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诠释海南渔民航海秘籍 展示中国经略南海信史

2016-02-19 10:30:34 中国能源网   作者: 秦京午  

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历时26年撰写的《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一书,已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还附有多幅珍贵历史地图和照片,图文并茂地诠释海南渔民现存航海秘籍,展示了中国渔民探索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铁证,为中国维护南海岛屿主权与南海洋权益加上了浓墨重彩的民间信史。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在海南大学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说,更路簿等史料是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有力证据,对维护中国南海海洋权益,对维护中国国南海权益、传承与研究中华传统海洋文化、“一带一路”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该书还应当出版英文、法文等外文版本,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南海历史。《南海天书》填补了对更路簿研究的空白,为南海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材料,他表示,当前南海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南海天书》的出版是证明中国在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上享有权益的有力证据,希望海南社科界的学者们能积极行动起来,以《南海天书》为基础,以海南大学为牵头单位,联系省内外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动全国力量,进一步全方位、抢救性的挖掘、保护南海海洋文化,深入研究南海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翻译出版多语言版本的《南海天书》,增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世代在长期的远航南海诸岛捕鱼、航运等等活动实践中,历时数百年摸索、积累、口耳相传形成的一种记载南海航海路线、岛礁名称、海流等航海知识的多种手抄本小册子,曾有《定罗经针位》、《西南沙更簿》、《顺风得利》、《水路簿》、《注明东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顺风相关》等“同书”异名,是南海渔民用生命、血汗和智慧探索南海的结晶,也是海南渔民祖祖辈辈传抄的小册子,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罗盘、航海图、计量尺等工具,是古时海南渔民远赴南海必备的生命护航器。“有了更路簿,出海赛神仙”、“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家有更路簿,能当好船长。”在海南岛东海岸、文昌东郊、铺前、清澜,琼海潭门一带的老渔民中,流传着上述谚语。2008年6月更路簿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由于使用海南地方方言,且晦涩难懂,因有“南海天书”之称。

全书逾百万字,对“更路簿”的产生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还有众多老船长口述的关于海南渔民探索、经营南海诸岛的历史证据。尤其珍贵的是,该书收录了26种“更路簿”方言原文,其中12种为作者新发现收集,并将其全部转换成现代普通话,将其中所提及的南海诸岛全部与现行官方岛礁名称相对应,有助于人们准确掌握“更路簿”航线及活动范围。另外有两种更路簿已佚,留存目录。作者说,现在能见到的“更路簿”,多是琼海市潭门镇、文昌市东郊镇、铺前镇和清澜镇的渔民所创造的。多年搜集发现,目前存世的更路簿共有十多种,这十多种更路簿抄录或收藏人中有9人是琼海潭门镇人,3人是文昌东郊镇、铺前镇、清澜镇人。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渔民苏承芬的“更路簿”,补足了渔民到中沙群岛特别是黄岩岛的更路,填补了这个空白,并拓展了渔民世代捕捞的海域,即渔船直抵东沙群岛,他的本子特别可贵的是证明黄岩岛是海南渔民传统的捕捞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郭振乾的《西、南沙群岛渔业更路图》,说明渔民在南海的捕捞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南海交通体系。更路簿起源年代有宋、元、明、清等不同说法,两位作者认为更路簿起源于明初郑和下西洋前后,大约在公元15世纪初。目前当年不眼的更路簿手抄本,已成为收藏家的新目标,报价动辄上百万元人民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更路簿的价值。

更路簿之所以被誉为“南海天书”,因为它是古代海南人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真实记录,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也是早年每位航行南海船长必备的航海图。

究竟何为更路簿?琼海潭门镇渔民苏标武的爷爷苏德柳,早年间曾将自己的更路簿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苏标武说,爷爷曾告诉他,采用更路簿这个名称是海南渔民久远的民俗传承。

