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推进综合能源服务 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率

2018-03-07 08:36:43 亮报   作者: 王靖  

蓝闽波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此,我国将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能源发展战略,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全面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开展全社会范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全链条系统优化,是对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能源革命的积极响应。

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模式是以能源生产和消费整个链条的协同优化为基础,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统筹优化的目标,并利用能源输送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平台以及信息和增值服务,实现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交换与互动,满足绿色生态、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等多目标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均根据国情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战略,国外大型能源企业和服务商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差异化的综合能源服务。为推动国内能源体系的升级改造和产业变革,国务院及各部委、能源局均出台了大量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其内容涵盖分布式发电、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微网、热电联产等多个方面,但对于覆盖整个能源生产消费链条的综合能源服务尚未有系统性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国内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然而,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现象,包括电网公司、发电企业、服务公司和技术公司等多个部门。例如,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在世博B片区投资并建设的央企总部能源中心,就是利用高智能园区能源互联系统,在实现供能安全可靠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综合能源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相比传统供能,综合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做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能源服务以实现能源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的系统优化为目标,以电力供应为基础,面向多种能源种类,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实现统筹优化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二是通过能源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换代。综合能源服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市场化的运营带来大量能源科技创新和能源应用示范,促进先进储能、高温超导等大量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同时,能源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会促进能源大数据的应用开发和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三是通过多种能源形式的优化方案,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将传统的供电业务提升为综合服务模式,有效整合能效服务,在完成客户“1”个安全经济供电方案的同时,实现包括能效诊断、节能改造、运行托管等在内的“N”个能源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对环境及经济效益的需求,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做到整体营商环境优化改善。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目前在国内尚未“由点及面”全面展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能源行业还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运转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形成对多种商业模式的制约,影响市场的推广;二是各类能源企业性质多元、主体分散、发展不均衡,亟需政府予以统筹协调;三是缺乏对各种能源供应方式、公用事业服务的跨平台标准体系,影响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的纵深推进;四是各能源行业之间数据共享、融合困难,难以形成全面的数据共享,影响能源生产和利用在更高层面的优化。

为此,我建议从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率。一是加强行业整体的政策扶持,促进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以鼓励综合能源优化、促进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广以电为基础的“1+N”能源服务模式,政府、能源客户、设备厂商、能源服务公司和电网企业充分协调,配合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不同主体参与,构建利益共同体生态圈,形成行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全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变革。二是促进跨行业的规范统一,实现跨平台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综合能源生产、供应的公用事业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设,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产业升级和优化,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统一的综合能源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系统级的能源互联网。由政府部门和重要能源企业牵头,通过大云物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服务业务的融合,开展城市能源互联信息平台的建设,汇聚并贯通能源流、信息流和产业流,形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信息土壤。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能源经济,综合能源服务,社会能源利用率,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