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普,1956年10月生,辽宁新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198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矿场机械专业,2003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开发事业部总工程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总经理、董事长,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2015年5月任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2015年5月,“三桶油”在同一天迎来新帅,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玉普入主中石化,接替到龄退休的傅成玉任董事长。相对于中石油和中海油,中石化换帅的话题更多,焦点无非有两个:一是王玉普的“技术派”背景,二是中石化的改革进程与方向。
现年59岁的王玉普,曾长期在大庆油田工作,后历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和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被明确为正部长级。按常理,这个履历足以令其接棒中石化来得四平八稳。截至目前,王玉普就任已经两个月,中石化集团网站上的领导活动栏中,董事长按部就班地会见各方客人,参加着各类会议。同时,他也发出过声音,中石化称发展战略不会大变,全方位深化改革正加速推进。
起步大庆
领军大庆这个曾经书写奇迹的地方时,人们评价王玉普身上有一种“深沉与豪放完美揉和成的独特气质”。面对大庆的辉煌历史,王玉普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天的大庆油田对国家的责任还远未结束,为了国家的进步和需要,大庆必须肩负起自己新的使命,迈出创建‘百年油田’的新步伐。”
在公司的一次科技大会上,王玉普讲了一个故事:日本北海道渔民以捕卖鳗鱼为生,但这种鳗鱼的生命力非常脆弱,运不到集市就会死掉,渔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运输途中放进一些杂鱼,让它们互相追逐,结果鳗鱼都活了下来。这个故事给科技人员带来压力的同时又带来了动力。
“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决定格局。”主要决策者的这一思维,将决定企业未来走向。从此,大庆油田公司的所有科研项目,都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科技机制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步伐,可以用“灵活”和“与时俱进”来表述:核心技术以自主开发为主,配套技术交给别人干,成型技术直接引进;自己能干的搭平台、给政策;干不了的给别人,出经费、出题目。有些重大课题还向国内外招标,关键的课题骨干向全社会招聘,以不断增强科研“造血”功能。对于业绩突出、贡献巨大的人才,实行超常规重奖。
在政策的激励下,长期以来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的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探明1000亿立方米规模的天然气地质储量。
王玉普在大庆时,油田由“工”到“商”进行转变,开启了一场油田深处的革命。大庆凭借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商誉优势,仅出卖技术一项,已经开拓了长庆油田、吉林油田等30多个国内技术服务市场,实现产值3亿多元。在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尼等国际市场实现产值800多万美元。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多次表示,希望大庆油田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其合作开发油田,这样我方就可以在不投入资金的情况下靠技术和劳务获得份额油。
在当时,王玉普心里有一种信念:中国的强大靠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企业来完成,只有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企业强大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才会提升。但当时王玉普或许还不会想到,在2009年调离大庆油田的5年之后,一个更大的舞台留给了他。
未烧“三把火”
迈进2015年的中石化,俨然已经成为改革的“排头兵”。从2014年开始,中石化率先推进向非油业务为主业的转变。时任董事长傅成玉表示,中石化未来将以非油品业务为主营业务,从油品提供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与中石化相比,中石油与中海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则“低调”很多。无论是中石油的油气管道独立,还是新疆地区油田勘探开发领域的开放,都是欲说还休,进展缓慢。王宜林接替傅成玉执掌中海油后,也鲜有“混改”举措推出。中石化的“混改”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除了中央政策支持外,傅成玉自身的能力与魅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石化一些内部人士也坦言,傅成玉确实为中石化带来了全新的国际化管理理念。“很多投资者与其说是看好中石化,还不如说是看好傅成玉。”
中石化的转型与改革推进比其他央企较为领先,因此换帅引发了市场对于继续推动改革的担忧。但是,在5月8日,王玉普在其履新后第一次召开的中国石化领导干部会议上,他便强调了推进公司的改革发展。
“中国石化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30多年的奋斗,中国石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凝心聚力,继续把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王玉普不止一次强调了创新和改革。在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调研,看望慰问院士、专家和一线科研人员时,他指出,创新是科研院所的本质属性,科研院所要充分认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责任和使命,深化改革,主动作为,以创新驱动引领中国石化未来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梳理中石化历届领导更换后的企业治理思路可以发现,他们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化。因此,从惯常分析并结合新任董事长的特点,有人认为与傅成玉一样,王玉普也会有自己的思路。
傅成玉退休,结束了一个时代。无论在中海油还是在中石化,他始终在努力做着同一件事情:对传统大型石油企业进行改造和转型升级。当前,油品销售量下降、环保压力增大,这是中石化销售公司面临的发展难题,“混改”被视为突围的重要举措之一。王玉普出身大庆油田、多年来专注上游油田业务的特点来看,未来中石化很可能在上游板块做出一些调整与改变。
自2014年进入低油价通道以来,中石化上游板块亏损严重。如何扭亏为盈,如何为企业减负,如何从内部加强资源管理,可能成为王玉普改革的落脚点。相信不久就会看到他具体的改革思路。
开局: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关于王玉普的新闻报道多次提到这两点,显示着一位“技术型”领导的务实。接手中石化,王玉普还在观察和摸索,考虑下一步改革的路径怎么继续走。
他曾表示,中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一定能够带领百万员工保持生产稳定、队伍稳定和企业稳定,继续把中国石化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王玉普也曾表示公司经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很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石化正在统筹考虑和全力推进各方面工作,包括抓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抓“十三五”规划编制、抓中央巡视反馈后续整改、抓班子带队伍、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人才队伍建设等。
2015年6月24日,中国石化在京举行发布仪式,正式发布《中国石化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主题,图文并茂呈现了中国石化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情况。这是中国石化自2008年起连续第8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的是公布中国石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自觉接受来自媒体、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同时倡导社会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中石化的改变有目共睹,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如果展望未来几年王玉普时代的中石化,可以与他在大庆时进行一些比较。那时,他曾向采访的记者表示,“自从接过这副担子的那天起,我就时刻都在感受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承担的巨大压力。我始终在思索、在问自己:作为全国最大油田的主要领导应该怎么做?作为已经开发建设了40多年的老油田的接班人,又应该怎么做?作为近10万名员工的带头人,还应该怎么做?”
坐镇北京朝阳门中石化总部的王玉普,如何思考和探寻拥有着百万员工企业的未来,另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