潭门镇渔民协会的老“渔协”卢业发说:“当年出海打渔,渔船上只要有罗盘就行,更路簿都在船长的脑子里。”成文的、不成文的更路簿更多。

更路簿历史探源

对更路簿产生的年代,学术界有宋、元、明、清等等不同说法,因为宋代典籍中即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分别批西沙、南沙群岛),而海南渔民传说中是元代渔民符再德第一个至南沙捕鱼的,那是在公元1286年(元代至元23年),可惜符再德没有后代,不能家传下来。作者倾向于认为是明初郑和下西洋前产生的,大约在公元1400年前后。

南海这条黄金海道,是中国历代航海家、渔民们所勘探出来的。因为南海水下礁、滩复杂,古来已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之称。

“宋、元以前的官书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记载更路的书,可能是由于更路是由船长个人在航海生涯中自编、自写、自用和自存的秘本,而且记载更路多是用民间俗语。更路记载内容也多是个人的航海经验,不为他人所懂,官方更加看不懂,所以传世很少。”周伟民分析。

周伟民在研究中国较早记载航海路线的典籍后发现,更路簿与这些典籍有深层次的递属关系,周伟民认为,更路簿的形成是海南渔民的首创,最早可能是受到郑和下西洋之前福建外海船员水手的一些水路簿的影响,而开始萌生并逐渐把自己在南海海上捕捞经验积累作为更路簿的形式出现,然后在明中叶普遍流传、推广,盛行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更路簿记录百余地名

地名是海南渔民生产活动中必需的标志,从目前见到的十多本更路簿中,记录了南海中的100多个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资讯,诸如航行方向、时间、距离、航行中所见岛屿和暗礁的名称、海流速度、天气变化等讯息。

“更路簿中的这些记录,反映出海南渔民活动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广东沿岸、北海、海南岛沿岸、中南半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使用这些更路簿的渔民以文昌、琼海两地为主,其次有三亚、万宁、陵水、临高等地的渔民。这些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历史上在南海水域进行生产活动的明证。”周伟民说,海南渔民的更路簿,用铁的事实证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南海渔民在辽阔的海上与大自然做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中还列举了众多定居南海群岛并安葬在这些岛屿上的渔民名单、中国人在这些岛屿上建立的庙宇、留传下来的对联、诗歌等等,足以证明南海群岛属于中国,南海是中国的祖宗海。

更路簿证明中国最早经略南海群岛

海南岛为南海最大岛屿,中国是东亚最早发明文字并有史学记载的国家,也是最早进行航海的国家,现有证明早在公元前3500年居住在今华南地区的南岛语族选民就远航台湾并从这里远航太平洋诸岛屿(美国人戴蒙德著《枪炮病菌和钢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365页),《诗经•商颂•长发》中说商人祖先“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至今无恰当解释,有人怀疑是有航海经历或解释为海外朝贡、进贡盛况。战国时保存下来的古籍《逸周书.王会解.伊尹朝献》记载,商王汤令大臣制定《四方献令》,“正南,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些特产也印证了《左传.襄公十三年》(前560)所载“抚在蛮夷,奄征南海,”和“抚征南海”的记录。表明中国南海居民早在公元前18世纪就在南海上进行捕捞并以海产品贡献。据史书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神圣领土。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并远达非洲(第二代南越王墓中出土5支非洲象牙为明证)。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航海实践,先后发现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三国时代万震的《南州异物志》和康泰的《扶南传》,就已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地形地貌特征作了描述。至迟到东汉,中国人民开始对南海中的岛、礁、滩、沙进行命名。到宋代,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认识逐渐具体和深化,把不同地区、不同群岛加以区别和命名,出现了诸如“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专指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古地名。近代以来在西沙群岛发现的中国唐、宋时代的居住遗址和陶瓷器皿、铁刀、铁锅等生活用具,以及明、清时代的水井、庙宇、坟墓等历史文物证明,中国渔民至迟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在西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中国渔民开发西沙群岛的历史还可从渔民世代传抄的《更路薄》中得到有力证明。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中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元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元代仅与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专家韩振华推算,郭守敬亲自去南海测量,南方测绘点位于北纬15度零8秒和东经117度45秒,是在今中沙群岛黄岩岛,表明中国当时拥有该岛主权和“南逾朱崖”,推测应当有渔民与贸易水手海图或类似水路簿参考,才有可能登岛屿测量。

