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杭州泵浦循环水系统高效节能技术

——推广建议



2017-01-16 16:11:47 能源思考11月刊   作者: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3亿吨,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排放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技术节能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破解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履行节能减排责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际社会都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迎来了广阔的空间。

循环水系统是用热交换的形式,降低生产工艺(设备)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是工业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央空调冷却、冷冻循环水系统等。循环水系统广泛配置在化工、冶金、热电行业及民用公共设施中,用电量占国民经济发电量近8%,占工业经济用电量的近11%。

我国目前循环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循环水系统设计工况与企业工艺要求不匹配,绝大部分循环水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出现高功耗现象。二是循环水系统运行效率不高。据统计,我国循环水系统设备效率比发达国家低5%,系统运行效率低10%,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三是循环水系统运行管理手段粗放。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配套现象,管理制度及能耗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健全。这些问题造成目前各类循环水系统水、电能严重浪费,循环水系统能效提升具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有单一变频节能技术、水轮机技术、叶轮切割技术,提高了循环水系统效率,但均是局部设备改进,循环水系统节能潜力尚未完全挖掘,所以发展循环水系统高效系统节能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循环水系统高效节能技术将有利于解决循环水系统用能量大、能效水平低的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节能工作高度重视。一是节能考核要求严格,我国于"十一五"期间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计划,将节能指标分解到各企业,并进行考核。二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开始发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到目前为止已发布8批、共699项高效节能技术,工信部于2012年在钢铁、石化、有色等11个行业筛选出600余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科技部也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大力推广节能技术。三是推动重点节能工程,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四是国家大力支持节能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提出对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获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即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头三年免税,后三年减半征收。2010年财政部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给予适当奖励。

2016年7月2日,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清洁能源技术评估与推广平台(简称TAD)"选择杭州泵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循环水高效节能技术进行评估与推广。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原国家经贸委节能司司长、原发改委能源局巡视员白荣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智慧,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领域技术总顾问翟永平,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大中华区总工程师陈晓华6位专家参加了此次评估。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名誉理事会副主席傅成玉也全程出席了活动,并作了开幕与总结发言。

会议听取了杭州泵浦总工程师、专利技术发明人范昌海先生、技术部经理杨庆坤先生对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循环水系统高效节能技术的介绍,以及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胡伟军先生,河南濮阳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东兆对该技术在其公司应用情况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专家对所介绍的循环水系统高效节能技术先进性、市场潜力、政策环境和健康安全环保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估(评估报告另发),还就循环水高效节能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国家与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用能的源头控制,抓好技术节能。目前国家政策侧重于末端治理,污染一旦产生,治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在用电的源头节约一度电,就可以在发电的源头节约相当于3度电的煤炭消耗。抓好节能技术会提升能效,降低能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带来长久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是高度重视节能技术的筛选和推广。目前节能技术的筛选主要依靠专家评审,政府应组织研究制定科学严谨的节能技术评估方法,筛选高效节能技术。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大量的节能技术,推广效果并不乐观,后期应跟踪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解决方案,将技术推广抓到实处。

三是革新节能项目财政补贴政策。目前节能项目的补贴政策存在多重乱象,虚报骗补问题严重,不能实质性的解决节能技术推广问题,节能技术应主要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政府可考虑取消节能项目补贴,借鉴瑞士的做法,对节能潜力评估项目给与补贴,引导高效节能技术市场推广。

四是培育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创新节能项目投融资机制。节能项目存在面大量广,单个项目规模较小的特征,政府可以鼓励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利用PCDM(规划方案下清洁发展机制)、PE投资等方式,打包节能项目,提升银行贷款成功率,减少投融资风险,促进投融资,推动节能项目做大做好。

五是加快更新行业相关标准,促进技术进步。我国行业相关标准更新比较慢,现有标准门槛较低,政府应组织加快更新行业技术、能耗标准,新上项目应该依据新的行业技术标准,系统更新改造也需要以新标准做指南,通过提升标准倒逼技术水平提升,促进技术进步。

