化工行业煤炭需求下滑。
3.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13.35万亿元,增长7.9%,但贸易顺差收窄26.1%,出口比重下降。预计2019年外部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预计全年出口增速降为6.1%,进口增速为16.1%,贸易顺差为994亿美元,实现基本平衡。
(二)电力市场变革
1.火电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当前,煤机装机新增占比60%以上,据中电联《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8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非煤机装机新增占比为67%。《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末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内,仅比2018年增加0.8亿千瓦时,装机占比降至约55%。
2.特高压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9月3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12条特高压线路,开工时间在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合计输电能力为5700万千瓦,主要把西北、西南清洁能源外送至江苏、浙江等负荷中心,因此,将对2019年沿海煤炭市场带来下行压力。
(三)煤炭消费控制
一是控制总量,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煤炭消费控制在41亿吨内,煤炭消费年均下降0.8%,实现减煤3亿吨。二是控制电煤煤耗从平均水平320g/千瓦时降低到310/千瓦时以下。三是控制控制民用、工业用散煤,我国年散烧煤消耗7亿吨左右,其中工业用散煤主要用于工业小锅炉和小窑炉,总计约3.91亿吨,大概占散烧煤总量的52%,民用散煤量约2.3亿吨。中国煤控项目提出,到2020将散煤减少2亿吨。
综上,笔者认为,2019年全社会用电增速下降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煤炭消费需求疲软,需求增加收窄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大部分时间煤炭市场价格在绿色区间内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三、煤电双方如何做?
(一)煤企
针对以上煤炭形势,建议煤企提前设点布局,开拓中西部地区市场,同时与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着眼长远利益,在2019年合同签订中进一步提高长协比例,防范煤炭市场风险。
(二)下游企业
当前电企经营虽有好转,但火电板块亏损面仍在50%以上,控本仍是关键,电企应该提高年度长协煤炭采购比例,适时安排现货采购量。在进口煤受限的情况下,对受到影响的电厂,应及时寻找新的煤源进行补充,确保相应电厂供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