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观一叶而知天下秋

2009-11-20 16:19:00 中国能源网

能源与气候已经成为当前众多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核心。这是因为没有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油气资源能够自给自足,也没有谁能在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中置身事外。这种能源竞争已开始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对外政策,并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新体系大格局角逐的平台。“跟踪金钱的流向”——这是惯例。但是,对于试图了解国际经济政治大趋势的人,正确的建议是:“跟踪石油的走向”,这能够让我们观一叶而知天下秋——正如石油行业的知名历史学家丹尼尔·尤金所言:“是石油让我们的生活场所、生活方式、以及通勤方式成为可能……石油和天然气是化肥的关键原料,全世界的农业都依赖于此;石油让我们可以将食物运输到完全不能自给自足的世界各大城市。”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能源外交一直被矮化为经济外交的附庸品。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太过部门化和太过单兵突击。

在“没有永恒朋友,也没有永恒敌人”的能源外交中,中国一方面并没有世界霸主美国一样的全能资源进行实力外交,另一方面在西方话语权垄断的局面下也无从开展能源领域的价值外交,但是我们并没有被逼到死角,还有很多手段来完善我们能源外交中的不足。

能源已经成为大国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行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因素。因此能源战略对于大国和强国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全球能源外交体系,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加深入全球分工体系。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长期的能源保障。开展能源外交就是要用和平的外交手段促进国内发展。同时,依靠与世界建立起来的能源关系巩固中国在新全球体系中的世界地位。目前,能源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开发全球能源的过程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能源关系,深化中国与世界的战略性劳动分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将得到深刻转换。当今的国际能源问题涉及的几乎都是世界大国和地缘战略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着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战略互动,因此绝对不单纯是一个市场经济问题。

随着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各国在能源领域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日益活跃,能源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迅速攀升。因此,大力加强能源外交及对能源外交理论的研究,制定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配套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外交战略,应该有其明确的内涵与定位,能够把握现存的问题并给以解决问题的出路筹谋。

能源外交战略应该是国家用于谋划国家总体战略全局、指导与协调各能源外交主体开展国际能源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总和,必须摆脱部门指挥而置于国家最高层面直接领导下并且直接推动。

能源外交战略的定位为能源外交战略的外延,即它与国家能源、国家外交及国家安全总战略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能源外交战略的定位是制定能源外交战略的根本。能源外交战略重点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今后几十年的战略任务,并以国家能源战略、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为战略目标的重点。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外交战略提出的任务,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总体目标应确定为:努力扩大在全球能源资源中的占有份额,确保境外能源的安全输送;优化能源企业的境外经营环境,推动有利的国际能源秩序的形成;在实现国家能源战略利益的同时为国家外交战略、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定能源外交战略目标的重点,既要着眼于国家能源需求的大趋势,也要着眼于国际能源关系的大环境;既要着眼于当前需要,也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因此,能源外交战略目标重点的确定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在总体目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二为实施手段的重点。发展广泛的国际能源关系是能源外交战略最具体、最实际的操作领域。国际能源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对国际能源关系纵横捭阖的运筹。因而,发展广泛的国际能源关系是能源外交战略实施手段的重点。三为地理区位选择的重点。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地理区位选择的重点取决于不同的能源外交任务,不同能源外交任务其地理区位选择的重点也不同。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