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氏光伏总裁李海德(Andreas Liebheit)
近日,全球最大的光伏导电银浆供应商——贺利氏光伏总裁李海德(Andreas Liebheit)接受了凤凰财经专访。
贺利氏是“世界五百强公司”,也是一家家族企业,公司已经传承166年,总部位于德国哈瑙。它的产品组合极为丰富,涵盖了从组件到集成材料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钢铁、电子、化工、汽车和通信等行业。作为光伏行业的技术领导者,贺利氏占有全球第一的导电浆料市场份额。
今年中国光伏业增长或达35% 对中国光伏业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谈及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李海德信心满满,“就像很多国家和政府一样,中国光伏的发展速度和势头已经远远超过预期,随着光伏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今年光伏业增长达到35%的可观增长幅度,另外,由于发展光伏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发展光伏业可以缓解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可能解决能源需求的巨大挑战,能够发展中国本土产业,所以,发展光伏是势在必行。”
随之,他举例说,“比如,中国当初制定十三五计划时,预计光伏装机容量是120吉瓦(注:吉瓦是功率单位,单位为Gw),但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三到四年以后的装机指标,因此,有消息称,政府可能将装机容量指标提高到200吉瓦,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是一个大利好。”
而在今年“2017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期间,李海德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光伏市场今年仍处在“牛市”格局。
他认为,从过去几年看,几乎每年对光伏市场发展的预测都显得过于保守,例如去年年初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会在60-65吉瓦,但最终完成了72吉瓦。今年的预测是70个吉瓦,但现在已经出现79-85吉瓦的预测。基于一些分析报告,他个人相信今年甚至可以完成95吉瓦。
借一带一路春风 与合作伙伴共同布局
5月14日至16日,北京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BRI)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发起了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带动欧亚非三大洲相关国家的发展。中国提出的BRI将重心放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是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最主要来源。
另据最近一项政府报告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融资除外)大约有三分之一均流入能源领域。
作为光伏发电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李海德称,贺利氏已经与多个商业合作伙伴一起布局,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有所作为,“我们有很多中国的商业合作伙伴,其实已经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始建设,比如说印度、阿拉伯国家中的阿联酋等,一些光伏项目开始建设、像土耳其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我们与这些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太阳能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共同发展,比如重要的合作伙伴晶科能源。”
而据公开报道,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称,就电站投资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非常有潜力,比如巴基斯坦、缅甸、越南、印尼和泰国等,首先这些国家光照条件好,经济还处于高增长阶段,这些国家不产煤炭,火力发电成本较高,那光伏就更具成本优势。“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中企去当地投资更友好了。
与中国光伏企业不是对手 是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关系
一份资料显示,世界20强光伏企业中有14家是中国企业,在如此强大的中国企业面前,贺利氏是怎样面对竞争和发展的,对此,李海德的回答很有意思,“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些企业与我们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关系,是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关系”。
提及贺利氏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李海德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光伏大国,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中国的光伏业务,贺利氏光伏的全球总部设在上海,业务扩张非常快,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因此,贺利氏产能不停扩张,研发力量投入,因为中国市场和客户对浆料本土化要求比较多,在美国、欧洲的研发力量会进一步转移到中国。
“总体来说,我们在中国通过不断投资、不断的扩张团队支持业务蓬勃发展。”李海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