明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1552至1610)在中国绘画的世界地图,后由明宫廷艺人摹绘12份,南海部分细致标绘了南沙群岛,颜色与中国大陆相同。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1909年受令率领伏波、深航、广金3艘军舰到南海巡视勘察,查勘岛屿逐一命名,当时命名16个岛屿分别是伏波、甘泉、珊瑚、琛航、广金、丰润、邻水、霍邱、归安、岛程、宁波、新会、华阳、阳湖、休宁、番禺,可惜由于《李准巡海图》已散佚,后10个岛不知指何岛。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日本1931年发动918事件侵华,1937年发动77事变全面侵华,1939年侵占了中国海南岛与南海西沙、南沙群岛并划入台湾州高雄市管辖。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海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高雄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12月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的国家声称南沙群岛在其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内,并据此主张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根据国际法和海洋法,领土主权是海洋权益的基础,海洋权益是从领土主权派生出来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海洋管辖权扩展到别国的领土上,更无权以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为由侵占他国领土。总之,任何国家对南沙群岛岛礁的军事占领或其它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在国际法上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不构成主张领土要求的依据,也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无可争辩的法律事实。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海南渔民难事南沙群岛命名,还曾被外国书刊引用并成为西方殖民列强国家命名的译音基础。1868年英国海军海图部编制的《中国海指南》报道:“各岛俱有海南渔民之足迹,以捕海参、介贝为活,颇多常年居留于此。”“渔民称为秤钩的一个岛,大约位于南乙南方30英里。”这两岛是海南渔民对景宏岛和鸿庥岛的俗称。这或许是外国人引用最早的南沙群岛土地名。日本小仓卯之助《暴风之岛》记载1918年他组织的探险队到达北子岛时发现三位"文昌县海口人"。双方语言不通,于是进行“笔谈”,并附有作者根据海南岛渔民提供的资料描绘的地图。在文字记述和地图中,共载有双峙、铁峙、红草峙、罗孔、鸟仔峙、同章峙(应为锅盖峙)、第三峙、黄山马峙、南乙峙、第峙(应为秤钩峙)等10个南沙群岛土地名,是外国书刊记载南沙群岛土地名并驾齐驱的。这表明在外国殖民者入侵之前,在南沙群岛从事渔业生产物居住的只有中国人。而且在西沙、南沙群岛英文地名中,至少有9个是从西沙、南沙土地名音译过去的。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调查时看到北子岛有中国人2名、南子岛有中国人3名住在那里。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1936年学者向达对《渡海方程》这一现存的中国第一本刻印的水路簿作鉴定时,推测其年代约为明代隆庆、万历之间(1567-1620)。1959年向达校注了《两种海道针经》,认为其中之一《顺风相送》完成于16世纪,而这两本都是抄本,藏于牛津大学博德得图书馆,扉页上有拉丁文题记,说此书是某主教于1639年所赠。而另有国外学者认为此书产生于明代郑和海外航行的产物,而两位作者认为更路簿水路簿产生于明郑和航行前福建海南水手航海所用的《水路簿》并提出了自己的论证。

有论者说,海南岛谭门渔民对中国有三大贡献:创造了海南岛海洋文明,为中国拉回了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岛,没有谭门渔民就没有今天的三沙市。有谭门渔民是中国的幸运。而有两位作者的《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付梓,也是中国和海南渔民的幸事。其实更路簿和其他中国航海先人还为中国奠定了南海海岛主权与海洋权益。

