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风电产业在“风中飘摇”

2014-04-08 16:58:58 能源思考2014年3月刊   作者: 董秀成  

目前,中国风力发电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其中区域电力供需矛盾和电网问题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7年多后,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许多公司,其中包括风电场和生物质能源工厂,同时也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例如,20131月至7月,隶属于中国华能集团的吉林省白城华能洮北风电场发电1.3475亿千瓦时,但在同一期间,有7248万千瓦时风电未被使用,造成近4000万元损失。中国华能集团,正在讨论是否要开始建设第四阶段,而前三个阶段已经投资13-14亿元人民币。

公司损失是因为吉林电力供过于求,2012年吉林省总装机容量为2600万千瓦,但是最高电力需求只有860万千瓦。尤其是在1月到3月的冬季,必须遏制发电能力,在午夜之后风吹得最强烈之时,风力涡轮机却被关闭,以确保由热和电联产的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能够用完,用于住宅、工业和商业用途,提供足够热量。

2006-2010年.吉林省电力容量翻了一番,达到2000多万千瓦。在此期间,政府鼓励国有企业在建立发电厂以提振GDP增长,但未能充分考虑电力需求。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供需失衡是关键所在。

当然,可以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通过长途输电线路,将吉林西部过剩的风电输送出去。吉林西部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过剩,可以用长途输电线路将过剩风电能输送到其他需要电力的地方。

然而,与电网相比,风电项目审批程序更快,施工时间更短,这意味着电网发展已经无法跟上风电增长。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电网是专门为服务煤炭等常规能源资源而设计的,高成本的风电显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面对如此局面,一些风电企业宁愿把建设项目搁置,因为随着建造更多的风力涡轮机,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这或许是一种尴尬和无奈。

2013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1.4亿千瓦,包括6237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超过核能发电,成为继热能和水电之后该国第三大电力来源。

中国国内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陆上及海上可开发量估计为70亿千瓦到120亿千瓦之间,在过去几年里,前10名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已经占据中国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中国自己制造商为主,只有两个来自欧洲的国际厂商跻身其中。西班牙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Gamesa公司,位列第8,占3.8 %的市场份额;丹麦的维斯塔斯(Vestas)排名第10,占3.2 %的份额。

由于中国风力涡轮机市场饱和,价格暴跌,发电量削减,欧洲和中国的涡轮机制造商都准备在中国和印度之外的新市场,如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进行竞争。然而,全球风电行业仍主要由三大市场支撑:欧洲、美国和中国。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风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