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0、31日,印度相继发生两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笔者认为这对中国的电力供应也有着警醒作用。 [详细]
印度大停电堪称人类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一次停电事故,整个电网瘫痪程度、波及的人口、停电的时间,以及对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都到了严重的程度,对印度社会的信心... [详细]
导 语
从印度当地时间7月30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开始,印度德里邦、哈利亚纳邦、中央邦、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北安查尔邦、北方邦等9个邦发生停电,逾3.7亿人受到影响。从当地时间7月31日13时左右开始,该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3个邦再次陷入电力瘫痪状态,全国近一半地区的供电出现中断,逾6亿人口受到影响。
但此次事件中DLF大楼由于采用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在此次停电事件中没有受到影响,凸显优势。
但此次事件中DLF大楼由于采用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在此次停电事件中没有受到影响,凸显优势。
最新资讯
问卷调查
印度能源行业资讯
专家观点
国网在行动
分布式在中国
事故经过
印度当地时间7月31日下午13点05分,在印度北部恢复供电数小时后,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印度东部、北部、东北部超过20个邦再次陷入电力瘫痪状态,印度全国近一半地区的供电出现中断,共影响供电负荷约50,000MW。超过6.7亿人口受到了停电的影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本次大停电事故是有史以来影响人口最广的一次电力系统事故。
印度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印度电力发展落后,虽然发电量世界排名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但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人均用电量世界排名较低,各地限电频繁,即使在首都新德里也经常拉闸限电,不少商店、旅馆及居民都自备小型柴油发电机以备应急之用。据统计,2011年,印度人口的25%(约为2.89亿人)仍没有用上电,在农村地区,这一数字将达到33%。
此次事故对国网的启示及措施建议
一是必须始终把电网安全放在首位。近年来,国际上大面积停电事故屡次发生,2009年发生的“11.10”巴西大停电,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危机引发大面积停限电,美国、韩国、智利大面积停电,以及今年发生的“7.30”印度大停电事故,无一例外不验证了大面积停电对现代社会的灾害性影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危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安全;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甚至是行业发展,都影响深远。探究这些大停电深层次原因,都存在过于强调市场化因素的原因,没有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次印度停电事故就是各个邦为了片面满足电力供应,牺牲了电网整体安全。
二是必须坚持调度一体化、输配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分析这些国际上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因为处理过程中协调环节过多,局部事故得不到及时控制,最终发展成为大面积停电。这次印度大停电的原因,也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印度国家电网公司掌握中央输电基础,配电由各个邦电力局和私营供电公司运行,电力系统集中运行管控能力严重不足,各个邦不听从电力负荷调动,私自从电网获取超额负荷的情况,造成各邦电网超负荷运行,最终整个电网崩溃。同时,印度实施的电力工业重组和改革进程,以及配电公司私有化及其对效益的追逐,造成政府补贴机制与电价体系间的恶性循环,电力公司严重亏损,电源建设以及配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印度一直面临着平均8%左右的电力缺口,用电高峰存在12%的供应缺口。此次印度“7.30”停电事件再一次验证,过度分散的电力规划、建设和调度运行体制,不利于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加快骨干电网建设。印度电网内部5个大区电网,仅北部和东北部电网交流同步互联,还没有形成全国联网(印度电力部长辛德在第一次停电发生后表示,2014年印度电网将全部实现互联互济,届时这种停电的情况不会再现)。一旦局部内部故障引发连锁反应,或者区域电网自身发电能力大幅减少后,彼此之间相互支援能力不足,发生大面积停电无法避免。从近年来美加“8.14”大停电、“11.10”巴西大停电等来看,共同的特征都是电网发展滞后,没有形成结构坚强、资源优势互补的坚强网架。从这次印度事故恢复情况来看,停电恢复期间由印度东部和西部陆续向北部运送电力,以及从不丹进口的电力也为印度北部地区恢复供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佐证了必须加大电网互联力度。
