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汽车是氢能规模利用重要场景

——访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军



2018-09-06 10:49:02 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 邓恢平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氢燃料汽车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各方投资也相继进入该领域,公众对氢能的认识也慢慢完整、深入,氢能利用正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氢能就会像传统化石能源一样进入千家万户。近日,中国电力报记者就氢产业上游发展状况等问题专访了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丰业”)董事长王德军。

中国电力报:我国大规模使用氢气的领域主要有哪些?每年国内的氢气需求量有多大?主要靠哪些制氢方式供给?

王德军:主要有以下五个领域:一是天然气掺氢,目前掺氢量可以达到5%~6%,理论值可达到20%,国外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国内仍处于实验阶段,预计1~2年内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二是氢燃料汽车,这一领域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对氢气的需求量十分可观;三是化工厂中使用;四是发电厂氢冷技术,目前30万千瓦以上机组普遍使用氢冷技术,需要大量氢气;五是和二氧化碳制成合成天然气,可用做燃料。

国内每年的氢气消费量约为2000万吨,其中水电解制氢供给了5%的需求。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哪些领域的需求潜力较大?

王德军:目前氢气需求量最大的领域仍然是传统工业领域,新兴领域则主要是氢燃料汽车领域,汽车产业是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一旦我国氢燃料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规模,开始真正把氢气作为一种常见交通燃料,那时对氢气的需求肯定是十分巨大且稳定的需求。

中国电力报:水电解制氢的经济性如何?主要的成本包括哪些?现有规模化制氢技术各有哪些优劣?

王德军:水电制氢最主要的成本是电费,电费成本占80%,设备成本小于10%,目前技术生产每立方米氢气大约耗电4~5千瓦时。0.2元是水电解制氢的一个门槛,如果电费水平低于0.2元,那么水电解制氢就完全可以作为规模化生产氢气的一种重要方式。

现有制氢技术主要有煤制氢、光解制氢、工业副产氢等,其中光解制氢最环保,但是目前技术仍不成熟。煤制氢成本最低,生产每立方米氢气成本只需0.7~0.8元,但是环境污染较大。工业副产氢的成本约为1~2元每立方米,但是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没有钢铁厂等具备生产工业副产氢的地区不能实现。水电制氢则使用范围广,只有有电的地方都能生产氢气。

相对而言,水电解制氢虽然目前成本比较高,但是随着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电解制氢耗电量高等技术瓶颈的逐步突破,一旦社会像购买汽油、天然气一样购买氢气,那么水电解制氢不失为解决我国新能源消纳和提高火电利用小时数的一种有效方式。

中国电力报:国产水电解制氢设备与进口设备是否存在差距?中电丰业在技术研发上做了哪些工作?

王德军:进口设备主要的优势是耗电量低、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国产设备主要的优势是产氢量大,由于国内客户对氢气的需求量往往较大,所以国产设备的电解槽要比国外设计得更大,这样同样时间的制氢量要更多。

中电丰业一直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批知名院所保持紧密合作,通过借助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国产水电解制氢设备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实际上目前进口设备的性能中电丰业也能做到,但是由于进口设备往往价格太高,因此并不符合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

中国电力报:此前有媒体提到,21世纪是氢时代,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您认为进入氢时代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王德军:当前我国氢能利用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加速期,相信10年之后,氢气将会和天然气石油一样,成为社会用能的一部分,这因该是氢时代的一个标志。

就氢能源产业来说,目前技术和应用最成熟的是产业上游,也就是制氢,制氢技术在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基本成熟。而产业中游———储氢、运氢,产业下游———用氢仍然属于薄弱环节,要进入氢时代,还需要有关各方从多方面促进其发展。

一是要给予氢能发展有利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等;二是要不断技术创新,让储氢、运氢、用氢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三是要完善相关标准,保障氢能利用的安全性;四是要公众用能观念的转变,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氢能规模利用,新能源汽车,氢燃料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