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概述
能源安全有必要继续在供应侧上投资以满足需求,并且解决老油田产量下降问题;
减缓气候变化要求在供应和需求方面大量投资;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以脱碳为主的世界能源系统;
清洁煤与CCS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必须得到支持;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帮助提高能源安全;
经济危机是一个机会,政府可将清洁能源新政作为各个刺激经济方案的核心。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放缓,I E A每月都会下调需求预测数字,现在是8 4 30万桶每天的水平,同时我们也下调了全球的G D P 预测数字, 我们认为2009年G DP下滑1.4%。现在这个现象其实有个特点,这是从1994年以来非O E C D需求开始出现下降,现在是下滑了0.1%。到4月O E C D国家需求出现大幅度下滑,但是中国、印度这些非O E C D的国家需求还是上升的。但是,4月出现一个反转,就是非O E C D国家需求出现了下滑。这告诉我们,经济危机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非常严重的,包括对于中国也是一样。我们预测中国需求会下降0.8%,中国G D P增长还会是维持在6.3%,这跟政府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都能够取得成功,使得经济实现复苏,但是我们还是要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来看一看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想看到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还是要观察到底对经济有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经济衰退导致需求的变化(图1)
我们从供应这一面来看也有非常有意思的发现,我们也下调了供应,产能的增长是下降了160万桶/每天,从去年夏天以来,需求的增长是下调了400桶,供应是160万桶/每天,当然这是比较乐观,我们也可以看到供应这方产能下降会比这个更严重。有很多资本性项目不断被取消或者是推迟,也许这种产能下降会更严重。而且原油处于低价,这个对于产能增长是一个负激励的作用。如果说4 0美元一桶的低油价持4.2万亿美元,其中主要的部分都是在电力部门,这是我们参考情景, 尤其是电力的输配, 需要很多投资来建设基础设施。石油是需要0.5万亿美元,天然气稍微少一点,这都是必须的投资,全球占到G D P的3.3%,中国到2030年的时候应占到G D P的3.1%。这些需要非常强大的投资,使得我们的供给能够满足需求的增长,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展开这些工作,如何在能源领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展开这些投资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确实面临很大困难和很多不确定性。
当然,在我们的世界能源展望当中也提到了长期的供应成本曲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排放的成本,二氧化碳如果每吨达到5 0美元的价格,将会使非传统石油生产成本增长最高每桶3 0美元,当然传统能源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长期石油供应成本曲线(二氧化碳每吨50美元)但是可能有5-10美元每桶的增长,煤制油会受到重大影响,达到每桶30美元的价格。我和很多石油公司老总都谈过,包括B P在内,这些公司已经开始考虑到在他们投资的时候,在利润当中二氧化碳的成本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使得整个情况变得更加困难了。
这种边际成本变得越来越好,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关于二氧化碳减排和前期变化的挑战,对于能源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问题。
这是同样一个表,我们做了一些调整,这也是在世界能源展望当中的,蓝色的是O E C D国家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绿色的是非O E C D国家,这是我们一个参考情景。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变量就是这种排放增加,主要是来自于非O E C D煤炭的使用,包括中国。我们把高于45的情景定为不可持续的,我们看40-45的参考情景,如果我们达到450P P M的话,我们必须有些减缓,当然这些O E C D国家必须有大量的减排,非O E C D国家从2020年之后也要有大规模减排了。而且非OE CD国家主要排放者应该加入碳交易当中。
我们怎么实现减排呢? 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技术,这是一个新的表,这是我第一次公开使用这张图表,我问了一下我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计算一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减排。在这个V型图当中,把他放大了就是这样一个图形,怎么在O E C D和非O E C D国家实现减排量呢? 我们有什么技术呢?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是能效,包括在O E C D和非O E C D国家,尤其是在非O E C D国家这个能效尤其需要提高。
60%的减排来自于非OE CD国家能效的提高。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OE CD国家,减排量有47%都是来自于能效的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确实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而且制定了非常宏伟的目标实现这些能效的提高,来实现减排。
另外就是核电发展,当然它是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还有可再生能源。核电在O E C D国家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可再生能源在非O E C D国家是占到25%,在O E C D国家占到18%。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C C S,就是粉红色的部分,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储存。
OE CD和非OE CD国家都需要CC S技术实现减排量。如何使得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储存以及清洁煤的技术能够在中国得以使用,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机制来刺激他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他应该是我们在哥本哈根谈判过程中需要达成共识的领域。
