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人类命运的反思与诘问

2015-08-31 10:41:00 5e   作者: 秦京午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中东、中国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这个耶利之问困扰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有志之士。正像耶利所体会的那样,这是一个虽然简单但却切中要害的问题。是的,在普通新几内亚人的生活方式和普通欧洲人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类似的差异同样把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区别了开采。这些巨大的差异必定具有人们可能认为显而易见的重要原因。

然而,耶利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25年前就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专业的历史学家们仍然意见不一:大多数人甚至不再问这样的问题了。而作者却耗时25年持续研究,并用文字说明了关于人类进化、历史和语言的其他方面的问题。撰写的这本书就是试图对耶利的问题作出独特的回答。

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以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生物、文化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因其突出价值和重要性,本书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作者简介: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1937年9月10日生于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以生理学开始其科学生涯,进而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戴蒙德是全球惟一两度荣获英国科普图书奖的作家,其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探讨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地理成因,人人认为这很可能与法国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成为双子座经典作品。

书中通过梳理人类历史发展,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原因是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差异。”

作者认为人类社会最大最原创的革命是粮食生产与供应,他还从语言学角度描述了几种语言借助粮食供应生产的扩张,一是印欧语系,从乌克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扩张到欧洲中亚与印度,二是埃兰-达罗荼语系从伊朗扩张到印度,三是汉藏语系扩张、四是南岛语系从华南扩张到台湾、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印度洋群岛等等,此外还有匈牙利语阿尔泰语第以马为基础的游牧扩张等等,语言扩张是伴随着先进生产力的扩张,而现代英语的扩张则无疑是伴随着蒸汽机、电力等等工业革命与报纸、无线电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等信息革命而传播扩张到几乎全世界

最奇特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是1532年11月16日在秘鲁高原城市卡哈马卡,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与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的奇遇,前者以62名骑兵、106名步兵一举击溃了皇帝带来的8万印第安人军队并俘虏了皇帝本人,这表明拥有枪炮、马匹和档案、组织才能的西方殖民者对美洲土著的巨大优势,“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就是情报与能源。”但历史学家发现,对土著最致使的武器不是枪炮等等有形器物,而是生活在“孤岛”中的土著,长期未与其他种族接触而对流行病毫无抵抗与免疫能力的病菌!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了毫无免疫力的土著,天花、麻疹、感冒、伤寒、鼠疫等等流行病从一个部落迅速据传播到另一个部落,据历史学家估计,1492年哥伦布舰队带来的病菌将美洲大陆上的土著杀死了95%。另一关键是文字,用文字来传播信息比用口头传播更广泛准确和详细。从目前考古发现,现代人祖先在700万年前诞生后直到11000年前,人类才先后在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发明了农业粮食生产比一般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从单位土地上获得的热量(卡路里)多10倍到100倍,从而获得领先优势,而驯化大型哺乳动物以用于农业生产(马、牛拉犁)获得更大优势,而多余的粮食储存与积累产生了官员、祭司与国王,通过税收产生了剩余粮食储备制以应付饥荒和养活其他专职专门人才(常备军与文字档案记录人才)。“知识带来力量,文字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力量。”“文字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组织开拓殖民地的舰队的君主和商人的命令是用文字传达的。”而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埃及人和“不迟于公元前1300年的中国文字”(商甲骨文)。(但目前中国曾发现公元前6000年河南贾湖符号并与甲骨文有明显关联。而所谓埃及象形文字专家最新发现翻译错误,应当译为埃及圣碑文字。)

