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王德民,我国著名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2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同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服务奖委员会委员、长远规划委员会委员、著名演讲人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科学》、《工程师论坛》等6种杂志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12月3日,周总理宣布:中国从此石油基本自给了。王德民流下了泪水。苦和累、个人委屈全都烟消云散,只感到幸福,他毕竟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这一天的早日来临。1987年夏季,人民日报头条消息报道: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人在北戴河接见7位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王德民就在其中。
初创油田,产量不断上升
1960年,王德民毅然回绝有意将他留下的学校,告别在北京的亲人,主动请缨去了大庆油田,他被分配到油田采油地质室测压组工作,任务是把特制的仪表下到1000多米深的油井里测定油层的压力。他和工人们每天抬着百斤多重的绞车上井测试,来回劳动强度很大,而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没有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干扰,不符合已经投入开发的大庆油田地下情况,实际会出现越来越大的误差,只有24岁的王德民决心探索新的分析解释方法。他废寝忘食、连续奋战100多天,在1961年2月终于推导出了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这种计算方法被称为“松辽法”,实践证明比“赫诺法”精确两倍,这一成果仍在大庆油田和其他油田推广应用,累计应用100万井次以上。
1963年,王德民被评为油田的科研标兵,并由技术员破格提升为工程师。同年年底,组织上分配他到采油工艺研究所负责测试技术工作。为得到各油层进出水、出油等数据,要将不同的专用仪器下到千米以下的井筒中,王德民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开始了分层测试工艺研究。当时世界上都用承重10吨、食指粗的钢丝绳或电缆,这些注水井口达到120个大气压,顺着钢丝绳直喷而上的水在冬天常常会把衣服冻成冰甲,长年累月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王德民得了关节炎。他意识到沿袭旧的测试法效率太低又不科学,决定实验改用很细的钢丝代替,他们反复实践了两年多,先后研究出多层试油和油水井分层测试等一整套工艺,填补了中国下有封隔器的油井无法进行分层测试的空白。
1964年至1975年,我国处于油田产量不断上升阶段。王德民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究完成的一套在油管内用钢丝起下仪器的分层测试工艺技术,分层测试合格率达到90.9%,并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
1969年,已开发10年的大庆油田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的问题。1970年初,为了扭转油田“两降一升”的局面,需要调整各个油层的产量,王德民带领同事们连续攻关,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中国自己的偏心配产、配水器。其性能大大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并能与其他采用工艺配套使用,应用后配水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对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
1970年以后,大庆油田进入中含水开采期,原油含水量超过20%,王德民和同事们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共取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广使用分层压裂法后每年为油田增产100多万吨原油。
发展油田,保持高产稳产
1976年至1997年,我国油田处于高产稳产阶段。王德民研究形成以自喷采油转变为机械采油的开发方式、钻加密调整井和表外储层为核心的系列开发技术;针对难于开发的表外储层等薄差油层研究完成的限流法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国际上类似的技术一次只能压开3至4个油层,这项技术的突破使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增加6亿吨;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面临的问题,确立了以化学驱方法即聚合物驱油技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创造性地提出粘弹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选出适合于大庆油田的聚合物,解决了聚合物高黏性非牛顿流体在管道输送及矿场高压注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使大庆油田成为大规模应用聚合物驱油三次采油的生产基地。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王德民才得到重视和尊重。他被提升为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大庆的先进工作者、模范标兵,科技标兵;被评为石油部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四、五、六届代表。1987年,他和另外6位科学家在北戴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78年,王德民从采油工艺研究所调到大庆石油管理局,担任副总工程师。他从分析中发现地下油层整体压力过大,继续强化注水可能造成大面积水淹,提出了由自喷采油改为机械采油,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试验,尽管下楼时不慎摔断了一条腿,也仅住院3天就回到了办公室工作。拄着拐杖的王德民组织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开采技术攻关,提出用“限流压裂法”压开0.2到0.5米厚的薄油层,并经过和课题组的成员共同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最多一次压开70个薄油层的成果,使原本没有开采先例的薄油层也变成了可采储量。1983年,王德民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6年,王德民成为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在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超过80%)期后,带领1000余名技术人员对8个系统工程的两百多个科研课题进行攻关,其中用聚合物驱油的方法三次采油,已取得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明显效果。1991年,王德民以副局长的身份集中精力负责油田科技工作和三次采油技术。他与有关院校联合探讨,经过现场试验改进了设备及流程,用实践使国际上也很难应用的化学驱三次采油方法在大庆油田进入大面积工业化运用阶段,仅1996年一年,以聚合物驱油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就为大庆油田增加了五六百万吨的产量。
创新油田,高水平高效益
1998年之后,我国油田挺进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阶段。王德民提出并组织研究出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驱油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试验证实提高采收率20%以上;实现用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方法开采薄差油层的首次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13%以上;完成了树脂砂压裂等7套采油工艺技术,使化学驱工艺成龙配套,成为可以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油田开发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30%左右。
从2000年起,王德民不再担任大庆油田公司的主要领导,但他依然是公司的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事实上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油田的科研岗位。在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基础上,他组织研究开发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经过8个现场试验可使驱油率增加50%;他致力研究的泡沫复合驱、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工艺已投入应用性试验;他还在研究“凝合剂弹性增加洗油效率”等课题,并考虑“改进活性剂加碱工艺”。
2007年3月,王德民以石油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访谈。2009年,王德民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王德民提出了由自喷采油改为机械采油。大庆石油年产量达5000万吨时,他就开始思索:这么高的产量能够延续多久?经过论证:在原有井网基础上逐步缩小井距,加密调整井,可增加6亿至8亿吨可采储量,5000万吨的年产量可持续到1995年左右。在新、老油田可采储量接替不足时,保持稳产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
结合大庆的地质特点,他确立以化学驱油为主攻方向,提出了聚合物非牛顿流体的粘弹性,特别是弹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作用。目前大庆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的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创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人民币。王德民研究出的世界领先水平的“聚合物驱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又发展成“复合驱油法”,对大庆以及类似条件油田的开发与发展极有帮助。预计全面推广后,大庆的可采储量可增加8亿吨左右。
王德民的研究都是从实践出发,有的放矢。他的科研成果没有一项束之高阁,全部转化为生产力。他进行的“四次采油”和“多元多相驱油”等对促进石油工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大庆的石油回采率已然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王德民经常出国参加会议,进行讲学和科技交流,他是国际石油界的著名演讲人。不少西方大公司想请他去工作。他却不为其所动。北京、上海的科研单位也想调王德民去工作,他都婉言谢绝。身为工程院院士,他每年享有公费旅游休假一次的待遇,却从未享用过。他会弹钢琴,喜欢音乐、舞蹈、电影和戏剧,为了工作他把自己的爱好全舍弃了。在紧迫感的驱使下,他把全部心血和绝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几乎达到了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地步。
人过花甲之年,他也常感疲惫,但大庆的发展是他的生命,就此撒手不管,良心不安。不尽快搞出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庆就会逐渐衰败,这涉及整个城市的前途和千万人的就业。另外,石油开采仅有技术不行,还要上升到理论,只有和国外交流,让人家了解我们、接受我们的理论学说,才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石油学派。还有大量后续性工作需要进行,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一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