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黄润秋:打赢蓝天保卫战 严守生态红线

2018-03-12 14:29:29 新华网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10日上午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润秋出席记者会并回答提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月10日8:45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回答记者提问。他们分别是:环保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润秋;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环保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黄润秋就目前的环境治理形势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问题答记者问。以下为实录。

人民日报社记者

我想向黄润秋委员提问。去年我们很多人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身边的空气质量在逐步的变好,出现蓝天的日子在显著增多,说明我们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近期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等地又出现污染天气的反复,有公众担心我们的蓝天是否能够得到持续。所以,请问黄委员,您如何看待目前的环境治理形势,以及您对于保障蓝天的持续性有何建议?谢谢。

黄润秋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很高兴今天第一个回答问题。自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入冬以来,我们在座各位普遍感受到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好了,蓝天白云多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强了。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我们重点地区PM2.5是下降了30%以上,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了一半。我还有几个具体数据,比如京津冀近五年PM2.5的下降幅度是39.6%,北京市下降了34.3%,北京PM2.5也达到58微克/立方米,应该说目标已经彻底实现了。

从全国来看,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下降幅度达到了22.7%,我们所拟定的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目标全面实现。当然这里的改善,2017年的幅度是最大的。2017年我们采取了哪些强化措施呢?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对京津冀“2+26”个城市,总共28个城市进行了燃煤替代和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工作。第二方面,我们对“2+26”个城市进行了强化的环保督查,进一步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应该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治理局面基本形成,所以京津冀的改善幅度是比较大的。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当前大气治理的形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我认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仍然还处在负重爬坡,还不是负重前行,我用的是负重爬坡、任重道远这个阶段,怎么说呢?一方面,我们措施下去了,效果见到了,蓝天白云多了,说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方子是正确的,但是这里有人努力,也有天帮忙,根据这段时间科学评估,天帮忙的成份占了30%,所以主要还是人努力,占70%。另一方面,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应该说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善的力度还是有限的,改善的程度现在还是量变,远远还没有达到质变的阶段。

刚才这位记者提问近期污染天气有一些卷土重来,因为我们改善的成果还比较脆弱,所以免不了在一些极端不利的天气情况下,比如静稳的天气、高湿的天气,重污染天气还会卷土重来。

从全世界治理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和自身的规律。就拿英国来说,1952年伦敦的“烟雾事件”以后,英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也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才得到根本的好转。记者朋友们,我们现在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只有29%,所以我们国家大气污染治理仍然是任重道远,来不得半点松懈,容不得半点的懈怠。当前国家也在制定到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是在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一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京津冀也好,别的一些地区也好,污染之所以重,来源还是排放,排放还是来自于产业结构。京津冀“2+26”个城市国土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但是3%的面积上排放着我们国家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我们要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还是一句空话。二是能源结构,我们还是要改变偏煤的能源结构,京津冀地方不大,但是单位面积、煤炭的消耗是全国的五到六倍,所以要坚持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下来。另外在北京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要稳步推进。三是交通运输结构。我们现在相当多的大部分物料运输是通过公路运输的、通过重卡,我们要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同时对重卡的超标排放要严加管控,当然大气污染治理还得有区域的联防联控,因为它是相互影响的。另外还靠我们广大社会群体的普遍参与,只有我们大家一起来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的蓝天白云才能常在。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黄委员。去年,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被通报,有上百人被问责,也引起了境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环保部正在划定一条全国生态保护线。我想请问黄委员,这条红线是怎么划分的?您认为这条红线能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度出现吗?这条红线是否能保住我们的绿水青山?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关心。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生态红线是怎么划的?按照我们国家的总体功能区规划,我们的国土空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城市空间,就是给我们大家居住生活和生产制造的。第二类叫农业空间,是给我们提供农产品的,解决我们吃的问题。第三类是生态空间,生态空间一方面要给我们提供生态产品,比如说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大自然。另一方面生态空间也是我们的朋友动物植物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毕竟地球上不能只有人,我们和自然是一个和谐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们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空间大概占我们国土面积40%左右,这40%的生态空间里,还有一些区域要么是特别重要,要么是特别敏感,比如说保存得非常好的森林、草原、湿地,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还有一些水土流失非常敏感的地方,这些地区对我们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国家的生态安全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它们保护起来。所以我们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把生态空间里面这么一些特殊重要的部位用一根线把它圈起来,形成受保护的区域,这条线就叫生态红线,它是一个生态安全的保障线。通俗一点说,生态红线就像我们老百姓家里的菜园子,它是国家的菜园子,是给我们大家提供生态产品的地方,是我们的一些邻居朋友野生动物他们栖息必不可少的地方,所以要严加看管和保护,菜园子是不能瞎折腾的,所以我们禁止开发区来进行管控。当然它也不是无人区,我们不能搞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和工程开发。去年1月份,中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出台以后,在环保部、发改委以及12个相关部委的指导下,经过国务院批准,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的15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划定了第一批生态红线,划定面积占这15个省的25%,也就是说这15个省里有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将会受到生态红线的保护。今年,我们还要划剩下的16个省市。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的第二个问题,对祁连山这样的自然保护区,下一步进一步的保护是不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真是问的好不如问的巧。因为,中央去年严肃查处了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我在这之前参加了甘肃省的中央环保督查,我很有幸作为其中一员,也到了祁连山腹地,我把我平时不怎么发微信朋友圈,但是我那天从祁连山腹地考察出来以后写了一段话,我给大家念一下,描述了我当时看到以后当天的心理状态。今冬至,零下有十余度,顶扑面寒风,入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至3600米。一路见大小海支,高山草甸、雪地冰川,景观壮美,但也沟壑纵横、山体破碎、伤痕累累,加之风化强烈,环境极为脆弱。此地,理当严加保护,杜绝各类人类活动之扰动,以维护自然生态之延续。然,所见不尽如人意,修道路、挖坡地、截水流,植被破坏、海之断流、泥石流频现,实乃不该有。如忉寒风中,归途已幕黑,心情难平静。这就是我当天看到之后的情况,我认为生态红线肯定对祁连山这样一些破坏行为又多加了一个制度保障,我想更重要的是,它不管是对祁连山这样一些有法律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多了一道制度的屏障,更重要的是,它对那些不是自然保护区但是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制度保障作用,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谢谢。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