南海资源丰富引来觊觎者

作者指出南海有可资开发的巨大能源资源: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风能等等,也有储量巨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南海是油气资源最为宏富的地区之一,南海大陆架已知评分含油盆地有10多个,石油储量保守估计在230亿到300亿吨之间,乐观估计达550亿吨,未来能源可燃冰储量巨大并在中国沿海已有发现,同时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世界上有大约25%的泡上运输途经南海,逾50%的海上世界货轮经过这片水域。目前西方国家约50%的原油、80%的战略物资需经南海主要航道运输,中国80%以上的国际贸易依赖南海、马六甲海峡。正如专家所说,这片海域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测绘编制地图并列入管辖的,是祖宗海,决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丢失!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综上所述,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位作者还对更路簿进行了多视角的历史、文化诠释。1987年3月作为内部发行颂了当时收集到的9种更路簿和一幅渔民绘制的南海示意图。加上综述中的3种更路簿合计12种。2011年后作者历时3年在海南省东部部分市县进行田野调查,又获得了12种更路簿和一幅《西南沙群岛渔业更路图》,另有2种仅存目录和部分地名。作者认为更路簿是海南先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富贵文化遗产,可以深度建立一门国际性的独立学科更路簿学。更路簿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本书是两位学者26年田野调查和写作的结晶,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捍卫中国海陆权益需要坚持两线一点

通读此书,笔者觉得意犹未尽,还需从语言学、国际法上进一步阐明中国南海岛屿主权和甜滋滋权益依据。

首先从语言学上说,中国是东亚国家中有史可考最早发明文字的国家,也是最早进行海洋远航的国家,有丰富的历史典籍证明中国所拥有的海岛与海洋权益,周边许多国家的历史特别是信史,最早是从中国典籍中开始文字记载。中国东海和南海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现、命名、测绘和经略的传统海域之一,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法语中,这两个海还分别命名为东中国海与南中国海(EastChinaSea,MerdeChineorientale,SouthChinaSea,MerdeChineméridionale),最早(约1607年前后)来到东亚沿海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葡萄牙语与西班牙语中南海也分别是MardoSuddoChina或MardaChinaMeridional和MardelaChinaMeridional或MardelSurdeChina,中国也是最早对这两个边缘海(陆缘海)的众多海岛命名测绘并列入版图。随着公元17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强侵略殖民远东,东海、南海部分岛屿才开始有了印欧语系的名字,如台湾名福摩沙(Formosa,又译美丽岛)、钓鱼岛英译名尖阁群岛、南沙群岛又名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等等,但并没有把南海称之为东安南(越南)海或西菲律宾海,也没有将东海称之为西琉球海,这表明当年西方各殖民列强侵略东亚时,在这些海域上或岛屿上只发现中国人在捕鱼或航运,才以中国命名,否则为什么不命名为东安南海、西菲律宾海或西琉球海呢?法国于19世纪末在越南建立殖民主义统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承认中国对南海群岛的主权,直到1921年8月21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JimmyBriand)在南海群岛上承认:“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1929年法国驻印度支那署理总督也承认:“根据多方报告,帕拉塞尔群岛(即西沙群岛)应认为属中国所有。”从历史权益上说这两个海是中国传统海域,1956年越南外交官说:“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早在宋朝就已经属于中国了”。并由此衍生出历史权力,所有的法律权力都是历史性权力。

但出于南海群岛的重要战略意义,法国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侵略中国东北之际,企图侵占这些海岛。同年12月4日,法国政府向中国驻法国公使馆发出照会,声称安南帝国对西沙群岛拥有所谓“先有权”,公然对西沙群岛提出了领土要求。当时中国政府曾给予严正批驳,指出西沙群岛早已属中国管辖。1932年11月30日,中国政府外交部视察专员朱兆莘在给法国驻广州领事的公函中又严正指出:“西沙群岛隶属中国版图实无疑义”。从这段历史可知,当年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不战而放弃东北(满洲),给其他殖民国家觊觎中国其它地区特别是南海海岛主权提供了可乘之机。

1933年,由于法国当局进一步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九个岛屿,并引发中国群众抗议示威,中国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部门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4-1935年间专门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礁石、沙洲和暗礁、暗沙、暗滩的名称共132个,1935年4月,该委员会又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上述各岛、礁、滩、沙洲等的名称和位置,明确标绘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属中国版图。1934年3月20日,中国政府再次训令我驻法公使馆照会法国政府,指出1816年所谓越南占领西沙群岛之事,中国政府提请法国政府注意,当时越南系属中国藩属,“此事遂寝。”。西沙群岛属中国所有,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而中国则对这些群岛进行有效的控制,法国政府对这个照会,自知理屈,未再提出要求,而当今越南政府和西方传媒以此来要求南海诸岛主权十分可笑。

而更可笑的是菲律宾对南海岛屿提出的主权要求,因为1898年美国发动战争打败西班牙后签订的巴黎和约,明文规定菲律宾(当时先为西班牙殖民地后为美国殖民地)领土主权限于东经118度以东,而黄岩岛、中业岛等等均在此线之西,1941年8月英美大西洋宪章明确盟国在此次战争中不谋求扩大领土,中国国共两党分别声明赞同宪章、自由法国也声明加入宪章,据此美国、菲律宾有何理由要求南海群岛主权?