本书还展示了一个奇特的、产于公元前1700年的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圆盘,上有45个符号,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文件,而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在2500年后才出现,这表明了“需要是发明之母”。文字、印刷术、蒸汽机、汽车概莫能外。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在古代都曾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于欧洲,但从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和欧洲工业革命后远远落后于欧洲,从而先后成为欧洲殖民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孙中山称之为次殖民地),原因至今争论不休。作者例举了两个孤立或半孤立社会技术倒退的著名例子,一是日本拒绝枪支、二是中国抛弃远洋船只,此外还有部分土著放弃采用弓箭、放弃独木舟、放弃陶器等等,作者认为这证明了技术史上地理条件和技术传播的作用,如果没有技术的传播,得到的技术更少,而丢失的现有技术会更多。作者还认为在人类技术发展的漫漫长途中有两次意义特别重大的飞跃,一是约10万年前语言的出现和专用石器和复合工具产生,二是定居生活,这与粮食生产相关:要求人们留在作物、果园和剩余粮食储备的近旁,并可积累不便携带的财产,由此产生城市并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再到专门的警察、机关、城市、金钱和其他许多政治、经济制度,国家公元前3700年左右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000多年出现于中国、安第其山脉与东南亚。但直到492年世界上多数地区仍由酋长统治。国家从何诞生?卢梭认为国家是按照一种社会契约来组成的,有人认为是农业从大规模灌溉系统建设中诞生的,作者认为地区人口多少是最有力的唯一根据,或是在外力威胁下实现合并,或是征服或是战争,或是综合因素。

作者用了单独一章来论述中国,“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6个国家中,除中国外其余都是不久前实现政治统一的民族大熔炉分别保持着几百种语言和种族群体,俄国、美国如此,“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也分别是大约870种、670种和210种语言的发源地,”而中国奇特之处是:“12亿人中有8亿人讲官话,还有大约3亿人讲另外7种语言”,加上书写汉字中国显得“大一统”,而中国农业产生了南北两个中心,分别是水稻和以黍为代表的旱地作物包括大豆大麻和部分水果,非凡的青铜冶炼技术在3000年前就已形成并成为世界上最早铸铁的国家,中国还纸、罗盘、独轮车和火药,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文明影响了亚洲大部分地区。但是作者显然误解了中国文明的一个关键之处,“秦始皇宣布以前的所有典籍都是没有价值的,并下令将它们焚毁”,这显而易见是源自郭沫若《十批判书》中的错误,郭认为民间书被秦政府所焚,而秦政府所收藏的各国典籍是被项羽火烧秦宫而毁灭了,但郭可能忽略或忘记了《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的史实:“诸将皆争走财帛金玉之所,萧何独先入秦丞相府、御史府,尽收其律令图书。”这表明项羽所烧图书其实子虚无有,秦政府所藏图书被烧毁是后代事。这也是楚汉核战争中汉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图书、档案、情报优势所在,“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表明档案情报重要性远远胜于物质、能源,也胜于财帛金玉。此外中国古代成功的改朝换代,无不与档案转移有关。史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於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秦并东周列国,载其图法而归。

回顾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华文化以数千年传承而著名于世,即所谓罗马之后无罗马而唐宋之后有中国,中国拥有蒙古、满洲领土主权不是因为中原国家侵略占领蒙古满洲,而是蒙古、满洲侵略、占领中原后实现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非种族国家,在汉唐时代外国人可以在中国作到前几位的高官,科举时代也有外国人参加科举而在华当官,在中国没有宗教战争,虽有“三武灭佛”但中国最终却成了以佛教为最主要宗教的国家,中华文明包容性从中可见一斑。此外在五胡乱华与五代十国两次国家大分裂、大战乱时期,由于有中医而战胜了大瘟疫。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后认定中国不是一个远征的国家即不是一个侵略扩张的国家,尽管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远远强于数十年后的葡萄牙西班牙舰队,但却从未殖民侵略他国。

由于疾病在消灭美洲土著居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见中华传统医学即中医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中草药在日本、朝鲜语中称之为“汉方”,其实是比中医更准确的表达,中国还有蒙古医、苗医、瑶医、藏医等等少数民族地区医学,这为中华民族历经磨和复兴提供了医学保障,即使是在“五胡乱华”与“五代十国”动乱分裂时期。

