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工业生产稳定向好,房地产投资持续增加,煤炭需求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也带动了煤炭价格上涨。在煤炭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之际,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座谈会,提出要推行电煤直购直销。
打造中长期合同的升级版
“对于煤电双方来讲,通过直购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保障供应,对于全社会来讲,也有利于降低煤价,让煤价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座谈会上表示,直接交易具体说就是直购直销,建立一个煤电上下游双赢、协同发展的格局。
而实际上,早在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并明确提出鼓励煤炭直销。
“往年虽然煤电双方都会签订中长期合同,但合同一般都是‘定量不定价’,在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双方兑现率一直不是很理想。这两年,在有关部门新出台的政策约束下,煤电双方履约率不断提高,整体运行情况比较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
连维良指出,直购直销不仅要做到中长协直购直销,现货部分和短协部分也要做到直购直销,因为现在所谓的高煤价就是现货部分的高煤价。
对此,邢雷认为,通过提高直购直销的煤炭比例,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减少市场煤的份额,可以打击市场上的捂盘惜售行为,挤压中间环节的成本,降低贸易成本,从而促使煤炭价格稳定运行。
运力保障成为重要一环
“目前来看,除了进口煤以外,整个市场当中年度长协合同煤占比在35%左右,月度长协合同煤占比在40%左右,市场煤占比在20%左右。”邢雷介绍。
邢雷认为,直购直销压缩的空间主要在占比20%左右的现货煤,这一部分涉及众多的中小煤矿、中小终端用户以及贸易商,而由于煤炭产销的区域性、结构性等特点,这部分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可行性较低。
邢雷表示,在需求旺季,直购直销主要还是在于实施。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签订和严格履行煤炭中长期合同的通知》,加上即将要实行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采集中长期合同履行数据等政策,煤电双方长协合同履约率将会有保障,而关键的一环在于煤炭运输。
去年取暖季,煤炭铁路运力不足问题凸显,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副局长郭玉华在去年12月表示,前几年大宗货物运输低迷,中国铁路总公司在车皮及通道上向客运及零散白货等倾斜,一定程度上导致煤炭运输能力不够充分。虽然今年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今年环渤海港口煤炭汽车集港被禁止,部分动力煤将转向铁路运输,导致今年冬季需求旺季铁路运输需求将增加。
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强化运力保障,具体来说,就是由两方合同向三方合同发展,成为产运需三方合同。另外,2018年中长协将主要突出产运需三方合同。
煤价波动幅度或收窄
在宏观调控预期加强的背景下,一方面上游煤矿维持较高的长协合同兑现水平,另一方面下游电厂保持较高库存水平,电厂对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明显下降,使得沿海市场“分歧”加大,前期囤货的贸易商近期出货意愿明显增强,各主流煤种成交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三期下跌,累计每吨下降4元。最新一期CCTD现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报收于每吨618元,比上期每吨下降3元,5000大卡煤种价格报收于每吨603元,比上期每吨下降4元。
此外,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表示,随着阶段性影响因素的消失,上游煤矿供应在11月后或有一定的释放。同时,下游消费减量政策将在11月基本落地,散煤治理与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行业的错峰和限停产措施将减少动力煤月度销量2000万吨以上,市场供求情况将从短缺转向宽平衡,预计市场价格11月开始将明显回落。
“不过从大环境来看,宏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而且行业整体的负债率依然较高。今年三季度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企业负债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而随着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等制度的落地,未来淡旺季价格波动幅度也会有所收窄,整体煤炭价格依然会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张飞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