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曾恒一:我国著名海洋石油工程专家

曾恒一:我国著名海洋石油工程专家

2015-12-31 09:56:00 5e

简介:曾恒一,我国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海洋石油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9月出生于重庆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第三中学;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1-1972年,在上海第七研究院708研究所工作;1972-1991年,任渤海石油设计公司室主任、副经理兼总工程师;1991-1994年,任渤海石油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开发部主任;1994-1998年,任中国海洋石油生产研究中心副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至今,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2005年被聘为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连续五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能源工业劳动模范;1989年由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曾恒一,我国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四十多年来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重大工程装备设计及深水技术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艘新型单点系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评为造船工业百年史上十大名船之一;他提出的“海上浮冰撞击FPSO规律”、“大型浮体浅水效应概念”,在世界上首次将FPSO用于有严重冰区海域与世界水深最浅海域;他主持了我国第一艘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前期研究与概念设计;他积极推进海洋石油深水发展战略,组建了海洋石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为深水油气田开发、初步形成1500米水深工程技术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小就有蓝色梦想

立志下海探洋担当先锋

曾恒一,1939年9月出生在重庆。在山城重庆长大的他从没见过大海。书中描述的神秘而浩瀚的大海,让当时的曾恒一很是有一番神往。他认为海是神秘的,船是伟大的,船能乘风破浪漫游大海,他从小就对船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在初中二年级时,他参加了“船舶模型小组”,课余时间几乎全泡在了制作船模上。

1953年重庆市举行少年儿童活动大型展览会,他带着亲手制作的大型自航客轮模型在展览厅的水池里做航行表演,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同时也得到了重庆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学时代的课外活动,使他学到不少舰船知识,并且迷上了船舶设计与制造,立下了将来当一名造船工程师的志愿。

1956年,曾恒一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抱着那个蔚蓝色的梦想,立志报考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在报考志愿栏里,曾恒一的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上海交大造船系”,第二志愿还是“上海交大造船系”。

天遂人愿,高考揭榜时,曾恒一如愿中榜,真的就考进了上海交大的造船系,从此他与大海和船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1年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分配,用曾恒一的话说就是“一波三折”:他非常想到我国造船科研设计单位去一展才华,万万没想到,接到的分配通知是去重庆大学当教师。再不愿意去也得服从分配,正当曾恒一准备行装要去重庆大学报到时,学校系党支部又来了新的通知,分配方案有变化,要他去大连造船厂报到。听到这个消息,曾恒一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这才是他更好的圆梦去处。

在大连造船厂,他先被分配到船体车间实习劳动。一个月后,就把他调到了一个保密单位,先到武昌海军第一预备学校报到接受了3个月的军训,然后分配到当时的国防部第七研究院708研究所,从事海军辅助舰船和特种工程船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1972年,33岁的曾恒一再次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上:他又奉命调到天津塘沽的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研究所。那时,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才刚刚起步,而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技术,更是远远超过船舶技术范畴,他深知其中的艰难,但仍一头扎了进去。

至今,在曾恒一的办公室里,最吸引人眼球的仍是几个船模;墙上挂的画,仍是大海与船舶;顶到天花板的书柜里,绝大部分书籍也都与船舶和海洋有关;就连他家里客厅玻璃柜中所展示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船模,多达百余种;他家书房的台灯、加湿器也统统是船的造型……

曾恒一常说:“我就生活在船舶和海洋的世界里,我的一生,全都被那个蔚蓝色的梦想所牵引。”

一生刻苦努力圆梦

创出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诸多第一

——建成我国第一艘大型采金工程船

曾恒一,作为大型采金工程船的设计负责人,首次担任重任就出色完成,成功建造出我国第一艘大型采金工程船。从此,我国的人工淘金被机械采金所替代。

1964年初,在上海第七研究院708研究所工作的曾恒一,第一次被提名为主持我国第一艘大型采金工程船的设计负责人,当时他还不满25岁。他最先遇到的困难是不懂采金工艺,对采矿设备不熟悉。接受任务后,他首先利用各种渠道查阅采金方面的文献和技术资料,认真研究了苏联提供的一些简单的采金工程船方面的图纸,又虚心向冶金部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请教,并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全面讨论总体设计上的一些关键问题。在各专业人员共同努力下,曾恒一完成了总体设计,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问题。

