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油价是否重启上调模式

2016-06-30 13:56:46 中国能源网   作者: 韩晓平  

 从1月13日以来,国际油价一直未突破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家发改委几次调价窗口都因此停摆。进入4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持续上升,十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终于突破40美元/桶。北海布伦特石油的平均价格达到45美元/桶,全球原油平均价格也在43.73美元/桶。尽管,周一美国WTI原油期货下跌1.28%,报收每桶43.18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跌0.95%,报每桶44.68美元。仍无法改变油价穿越地板的趋势,中国油民不得不在成品油价持续低位运行两个月的稳定期后,面对油价重启上调模式。

 油价有涨有跌,实属自然。中国成品油价有130美元的“天花板”,自然也应该有40美元“地板”,这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油价持续的低位运行,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突然上调,有所不能适应。

国内成品油价上调是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果,而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刺激。从总体而言,全球石油的供需关系并没有明显变化,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在持续。从2003年之后,中国作为全球新增石油需求的主要市场,对于全球油价上涨形成了巨大的边际效应。中国连年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似乎成为一个“大胃王”。但今天,这种边际效应已经被印度取而代之。尽管中国的原油进口仍在持续增长,但对于投机者而言,那些曾经激动人心的故事和为投机者卖单的局面都成为过眼云烟。

 然而,在中国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各种数据之后,让国际投机者似乎又看到了曾经的一线曙光。中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来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些城市借机推升房地产价格,导致杠杆率不降反生,刺激了开发商和供应商扩大产能增加库存的热情,都等国家政策卖单。国家已经督促这些地方的政府纠正错误做法,但这也带来3月份铁矿石、煤炭价格的上涨,被投机者误读为一个新的“四万亿”馅饼即将从天而降。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累计进口原油9110万吨,同比增长13.4%。其中,仅3月份就进口了3261万吨,创历史第二高,约合770万桶/日,同比大增21.6%。4月22日,驶往中国的超级油轮数量多达83艘,这是201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产油国4月17日多哈会议联合“冻产”的企图化为泡影,被解释为石油世界“旧秩序”的终结。这本应造成国际油价的暴跌理由,但在短暂波动之后,国际油价再回到上升通道,让全球的能源专家一头雾水。

在多哈会议前后的4月中旬,中国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GDP增长6.7%,打消了很多人对中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发电量在去年12月负增长3.7%的基础上,第一季度正增长3.2%,其中3月份增长5.6%。而用电占比达到71%的第二产业,3月份用电量增加了4.3%,而2015年是负的1.4%。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令人激动的数据不仅对冲了油价下跌的预期,也使多哈“冻产”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过去,资本市场有一句话,无论怎么投机,最后中国人都会出来买单。中国持续旺盛的需求,石油储备能力的不足,国有企业对市场的过度垄断,国企内部的腐败,国资委对国企管理的短板和局限,导致国际油价价格操控能力不足,使投机者可以为所欲为。

但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力在快速增长,民企原油进口的放开,国企内部的反腐力度的加强,中国对海外油田的投资和回运,使投机者的套利难度有所增大。随着即将出台的油气体制改革,上述问题将会更好地解决,中国成为投机者兜底的角色将成为历史。 

 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大的变化,全球石油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将长期维持。目前,每日原油产量比需求仍高出100-200万桶,各国的储油罐和超级油轮都存满了未能售出的原油。

 国际油价的供需关系是动态的,油价的升高将带动新的产能,特别是产油国大多过于依赖石油出口,一旦有利可图就会增产逐利。美国的页岩油是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巨大的因素,页岩就像地下一望无际的“地毯”,开采技术在不断进步,开采成本也在逐渐下降。目前,几个工人几天就可以打一口井,尽管成本比中东的“自流井”要高,但一旦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利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将预期的产量进行期货交易,迅速形成新的产能。今天页岩油气的生产,更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旦价格合适,马上按动电钮。

 这一次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国际油价将从此上行,多数专家的看法油价仍将长期低位徘徊。这在历史上也是有例可循。1929年大萧条,国际油价从1.27美元/桶跌下去,1931年的年均价0.65美元/桶,美国一度跌至0.13美元/桶,直到1947年油价才回到1929年的水平,18年间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这一时期的低油价成就了世界从煤炭、蒸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转入石油、内燃机和电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是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的油价持续上扬后,油价到1980年从36.83美元/桶进入下行通道,1998年跌至12.72美元/桶,直到2004年中国经济的崛起才将油价拉回到下跌的始点。而这一次长达24年的低位周期,但无法阻止西方国家能源结构从煤炭走向天然气和核电的结构性大转型,也推进了世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今天的新常态是经济和能源结构性转型的结果,我们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低收益的供给侧,进行坚决的结构转型,目的就是提高效率,绝不可能让2008年之后“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卷土重来。

 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与175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的参与和承诺,促成了协定的签署,也将推进中国能源结构的大转型,并将倒逼中国新一轮的深化改革。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人类为此,不仅将放弃煤炭,也将放弃石油。产油国如果逆势涨价,将加速替代技术的进步,必回加速被替代的进程,这也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