中国在抗战胜利后收复被日本侵略占领的南海群岛主权,从1946年开始驻军南沙太平岛,并公布南海11段线(U形线),当时国际上几乎没有反对、质疑,国民政府还在南沙太平岛驻军,直到上世纪50年代因国共内战国民党军撤出南沙太平岛,后来有一菲律宾人声称要在南沙群岛“建国”,中国台湾当局重新驻军(1999年换防海巡)太平岛至今。太平岛是南沙唯一有淡水岛。总有人或许忘记了或许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无人岛并不是无主岛!周边国家是在1970年后,南海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后开始疯狂抢占中国拥有主权的南沙群岛,这是完全非法和无效的。这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认中国主权要求“有某种合法性”,其言外之意是其他国家连某种合法性都没有!美国今年10月底派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12海里领海进行所谓“自由航行”和“无害通过”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但有美国参议员质询美国军方,认为“无害通过”即是承认中国岛礁主权!此外周边国家对中国南海岛礁提出主权要求依据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公约发表于1982年,中国南海岛主权早在此之前就已确立,公约规定了陆地统治(决定)海洋原则,是大陆、海岛主权决定海洋专属经济区而不是相反!

同理在西藏藏南地区(印度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历来有管辖权和征税权,英国人1914年未经中国中央政府同意而在中国领土上妄画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自知理亏而长期未敢出兵侵略占领,同样也是在日本侵略中国且在大西洋宪章发表后约4个月即1941年12月开始出兵大规模勘查藏南地区、侵占中国藏南部分地区、并于1944年驱赶中国西藏收税人员,侵占色拉、达旺、苏班西里、里昂、洛赫蒂地区南部(资料来源张永攀著《英帝国与中国西藏》),英印当局对非法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侵占绝大部分发生在此宪章公布之后,故非法无效。而印度独立后于1950年至1953年出兵控制了全部藏南地区,此类行动直接违反了1941年8月公布的大西洋宪章,因而是完全非法和无效的。

东海钓鱼岛问题更是美国与日本非法交易产物,开罗宣言规定:“日本自中国人所得到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无疑包括北海道、琉球群岛,这两地区分属岛夷人和琉球王国,先后被日本武力强占。波茨坦公告也明文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也即琉球群岛不属于日本,日本于1945年宣布投降并接受波茨坦公告,盟国组织设立包括中国在内的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设置在日本的首都东京,开始掌管对日本的统治,并开始在日本执行前述两宣言中的诸多规定。

1946年1月29日,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发表了有关从政治和行政上分离日本若干周遍区域的决定书(通称SCAPIN第677号),并将此指令给了日本政府。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此项指令的目的,这里把日本定义为:日本由日本的四个本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和约1,000个较小的邻接岛屿所组成,不包括在1,000个较小邻接岛屿的有对马岛及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南西)岛屿。同时,排除在1,000个较小岛屿的有①郁陵岛•Liancourt岛(LiancourtRocks;独岛;竹岛)•济州道②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南西)诸岛(包括口之岛)•伊豆•南方•小笠原及火山(琉黄)群岛和包括大东诸岛•中鸟岛•南鸟岛•中之鸟岛的其他所有外部太平洋诸岛。③千岛列岛•齿舞群岛(包括小晶•勇留•秋勇留•志癸•多乐岛等)•色丹岛等。"依据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SCAPIN第677号第3条的规定,许多岛屿从日本领土中完全排除,特别指出日本对北纬30度线以南地区不能有领土要求。1946年到1962年出版的许多地图,日本领土南端已限于北纬30度线。盟军代表的是对日作战的11国军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1946年到1952年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已将日本南部边界划为北纬30度线,另有部分亚洲地图1952年后将日本领土南端划为北纬29线,这29度线的来源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初单方面策划的旧金山和约规定的,这一和约,新中国、台湾当局(中华民国)、苏联均未参加,中、苏(俄罗斯)迄今从未承认该和约,应属美国等国臭名昭著地对法西斯敌国"片面媾和"、单独媾和,从道德上是无耻的,从法律上应是非法的、无效的,因为违反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雅尔塔协议等等美国亲手签字的国际协议,至少在法律效力上是有缺陷的,中国、俄罗斯方面目前只能承认30度线。也就是说,日本在北纬30度线以南无领土主权。

