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陆婉珍(1924.9.29-2015.11.17),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塘沽;1946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化学系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后学位;1953-1955年,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研究员;1956-1964年,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分析室主任;1965-1985年,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84-1989年,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1985-1991年,石油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自198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15年11月17日去世。
陆婉珍,我国石油分析领域的开拓者,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领路人。她于60年代,在中国较早地开始核磁共振在石油及其他助剂的分析研究工作,曾多次为炼油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第一代钝化剂的研制及水处理剂的研制,都是在她的领导下根据核磁共振分析结果逐渐开展并完成的,获得了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中国水资源缺乏,炼厂冷却水用量极大,水处理技术一直为石化工业所重视。他们对水处理技术做了很多改进,针对各地不同的水质进行处理,大大减少了用水量。在石化领域内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炼油及化工设备大部都能长期、稳定、安全、满负荷运转,获得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读书深造,为祖国效力奠基
陆婉珍1924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上海市(原江苏省川沙县)。陆婉珍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他的一言一行对年幼的陆婉珍产生了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受过良好的高中师范教育,知书达理;祖母天性善良,性格温婉,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性,对孩子十分慈爱,陆婉珍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和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德,使她终身受益。
1942年夏,陆婉珍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陆婉珍在这里幸运地遇上了杜长明、张江树、倪则埙、赵廷炳、高济宇等学界一流的老师,以及从国外归来的年轻学者时钧老师,这些名师的启发与训导使陆婉珍奠定了扎实的化学和化工功底,还使她接触到了学术领域前沿的课题,引发了她对化学科研事业的早期兴趣。抗战时期的重庆中央大学,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受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42级化工班的莘莘学子在科学专业知识方面打下了异常扎实的基础,在工程技术方面也受到了非常严格的训练。加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奋斗,在日后的求学和工作中,这个班级的同学都非常出色,有四位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楼南泉、陆婉珍、梁晓天。
1947年初,23岁的陆婉珍作出了一个让家人十分震惊的抉择,她不顾家人和亲友们的良言相劝,执意只身一人赴美国求学。好在父亲眼界开阔,没有拦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一直疼爱陆婉珍的祖母,在老人眼里美国是那样的遥远。
在美国,陆婉珍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于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在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在美国期间,陆婉珍有幸聆听了气相色谱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马丁(A.J.P. Martin)教授的学术报告,马丁从液—液色谱到气—液色谱的研发历程让陆婉珍深深懂得,科学研究工作既长又苦,而且一项研究成果很可能要过很久才会体现出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陆婉珍对企业研发有了深入了解。企业为获取高额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开发出新产品,研发的产品不仅要紧贴市场需求,还要重视个性化产品的开发。美国企业对产品品牌以及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给陆婉珍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些理念在美国学校里是很难学到的,但对陆婉珍回国后的工作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陆婉珍一直认为这是她留学美国八年最大的收获。陆婉珍苦读深造,为祖国的石油分析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拓创新,为石油分析贡献
陆婉珍热爱祖国,1955年10月,她与丈夫闵恩泽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克服重重困难辗转香港回到祖国。1955年底,陆婉珍被分配至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具体负责油品分析研究室的筹建工作。从那时起的半个多世纪里,陆婉珍便一直从事与炼油和化工有关的分析工作。随着筹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陆婉珍逐渐认识到,她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对石化产品及各种催化剂、添加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平台,这需要延揽高素质的人才和引进高水平的仪器设备,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效的分析方法。于是,陆婉珍千方百计从人员培养、仪器购置、项目安排等诸多方面同时入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成门类较为齐全、人员配套完整的分析研究室。
