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交了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绿色出行”。
该提案指出,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从政府示范运营起步,到不断向私人购车靠拢的蓄势阶段,市场已从导入期迈向快速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电动化转型的新时代。在政府和车企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依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相并行的,是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不过,充电基础设施能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一直都是用户是购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随着电动车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充电桩建设和服务却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
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72.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约80.1万辆。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这一数字,距离我国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万个充电桩(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该提案指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场地难。国内小区普遍车位紧张,专用停车位更加稀缺。而小区私人充电桩建设要和专用停车位管理配套。公共充电车位和私人充电车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燃油车占用现象。同时,换电站建设相比充电桩建设审批,市区场地审批难度更大。
二是扩容难。由于已建小区的供电增容所需费用较大,私人充电桩安装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也需要各方尽快去推动解决。
三是协调难。充电桩的建设需协调电力公司、物业公司、充电桩安装公司与城管等多方面的机构,存在着协调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四是管理难。车桩生产企业众多,运营商平台费用结算互联互通的水平比较低。同时由于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到位,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少故障和僵尸桩。
就上述发展难题,徐和谊提出了加快基础充电设施建设的提案建议。
一是建议动态规划和布局充电设施建设蓝图。包括:
1.加快研发先进的充电技术。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以跟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奏。
2.做好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升级。电网企业按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建设和运维由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并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建设投资可根据相关政策申请补贴与专项建设基金支持。
3.进一步编制、完善新建居民住宅、公建配套停车场(库)建设规范、标准,科学估算车库、车棚负荷需求,并据此提高配套供电设施设计标准,为新建小区预留充电设施、管线桥架、配电设施、电表箱安装位置及用地。
二是建议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协调政府各部门,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作为政府专项工作,由发展改革(能源)、工信部牵头,设立专门的联席协调办公机构,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三是建议加快充电运营服务费用规范化及后台结算系统联通。
由行业机构推动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统一信息交换协议,有效整合不同企业和不同城市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特别是费用结算系统的互联互通,真正方便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四是建议对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场地报批、资金支持等。
目前充电设施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还比较弱,必须通过创新促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充换电的新业态给予政策支持,对城区充换电设施建设用地的审批予以支持,并根据实际予以资金支持。特别是“换电服务”,换电的核心就是“换”和“共享”,商业模式为“车电分离+电池租赁+套餐计费+互惠共赢”,可以实现车辆全域无间续航,让电池得到全面的管理,使电池价格做全局的价值共享,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商业模式。
该提案还指出,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必须优先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车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