作者用一章篇幅记述了《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记述了南岛语系先人最早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就远航南海、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令人惊叹的历史,在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曾有法属波利尼西亚人仿制了史前船舶借助风力划桨航向上海,但航行到福建时耗尽了资助的资金,但当地考古工作者惊奇地发展,这古船与中国洞庭湖中苗瑶族古船“子母艇”惊人地相似,装饰的动物图案也类似,更重要的是部分南岛语词汇与闽南方言、侗台语族相似,表明最早实施跨海跨洋航行的是生活在华南的土著先民!(见图)中国土地上先民航海远远早于西方!而且“中国的统一与欧洲的分裂都由来已久”,这也是专家所说“古罗马之后无罗马,而唐宋之后有中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让西方殖民者无法征服中国,日本岛国想征服中国也不可能!

有人将此书与卢梭著作相比,是一件有趣的事。2012年卢梭诞辰300周年的当天,北京的天空正大雨如注。在《商务印书馆学术论坛》上,听众中不乏白发苍苍的长者,亦有略显青涩的学子……为参加“纪念卢梭诞辰300周年暨《卢梭全集》出版座谈会”,他们冒雨从四面八方赶到地处城东南一隅的首都图书馆。“诸位对卢梭都有基本的了解,因为这么大的雨天,大家来这么远的地方参加这个活动,肯定对卢梭有基本的了解。”北京大学管理学院的李强教授一开口,就表扬了全体听众。李强问到,自晚清以来,从严复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翻译家花大量的精力翻译卢梭的著作,这是为什么呢?李强认为,当我们讲到近代思想的时候,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而所有的激进主义都有一个最深刻的思想,那就是“现实中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可以用人的力量来改变的”。人类通过理性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能够找到客观世界的规律,包括人类社会,能够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客观世界,改造成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人类社会中一切不合理的东西,人生一切痛苦,都不是自然的,都不是必然的,都是一个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我们在读卢梭著作的时候这个感觉非常明显。“特别是读他的《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能够探究一种规则,使我们确立合法的政治制度。这是读卢梭著作觉得非常鼓舞人心的一点。”卢梭思想里第二个很核心的观念就是公意。李强说:“根据我的研究,卢梭本人并没有用过‘民主’这个词,但是他在近代思想家里大概是第一个比较早的感觉到现代政治对人民主权的要求。”康德说卢梭是道德世界的牛顿,卢梭还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我把我的一生献给真理。”这激励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与改革。

当年时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商业发展将人们利益融合在一起并走向进步与和平,但卢梭对此不屑一顾,他认为,经济利益不是把全体人民团结在一起,而是把他们分开,人民追求物质利益,却不顾职责与德行,由此产生暴力、不忠不义、背叛,没有一样是好东西。现代法国社会,让物质利益分离为有钱人和穷人,富人被他们的文化腐化堕落,穷人则被他们的悲惨生活所败坏品德,富人和穷人都成为了贪婪的奴隶。卢梭革命性地研究了人类学和人类语言的起源,对于政治学和科学同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这篇论述科学与人类不平等的征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和8年之后的《社会契约论》,催发了法国大革命。“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卢梭论文被西方学术界确定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开山之作,卢梭当之无愧成为西方现代社会科学之父。卢梭学说传入中国,风雨飘摇的腐朽晚清社会,中华民族面临被殖民被分裂的巨大危险,晚清诗人蒋智由读了卢梭著作后奋笔写下一首诗《卢骚》(译音不同)

“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鼓吹改革的梁启超也奋笔写下:

落落何人报大仇?

沉沉往事泪长流。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新中国的启蒙学者顾准认定:地上无法建天国,批判了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和基督教的天国。同样也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在中国进入深化改革与开放的历史关头,仔细阅读读一下《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并参照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社会契约论》和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读者可以得到新的推动改革必要性的启示。而此书能否与卢梭书相比肩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结论。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