开始施工后,曾恒一率领的设计小组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1968年,我国第一艘250L大型采金工程船在金矿胜利投产。这是我国以机械采金代替人工淘金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

——建造我国第一艘海洋石油平台导管架下水驳船

1973年,调来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研究所不久的曾恒一,接受了主持建造我国第一艘海洋石油平台导管架下水大型驳船的任务。

当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唯一可参考的是从一部日本科教片中看到一个导管架下水的镜头,而这个镜头仅仅3秒钟,他从这个转瞬即逝的画面中得到了启发。

曾恒一想到:大型驳船本身的设计并不复杂,技术难点在于驳船尾部供导管架装船及下水用的一个可转动的摇臂和调载系统。摇臂是个强力结构,它与船体的连接只有两个可转动的支点,要满足2000t负荷的瞬间传递是个关键问题。他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反复研究摇臂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调载系统的反应能力,并重点对2000t负荷每一瞬间的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对导管架在滑道上及摇臂上的滑移做了模拟试验,通过大量研究工作,成功地解决了设计中的关键难题,顺利完成了摇臂结构的计算和设计绘图,建造出我国第一艘海洋石油平台导管架下水驳船。

——创建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浮式装置

中日合作勘探开发的第一个海上油田——渤海渤中28-1油田,于1986年投入开发建设。当时任渤海石油设计公司主任工程师的曾恒一,出任渤中28-1油田主体工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项目的设计经理和项目经理。

渤中28-1油田浮式生产储油轮,是我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个集原油生产、处理、存储、外输等于一体的大型海上浮式装置。起初,这个项目的基本设计是由外国公司做的,整个设计从压力等级、工艺流程、备用系数、安全保护直到设施的装备水平等,标准和造价太高。曾恒一带领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大胆地简化了流程,选用适度的标准,从而对原设计做了较大改进,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渤中28-1油田浮式生产储油轮工程项目组,专业面宽,人员众多,加上日方的代表和专家,工程设计人员达100多人。在曾恒一的带领下进行分析研究,并逐一解决了诸如储油轮总尺度与总布置优化、船体结构总强度、冰区加强标准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1990年5月,中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设计建造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渤海友谊”号巍峨地屹立于渤海湾中部。这是中国人在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树立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向海洋边际油气田基础数据要效益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让曾恒一看到了中国在海洋中扎下身影的决心。他深知:在中国走向深水的过程中,还存在两大瓶颈问题:一是深水技术问题;二是深水装备问题。这就还需要两大前沿技术:一是深海空间站技术;二是深海远程补给基地——人工海湾技术。

进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曾恒一主持了国家“863”工程《海洋边际油气田资源开发技术》课题的立项论证及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他先后组织了5个海上大中型油气田的前期研究和总体开发方案的编制。在工作中,他思路开阔,注重基础数据、基础资料的认真分析工作,提出向基础数据要效益的思路,并着手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他吸取国内外海上油气田开发和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投资。

在他的建议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作为实验室主任,曾恒一带领团队陆续攻克深水钻完井、深水浮式平台、深水管线及立管、深水流动安全保障及水合物风险控制、新型浮式生产装置等六大关键技术,其目标就是实现深水技术从水深300米向3000米的重大跨越。

2005年墨西哥湾的海上石油灾难也刺激着这位海洋工程专家。他创造性地提出“深海空间站”的概念,设想将全部油气生产设施放到3000米水深的海,由一条海底管道将油气送至陆上终端。

曾恒一认为:院士对他来说是一份责任,作为院士,就要冷静地为国家出点子、当参谋,提出更多的创新驱动新思路。而这些惊天动地的思路和方案,每一项都与国家海洋战略息息相关。

在他的倡导下,这些技术和方案或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或被纳入国家重大专项前沿攻关技术,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中国海洋石油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迎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