四是必须严格安全基础管理和细节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发、 输、变、配、用环节多、元件多,任何一条(台)线路、主变、机组甚至元器件故障,发生人员误操作、保护误动作,都可能引发大的电网事故。这些国际上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及深圳“4.10”停电事件,追根溯源都能发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继电保护等安全稳定装置不正确动作造成事故扩大等原始因素。
二是必须坚持调度一体化、输配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分析这些国际上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因为处理过程中协调环节过多,局部事故得不到及时控制,最终发展成为大面积停电。这次印度大停电的原因,也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印度国家电网公司掌握中央输电基础,配电由各个邦电力局和私营供电公司运行,电力系统集中运行管控能力严重不足,各个邦不听从电力负荷调动,私自从电网获取超额负荷的情况,造成各邦电网超负荷运行,最终整个电网崩溃。同时,印度实施的电力工业重组和改革进程,以及配电公司私有化及其对效益的追逐,造成政府补贴机制与电价体系间的恶性循环,电力公司严重亏损,电源建设以及配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印度一直面临着平均8%左右的电力缺口,用电高峰存在12%的供应缺口。此次印度“7.30”停电事件再一次验证,过度分散的电力规划、建设和调度运行体制,不利于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加快骨干电网建设。印度电网内部5个大区电网,仅北部和东北部电网交流同步互联,还没有形成全国联网(印度电力部长辛德在第一次停电发生后表示,2014年印度电网将全部实现互联互济,届时这种停电的情况不会再现)。一旦局部内部故障引发连锁反应,或者区域电网自身发电能力大幅减少后,彼此之间相互支援能力不足,发生大面积停电无法避免。从近年来美加“8.14”大停电、“11.10”巴西大停电等来看,共同的特征都是电网发展滞后,没有形成结构坚强、资源优势互补的坚强网架。从这次印度事故恢复情况来看,停电恢复期间由印度东部和西部陆续向北部运送电力,以及从不丹进口的电力也为印度北部地区恢复供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佐证了必须加大电网互联力度。
四是必须严格安全基础管理和细节控制。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发、 输、变、配、用环节多、元件多,任何一条(台)线路、主变、机组甚至元器件故障,发生人员误操作、保护误动作,都可能引发大的电网事故。这些国际上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及深圳“4.10”停电事件,追根溯源都能发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继电保护等安全稳定装置不正确动作造成事故扩大等原始因素。
分布式供电不受影响 凸显优势
虽然印度全国范围内停电,影响很大,但是DLF由于采用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在此次停电事件中没有受到影响。
DLF 10 号楼
DLF是印度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主要业务是开发居住,商用和零售建筑,以开发出租的独特业务方式盈利。此项目所在地叫葛冈城,离新德里很近,以众多的标志性建筑代表及良好的基础设施,矗立于哈里亚拉邦葛冈镇,紧邻德里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超过12 平方公里,共分5 期工程,为亚洲最大的私有制城镇。DLF 数码城(CYBER CITY)位于DLF 3 期,汇集微软、诺基亚、爱立信、渣打银行等世界五百强,区域总建筑面积超过180 万平方米,包括DLF 总部楼、10 号楼、5 号楼、14号楼、8 号楼、无极塔等十多幢顶级高楼。其中10 号楼、5号楼、14 号楼为世界上最大的冷热电联产(CCHP)典范。
DLF 6 号楼
在印度,大型电站的筹备期至少需要5 至10 年。DLF 通过采用分布式能源的方式在短期内解决了电力短缺的问题。能源中心采用小型燃气涡轮机和燃气内燃发电机发电,这样避免了电力输送损失,减少电站占地面积,大幅降低发电成本。DLF 率先在他们的商业和IT 楼盘项目建造了多个40 到50 兆瓦的燃气电站。其中两个电站在2009 年12 月之前已经开始使用,总装机容量为200 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