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环城水系河道防洪与生态景观设计

2012-05-17 15:15:49 河北水利   作者: 杨德春  

1.唐山市环城水系概况

唐山市区的主要河道有唐河、青龙河、李各庄河,主要承担市区防洪排水任务,通过对唐河、青龙河、李各庄河改造。新开凤凰河道、唐河水库引水工程等。形成了河河相连、河湖相通的环绕中心城区长约57km的环城水系,城市建成区总蓄水面积16.5km2,蓄水量1948万m3。

环城水系建设在注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的同时,更强调采取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河道的防洪功能,其中唐河断面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设汁流量为600m3/s,青龙河和李各庄河断面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设计流量分别为158m3/s、199m3/s。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主河槽为景观水面,两岸布置防洪堤。防洪堤与主河槽间为河滩地。

2.环城水系河道功能设计的多样性

随着唐山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市区河流已成为重要的开放空间,从而使市区河道具有防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多重功能。

从防洪功能看。水系河道具有满足设计洪水标准的行洪断面,能够安全泄洪,河道护岸、堤防结构满足防洪要求,并能防止河道冲刷淤积:从生态功能看,水系河道控制了上游水土流失,通过采取防渗措施、修建退水渠闸。使灌溉用水、景观用水、中水等水资源合理调配使用,生存于其中的物种也呈现出多样性:从景观功能看。水系河道具有临水性、亲水性和可及性,崇尚自然美,尽可能采用植物造景,保持河道自然成型,同时又强调景观个性特点、促进自然循环,实现了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3.环城水系中城市防洪和生态景观设计的结合点

3.1选择合理的河流走向

在河道设计中,常见做法是将河道拓宽、清淤、裁弯取直、修筑堤防,减少河道糙率。减小河道冲刷和淤积,增加泄洪能力,然而,在景观上却损害了河道的景观价值。环城水系河道在设计中,走向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不强求平直等宽,沿河布置了南湖、东湖、青龙湖,利用水流的分合,形成多座河心小岛,做到河流水系曲折变化,有聚有散。水系河道堤防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虽然河道的占地有所增加,但综合利用价值大幅度提升,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和用。

3.2选择合理的河道断面

为了满足洪水期泄洪要求,河道必须有较大的行洪断面,按景观方面的需求,在枯水期河道同时应有一定的水面宽度和水流深度环城水系河道断面设计采用复式断面,主槽蓄水滩地行洪,断面型式主要由直立式钢笳混凝土挡墙、平台栈道和生态斜坡组成滩地上层河岸型式主要考虑休闲要求,采用平台栈道和缓坡。

3.3优化河道护岸

为了防止洪水对河岸的冲刷,保证岸坡及防洪堤脚的稳定,最常见的方法是对河道的岸坡采用护岸工程保护,在城市河道设计中,护岸的优化设计更加侧重从生态景观的角度选择其型式。从生态角度考虑,护岸作为景观水体和陆地的交界区域,在河道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是水陆生态系统和水陆景观单元相互流动的通道,其次在水陆生态系统的流动中,护岸起着过渡作用,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再次,护岸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是水生、陆生等各种物种的栖息地环城水系河道的护岸分为自然护岸、生物护岸、柔性护岸和刚性护岸几种类型,设计中优化组合几种护岸形式满足了防洪及生态景观的多重要求,做到既保证河道的防洪安全,又促使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充分利用滩地

环城水系河道采用了复式断面,河道中的滩地既扩大了行洪断面,又为鸟类、两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人类的休闲提供了条件在河滩地种植植被,既使河滩免于水流冲刷,又美化河道。同时将休闲地、绿地设置于河滩地。增强了休闲时暇的亲水性。

3.5堤顶和堤背的处理

防洪堤的设置使城市免遭洪水的侵害,同时也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唐山市环城水系在设计中将堤顶加宽成滨河观光大道做到路堤结合,既便于城市交通,又利于汛期防汛抢险堤背坡采用缓于1:5的坡道与原地面相连,背面种植草皮,局部地段将堤背地面填高至堤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4.结语

唐山市环城水系河道设计中城市防洪与生态景观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唐山本土特色及丰富自然环境的河流水系,构筑了唐山“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使唐山成为一座城中有山、环城是水、山水相依、水绿交融的宜居生态城市。

作者简介:杨德春,男,汉族,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唐山市 环城 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