根据学科和任务情况,陆婉珍在石油分析研究室内相继组建了原油评价、重油组成、轻油组成、气体组成、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等课题组,搭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油品分析技术平台。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分析研究面向经济建设和分析为工艺和生产服务的思想指导下,该平台在喷气燃料会战、配合“五朵金花”炼油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原油加工方案的制定等重大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这些技术的顺利完成和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世纪60年代,陆婉珍亲自参加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的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开工和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在抚顺开工,主持分析工作。她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发现并解决了我国第一套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开工期间遇到的重大产品质量问题,为装置的顺利投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她主持编制了《近代仪器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重整分析方法汇编》和《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著作。
由于石油化工样品的特点,气相色谱技术从一诞生就与石油工业有了不解之缘。1979年,国外发表的一篇制作石英毛细管柱的报道,引起了陆婉珍的高度关注。与传统的玻璃色谱柱相比,石英色谱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多年的色谱研发工作经历让陆婉珍意识到,这是一项有前途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将会给色谱技术带来一场重大技术革新。1979年5月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俞惟乐研究员去西德参加国际第三届毛细管色谱会,带回了一段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给陆婉珍看。这根实实在在的小柱试样让陆婉珍感受到石英毛细管柱的时代已经到来,必须组织我国的科研人员基于自己的技术实力研发这种色谱柱。1980年,陆婉珍带领科研人员在我国首次开发出了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这是我国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后,针对复杂炼厂气和汽油中不同烃类组成,她又指导研究生研制出了多孔层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为我国重大新型炼油工艺的开发及时准确地提供了分析数据。
原油评价是石油炼制加工流程研究的“龙头”,是炼油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其位置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陆婉珍长期主持我国原油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原油评价体系,并对我国发现的各种原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价,组织汇编了8册《中国原油评价》。这些系统、完整的评价数据为合理利用我国原油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结合原油评价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她指导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了具有前瞻性和实际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对于原油及其馏分油中的非碳氢元素定量分析问题,成功研制出电量法测定硫、氮、氯、水、盐和痕量砷的分析技术,为工艺过程的控制作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各大炼厂得到推广应用,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其中的不少方法都具有创新性,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1991年9月11日,国际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学术会议暨展览会(Interpec China 91)在北京召开,这是中石化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500多名著名的中外学者、专家与会,陆婉珍受邀作了题为“Evaluation of Chinese Crudes(中国原油评价)”的报告,系统回顾、总结了中国原油评价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和成绩,尤其介绍了我国新疆原油资源情况及其性质特点,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肯定。在这次会议上,陆婉珍自豪地告诉国外友人,中国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已经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和性质分析方法,其中不少方法都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年的年底,陆婉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结合石油化工中各类添加剂及助剂的需求,陆婉珍综合应用各种分析仪器研究其组成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为解决渣油催化裂化中重金属污染催化剂引起的中毒问题,她担任金属钝化剂矩阵组的协调人,从组成及结构出发,协调钝化剂的研制、评定、工业生产、质量控制、推广工业应用和售后服务,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培养人才,为分析发展持续
她曾先后培养了一批批硕士生和博士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她要求他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
某学生因作风问题被石科院开除。眼看就要博士毕业了,同学们为之惋惜。陆婉珍说:“凡事要有原则,踩了地雷就要被炸,没踩着怎么都好说。”一同学分辩:“现在社会上犯这种错的人多了,不至于受这么重的处罚。”陆婉珍正色道:“怎么能这样说?普遍存在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就像‘非典’,你能因为它流行就说它是好的么?”这是2004年春天,“非典”肆虐。女博士生吴艳萍高烧不退,害怕被隔离,把自己锁在宿舍里偷着吃药。别人见状,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敢靠近。八十高龄的陆婉珍打来电话:“艳萍,我这就给你送西瓜去!”吴艳萍强烈制止,几近哀求,她才没有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越过艰难就是胜利”,这是从荒蛮之所走进一片新天地的陆婉珍的切身经验,她也这样教育她的学生们。济南炼油厂的吴艳萍考上陆婉珍博士研究生的时候,已为人母,家庭要照料,厂里工作也要完成,从济南到北京,一月要跑好几次。她参与的近红外分析高分子的研究偏又遇到了难题,小吴吃不消了,愁眉苦脸去找导师:“这么难,我做不了了。”陆婉珍拉她上街散心,“正因为难,才要研究,知道怎么做就不叫研究了。” 随后,陆婉珍与济南炼油厂取得联系,通过厂方与石科院联合开设课题的方式,让她边工作边研究。吴艳萍的课题很快有了进展。“办法总比困难多”,已成长为济南炼油厂技术处处长的吴艳萍这样说。从陆婉珍学生们的口中,我听到最多的也是这句话。
陆婉珍院士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要想成功,必须抛却功利心。不论做学问、做人,都不要太功利,不要太浮躁,要顺其自然,从点滴做起,功夫到了,自然会积涓流以成大海。”“年轻人要懂得宽容,与人交往时要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团结别人,融入集体,共同努力。”宽容、豁达、有原则、有远见、淡泊名利,正是她这些优秀的品质,把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为我国分析领域的创新持续发展储备了出色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