对于电力是什么情况呢?这也是我们世界能源展望里面的内容,在现在情况下,煤炭和天然气生产增长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在450的情景中,煤炭和天然气增长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核电,包括水电。每年有一万八千个新的风场建立起来,还有其他可再生能源,当然这些领域需要非常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我们也看了一下中国的数字。中国核电需要扩大1 3 倍, 他现在是8 G W,需要进一步的扩大。水电需要扩大3倍,风电需要扩大26倍。中国目前有2 0%的煤和天然气的技术需要配套C C S,这在全球范围以及在中国都需要非常强大基础设施的投资。
我们如何实现这些呢?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在发电当中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可再生能源占到1 8%,包括水电。如果能够占到发电的4 0%,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对电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也有很多讨论。我们如果能够使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话,电网必须有更大的灵活性,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个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里面的投资,每年他的增长都达到了60-70%。但是从20 0 8年开始,这种增速放缓,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我们对于这个非常关注,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出现了一个下滑的趋势。
当然,这还是一个投资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金融危机的情形下,我们如何能够继续保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从而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目前,政府也在讨论能源效率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IEA在7个领域建议25项能源效率政策
1. 跨行业
1.1加大能效投资的措施
1.2国家能效战略和目标;
1.3能效措施的遵守、检测、执行及评估
1.4能效指标;
1.5国际能源机构自身对能效建议执行进度的检测及报告
2. 建筑
2.1建立适用于新建筑的设计规范
2.2高耗能建筑及零耗能建筑;
2.3 提高现有建筑能效水平的政策措施
2.4建筑认证制度;
2.5提高釉面部位的能效
3.家电
3.1具备强制性能源性能要求或标签;
3.2低功耗模式,包括电子和网络设备的备用电源,
3.3电视机及“机顶盒”;
3.4能效测试标准及计量规程
4.照明设施
4.1采用最佳照明设计,逐步淘汰白炽灯;
4.2在非居住性建筑中确保最低的照明成本,并逐步淘汰低能效照明灯具。
5.运输
5.1省油轮胎;
5.2对轻型车辆实行强制性的燃油效率标准
5.3确保重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5.4生态驾驶。
6.工业
6.1采集高质量的工业能效数据
6.2电动机的能效
6.3协助发展能源管理能力
6.4提高中小企业能效的措施
7.公共设施
7.1公共设施终端的能效计划我们对八国集团也提出2 5 项非常详细的政策建议,我们也会去密切关注跟踪这些建议的执行情况。
我们也知道在I E A 成员国当中经济刺激计划中会有1 2 8 0 亿美元用在能效提高方面的项目。我们也知道中国推出307亿美元。我们也知道每个国家的绿色能源计划加在一起就是1 9 5 0 亿美元, 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为将来省出能源来。不管是在住房、交通等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从一开始就要投入。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借经济刺激的东风从现在开始就进行投资,进行节约,迎接更好的未来。我们也需要I E A对于经济刺激计划对于能效提高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评估。这些方面的内容会放到我们下一年的能源展望当中,我们也希望中方能够把自己跟踪的情况以及一些展望交流给我们,我们也可以把他考虑到能源展望里面去。这里我们看到能源革命里面有1 7项关键技术要实现,我们认为核能、太阳能、风能都是比较重要的,另外电动汽车也是很重要的,还有水泥技术。我们也是希望由此能够为我们的科研投资制定一份路线图,我们也是希望各国政府以及跨国公司,以及各国的企业一起进行能源开发,实现各个方面的技术突破。我们也是从这些技术当中划出七个最重要的技术。
供应方
复合燃烧模式发电
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煤-超临界发电
核-第三代和第四代核发电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聚热发电
风能
生物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共同燃烧
电网
第二代生物燃料
需求方
建筑节能
高效能发动机系统
高效能内燃机
热泵
插件和电动车
燃料电池汽车
工业冷却设备
太阳能加热
高效能的工业生产过程(从生产水泥开始)
比如说电动汽车,当然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想法,但是如果说没有低碳发电的话,电动汽车意义也不大了。也就是说,无碳的技术应该是在能源消费领域,同时也应该实现在能源生产领域。这样效果才最好。
这是转换到450P P M情景需要的大量投资,我们需要全球进行26万亿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才能够进行这个方面的转换。除此之外,也就是说在26万亿美元之外,需要再投资9万亿美元才能实现450P P M,这也就是占全球D G P的几个百分点,不是很难达到,当然把这个东西建在谁家的后院都是要考虑的。
在450政策情景中,2030年再生能源是世界发电量的40%,现今比例为18%
能源安全问题是I E A使命之一,就是说这些战略储备如何在紧急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在关键的时刻I E A会发挥更关键的作用,也就是未来供应的中断或者是紧缩还有可能再发生,有这样一些储备可以应对供应的中断和波动就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够在巴黎给大家做一个能源政策的看门狗,特别是在天然气领域,各国的部长希望我们建立一个天然气的储备。当然,天然气储备比石油储备成本更高,所以天然气的安全要来自于更多的形式上的多样化, 比如说管道气、液化气等等方式的供应。同时,运输的路线也应该多样化,同时也要通过能效提高来实现天然气的安全。天然气的安全问题也是下一次I E A部长级会议议题之一,希望中、印、俄这样一些非成员国的部长参加。气侯变化是实现能源安全的一个契机,因为我们油气消耗量会减少, 能源安全相应也就提高了。所以,这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的事情,这是车之两轮并行不悖的,所以说为什么我们I E A会很高兴能够把这些数据贡献给大家,包括刚才我给大家首次披露的一些数据贡献给大家。如果说我们把全球大的数字分解到各国的话,它的可行性就更能够提高了,可以说八国集团以及I E A成员国都要求我们做分解的工作,我们也是很高兴能够给大家提供这种分国别、分地区的数据。这样的话,哥本哈根的那些谈判者就更有章可循,有更多支持性资料,这样在他们讨论的时候能够把能源安全和气侯变化综合考虑,一起应对。这也正好是我们所要倡导的目标。我们知道在经济刺激方面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也希望中国能够和我们一起向这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