综上所述,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再到盟军命令,形成一条清晰的法律依据,即日本领土仅仅限于北纬30度以北。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陆地决定海洋(一译陆地统治海洋),日本自然在北纬30度线以南无海洋权益。由于琉球群岛位于北纬30度线以南(自然也在北纬29度线以南),所以日本无琉球群岛主权,同理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经济专属区争议应只限于北纬30度线以北。根据宣言"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国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日本于明治维新之后武力侵占、灭亡琉球王国,理应被逐出。二战中美军攻占冲绳(琉球),当地人还一度组建了八重山共和国(即琉球国)。美国1970年后将琉球群岛连同中国钓鱼岛交由日本控制,更是违反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远东委员会决定和盟军命令。即使根据非法、无耻的单独媾和条约《旧金山和约》,日本在29度线以南也无岛屿领土主权,遑论钓鱼岛、飞鸟礁和博宁群岛(日本名小笠原群岛),美国单方面移交琉球群岛行政权无异于自打耳光,而历史上钓鱼岛也从未归属琉球群岛。而二战战败国日本竟然在战败投降后还将领土扩张到琉球群岛更是诡异之事。

值得反思的是,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之前,美国军用侦察船曾入侵中国烟台附近海域(37海里处),近年来此类船只也曾多次入侵中国东海、黄海、南海等海洋专属经济区,美方居然恬不知耻地说是“国际水域”,有自由航行权和自由飞行权,但事后有中国专家在另一次国际会议上指出,联合国海洋法上无“国际水域”一词,美方代表立即对此表示道歉,由此可见掌握研究国际条约、国际法法律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可贵之处。值得指出的是,近日欧美威胁以石油禁运制裁伊朗,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欧美竟然又拿出“国际水域”这一联合国海洋法上不存在的概念,威胁对伊朗开战。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中方以联合国海洋法第58条第3款认为美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飞行,应充分照顾所在国利益,而美方则狡辩称按第58条第1款在专属区上空有自由飞行权,其实美国至今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理应无权享受第58条第1款权益,其实早在1983年,巴西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曾规定外国军机飞越其海洋专属经济区上空需要事先通报,而美国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质疑,法学专家早就指出,其实对于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很难对巴西这一规定提出异议和质疑。而中国方面当时未能提出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签约国,专属经济区国对军机自由飞行权是可以限制的。

综上所述,中国应当坚持具有法律意义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1898年规定的东经118度线、战后盟军677号命令规定的北纬30度线和1941年大西洋宪章,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在东海、南海与西藏陆海权益。

此外自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后,诸多有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书籍纷纷出版,特别是有许多书籍列举了侵略者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史实,但遗憾的是有许多书籍遗忘或遗漏了殖民列强侵略南海南沙、西沙群岛的史实,例如《海洋战略研究文选》、《国土沦丧民族受辱》、《海权论衡》等等著作,均只列“两广沿海”、“港澳沿海”、“台湾沿海”,而未列举日本、法国1930年代入侵中国西沙、南沙群岛,建议今后这类论述出版或书籍再版时,应当加上日本、法国在日本1931年918事变后分别于1933年、1939年侵略中国南沙、西沙群岛事件,以维护中国海岛主权与海洋权益。最后追忆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中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西哲也云:读史使人明智。多读史益处良多。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一带一路,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