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也称共享经济或点对点经济(Peer-to-peer economy)、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以闲置资源换取经济收益。分享经济,就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根据专家统计2014年全球分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金。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中国分享经济也在高速发展中,国内外正在诞生众多基于分享经济的创新公司。在2016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总理两次提及发展分享经济,“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这表明了中国政府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决心。
目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分享经济正在兴起,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模式并存的新格局。在世界范围还出现了一种“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 的新理念及文化。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分享经济一书,提出凡有剩余,皆可分享,凡有人在,皆有剩余,凡有分享,皆可实现,凡有实现,皆是双赢。专家们曾从循环经济视角研究分享经济,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峰值在《循环经济创新与新型商业模式》报告中提出分享经济是循环经济的补充,可以开发利用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从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较为匮乏的国情来说,据统计,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耕地资源40%,中国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6.1%,天然气只有7.9%铝土矿只有14.9%,铜矿唯有2.7%,铁矿只有70.5%,煤炭只有70.9%。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2.3%,但消耗了世界22.4%的能源、47.3%的钢铁。2014年,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石油为59%,铁、铜为70%,铝为50%。发展循环经济与分享经济,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书作者认为,分享经济是指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分享经济可以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为服务业增长提供新动能,实质性地推动结构调整。一是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社会化平台,能将社会闲置的库存资源变成新供给。比如个人的房屋、车辆、资金和知识、经验、技能等资源,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大规模地实现供需匹配,同时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二是能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一些餐饮类分享平台以分享个人经历等方式吸引有兴趣的人前去消费,促成了很多体验型、尝鲜型消费,提升了人们对服务的购买意愿。
分享经济中,有偿分享是目前发展最快也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将自己剩余或暂时不用的物品,通过收取租金有偿让渡给别人分享。目前发展最成功的空中食宿就属于典型的有偿分享模式。其业务模式十分清晰:有闲置房间的家庭在网站上发布自家的空房信息,不想找酒店入住的租客通过上网查找住宿信息,一旦租赁双方达成一致,租客就可以进行在线付费和实地入住。这种新商业模式所提供的私家闲置房间要比酒店更便宜,更具有生活气息。目前网站上不仅有人发布常住的房间,更有人将别墅、村庄、城堡、树屋等发布到网站上。
此外还有对等分享模式。该模式是双方通过互相交换使用财产,不向对方支付报酬而形成的分享经济。比如目前国内所推动的城乡儿童手拉手体验成长快乐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等分享模式。城乡儿童互换生活环境的手拉手活动,最近几年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有许多民间公益机构和商业教育机构,专门进行这种模式的运转和管理。点对点分享不仅仅是双方对等交换各自的物品和环境,还有双方情感和文化价值的体验式交互。这种类似中国乡村传统的走亲戚模式是有偿分享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众筹分享模式。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该词是舶来品,但这个形式在中国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的庙宇和乡村祠堂建设,大部分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现代众筹是指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筹集。同样,现代众筹筹资目标也包含了分享投资对象,不纯粹是为了筹集资金。目前,众筹分享主要集中在电影视频、音乐和出版、文化创意、房地产等项目。
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分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加生态文明催化下的新经济业态,是一种使物尽其用,更加节约能耗、节约社会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快速提升,经济过剩成为全球新问题。经济过剩带来了经济剩余资源,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认知盈余。分享经济,可以通过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而激发新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分享经济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闲置房产领域,一些网站通过以租代售的分享方法,催生了旅游住宿新模式,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劳动服务领域,在线服务众包模式得到社会认同,目前已创造了上千万的就业机会,极大缓解了就业压力;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顺风车仅在春节前就输送81 万人合乘返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运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分享经济化解社会问题的强大适应性。另外,在制造业领域,分享经济带来的生产革新也开始萌芽,已出现了分享供应链和通过以租代售化解企业库存的做法。在分享经济发展中部分企业也发展迅猛,如猪八戒网、途家、蚂蚁短租、游天下等短租平台创建,短租行业格局已出现。全国最大的P2P网站陆金所成立,P2P金融快速发展。国内医疗知识分享代表春雨医生成立。音频自媒体蜻蜓FM成立。远程外教51Talk成立。滴滴顺风车、巴士和代驾上线,网购二手交易应用淘宝闲鱼、58转转、京东拍拍二手上线,在行的达人分享模式出现,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上线众包物流等等。
当前,我国的分享经济正从交通出行和住宿领域拓展到个人消费的许多领域,同时企业端市场也正在逐渐成型。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逐步盛行,利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预见,这场已影响了数亿人的分享经济风潮,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把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中国作为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的大国,发展分享经济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之一,中国应当大力促进发展分享经济。更有专家认为,人类经济发展是从计划经济(管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自由经济)发展,然后向分享经济发展,最终向共产主义发展,这一预言是否正确,需要今后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