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既缺乏煤炭、石油所具有的重量、体积这样可测度、容易交易的载体,又难以确定为以无形为特征的新经济对象。对于新能源这种新型实践对象,积极进取的态度...[详细]
本书从中国新能源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索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突破以往将新能源作为一般产品对待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在本质上概括新能...[详细]
本书的作者吴曜圻先生曾在西藏潜心进行太阳能利用与研究十多年。近十年,对太阳能收集、储存、利用享有开创性的成果,是一位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新能源专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他在本著中提出的关于如何全面系统地认识新能源,如何建立新能源。[详细]
吴曜圻先生曾在西藏潜心进行太阳能利用与研究达十年之久,对太阳能收集、储存、利用有开创性的成果,在我国太阳能利用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吴曜圻先生是一位办事认真负责、有强烈创新思维的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将哲学、数学、工程学相融合。[详细]
本著有几大特点:1 有思想。看得出作者是投入了很深功夫的,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观点或见解;2 跨度大。其论述跨越了哲学层次的思维模式、科学层次的描述模式和实践层次的操作模式,每个层次都不只是涉及而已,更有了实在的分析,使得内容显得十分充实。[详细]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遇到的认识分歧、成本过高、产能过剩、利益绑架、战略摇摆等问题,用一般的思维模式很难提出整体解决方案。本书作者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在哲学与思维表达工具方面进行了突破,针对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创业开拓人士在新能源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流程,以及判断目标是否可达到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还提供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项目、产业系统建设模式与操作模板。本书的重要特征是采用象形运算工具表达新能源实践流程,让难题说得清,目标做得到。这是作者以生命为知识源泉,以解决原子核与基因(育)层次的问题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