六是加强招投标过程的监督管理。现行招投标制度存在许多"人情漏洞",由此导致许多不公平甚至腐败现象,应加快建立招投标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实现招投标过程的公平性。

二、 对相关行业的建议

一是集成优化单一技术,制定系统整体的解决方案。目前循环水系统更新改造主要针对于单一设备与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彻底解决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杭州泵浦公司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是应注重循环水系统冷却量的季节特征。循环水一年春夏秋冬所需冷却量不同,装置负荷有高有低,改造过程应注重泵的组合匹配,促使循环水系统在大部分运行时间处于高效状态,有助于减少年度用电量。

三是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实现系统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时采集数据,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客户,逐渐将业务拓展到维修、保养等后期服务。

四是推动节能项目实现"三可",节能项目应参照温室气体排放"三可"规定,做到可测量(Measureable),可报告(Reportable),可检验(Verifiable),提高节能项目的透明度,这有助于技术推广,提升银行贷款和投融资的成功率。

五是宣传循环水系统整体节能的理念。利用行业的力量,宣传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潜力与系统整体节能的理念,让全社会关注循环水系统节能问题。

三、 对杭州泵浦公司的建议

一是重新包装技术,突出高效节能技术的亮点。杭州泵浦应进一步突出三个专利技术如何形成,在支撑系统优化方面做了哪些重点工作,与类似公司相比先进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是否有个性化的设计,是否用了特殊专用的设备,技术的节能和环境治理效率、二氧化碳减排情况处在行业的什么水平,这有助于系统先进性评价,有益于技术推广。

二是充分开发市场。循环水系统改造市场规模非常大,但项目分散,杭州泵浦已做了四百多项成功案例,技术先进性与成熟度不容质疑,下一步应利用技术优势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三是借助行业协会和政府的行政力量辅助推广技术,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8批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录,工信部也在11个行业发布了600多项技术,杭州泵浦应争取技术进入国家推广的节能技术目录。为进一步推广节能技术,杭州泵浦可考虑通过技术评奖、鉴定等方式,集中优势推进节能技术,扩大技术影响力。

四是优先选择大企业作为客户,杭州泵浦作为中小规模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客户选择方面要注意规避风险。为与大型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杭州泵浦应争取进入大企业集团总部的采购清单,以便下属分公司的采购。

五是继续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合作模式。杭州泵浦的单个项目规模不是太大,投资回收期较短,适宜继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合作方式。同时,杭州泵浦可研究商务模式的创新,将多个小规模节能技改项目进行打包,形成能够容易获得银行优惠贷款的规模,获取大型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先期投入。

六是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杭州泵浦应将系统优化用到的设备和程序等标准化,推荐到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院,这将直接从根源上解决循环水系统的过度耗能问题,一劳永逸地从设计方面避免浪费。

七是归纳总结案例,整合全国范围的类似项目,分类制定标准化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八是与大型企业的施工部门合作开展业务。杭州泵浦涉及的技改领域大多有严格的安全生产要求,入厂施工需要资质,更新改造系统比较困难。杭州泵浦可考虑与企业的施工部门合作,这将简化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四、 对终端用户的建议

循环水系统广泛配置在化工(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农药化工、医药化工)等,冶金行业,热电行业,民用公共设施(包括机场、高星级酒店、医院、大型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型用能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还将持续面临压力。对这些用户的建议包括:

一是企业高层要重视循环水系统高效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尽管循环水系统用能量大,但其节能问题一直很少被关注,节能工作推广较慢。

二是从企业最高层面关注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高效技术,防止现存的利益链条阻碍新的高效技术的利用。

三是批量化利用高效新技术,形成规模需求。大型企业可以统计需要改造的循环水系统,将它们打包列入批量改造计划,并与技术提供方洽谈以降低整体交易成本,实现整体能效提升。

四是选择合同能源管理的合作方式,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对终端用户来说,风险较小,成本较低,收益较大。

五是充分利用目前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同时,获取节能补贴和碳排放交易方面的收益。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