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提高公众核电认知度 理性看待核电发展

提高公众核电认知度 理性看待核电发展

2012-10-18 22:40:00 中国能源网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一年半有余,然而事故引发的针对核电发展的讨论一直持续到现在,一些国家甚至因其改变了本国的核电发展策略。不过普通民众除了对核电事故的灾难性场景仍心有余悸之外,似乎对核电的认知并没有特别的提升。这恐怕与众多媒体侧重于抓人眼球的突发事件报道,而没有意识到核电发展的复杂性、对于普及核电知识却不甚关心直接相关。而不完整、不正确认知及其所形成的民意对核电行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无法忽视的。

“核电究竟安不安全?”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始末。

一、福岛核电站事故回顾及媒体普及核电知识的不足

那一天 日本“震”惊了世界

日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了里氏9.0级特大地震。全世界为之震惊。

而事情的后续发展,不仅让包括我国在内的日本周边国家的民众陷入恐慌,更对全世界核电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至今的长久影响。

地震发生后,日本东部沿海处于运行状态的所有核电机组均实现了自动停堆。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依靠该电站的应急柴油发电机为反应堆的冷却系统提供电力。然而不幸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3台机组(沸水堆)紧急停堆大约40分钟后,巨大的海啸冲毁了这座核电站的防护墙,导致应急柴油发电机及相关电力设备被水淹没而无法工作。1号机组和2号机组无法排出衰变热,因担心堆芯熔毁,日本当时的首相菅直人宣布日本进入“原子能紧急状态”。

12日下午6时许,1号反应堆机组厂房发生爆炸(需要说明的,1号机组于1971年3月投入运营,服役已40年)。爆炸的画面第一时间传遍了全世界,也点燃了全世界民众的恐慌情绪。4月2日,2号反应堆机组泄漏高放射性污水。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级为最高级7级,级别等同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事态的发展持续地挑战着人们已经绷紧的神经,媒体的跟踪报道也步步达到高潮,“韩国监测到放射性碘”、“我国东北地区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除西藏外,我国其他省份均检测到核辐射物质”、“已扩散至全球”……尽管政府称辐射量对公共健康没有威胁,但某些地区还是爆发了“抢盐”事件。“抢盐”事件的发生是媒体对核电知识介绍力度不够最直接的证明。

7月19日,日本政府、东电宣布已大致完成核事故处理第一阶段,机组反应堆和乏燃料池实现稳定冷却。12月16日,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机组反应堆处于相对稳定的“冷停堆”状态,即核反应堆活动完全停止,达到低温稳定状态,意味着核事故处理第二阶段结束。

此时距核事故发生已有九个月,日本首相也早已换了新人,野田佳彦于8月底出任日本第95任首相,接替因处理灾情不力而辞职的菅直人。

回顾国内媒体在整个事故报道过程中的表现,有很多值得反思之处,比如是否跟进事故进程报道有余而介绍核电知识不足,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平衡只能徒增老百姓的恐惧心理,于事丝毫无补。

另外,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日本媒体除了报道核电事故之外,非常重视宣传在核电发生事故后、以及受到核辐射后所应采取的措施。比如要关闭窗户、关闭有换气功能的空调;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如果衣物沾染到核辐射物质,要把衣物脱下来放到塑料袋里,把口袋扎紧,并要马上洗澡,或者用湿巾擦拭身体;如果吸入放射性碘元素,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稳定碘素剂,但不能盲目服用等。这些措施看似简单,但可以让老百姓“有章可循”,减少恐慌。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因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伤情况相对较低,这与日本人的防震教育、防震演习等密不可分,日本的学校有时会不提前通知而搞“突然演习”,而且日本有些孩子还喜欢上了防震演习,因为只有在演习的时候可以穿着拖鞋跑到教学楼外面。当然,这表面上有点离题,但其实又紧密相关,因为一个从小培养起来的正确认知对未来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们的媒体如果能够多从核安全教育、从教育下一代的角度出发报道此次核电事故,进而提高中国核安全教育水平,将是一件“变坏为好”的契机,将会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二、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世界的影响及媒体报道的倾向性

德国:最先表态 2022年放弃核电

德国于2011年5月30日作出决定:德国17座核电站中,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8座核电站将永久性关闭;此外,其余的6座核电站原则上都将于2021年前关闭,另外3座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这意味着到2022年德国所有的核电站都将停运。德国从而成为首个决定放弃核电的工业大国。

事实上德国政府在2002年就通过“核电逐步退出”的法令,确定到2022年左右关闭德国境内的全部核电站,但是考虑到经济和能源需求的现实,2010年德国决定将期限推迟到2035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使德国决定将期限重新设为2022年。

应该说,德国政府的这一表态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但德国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很多经济界人士如戴姆勒汽车集团的CEO和德国工商联合会的CEO 都跟德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因为放弃核电意味着用电成本增加,而且将迫使无法承受经济负担的中小产业转移到他国。

日本:抗议如潮 2030年代“零核电”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再加上地震频繁,日本国内废除核电站的声音由来已久。已故日本导演黑泽明在1990年的电影《梦》中就通过描述日本核电站事故引发的巨大灾难来表达反核电的意见,21年后他的“梦”不幸成为了现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知名作家村上春树更是站在了此次日本反核电运动的风口浪尖。似乎不难发现,在反核电的运动中,日本文艺界人士要多于科学界人士(日本科学界人士往往是从核电站选址上提出质疑)。

无论怎样,在国内巨大的废除核电的抗议声中,日本政府2012年9月确定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为“到2030年代使核电机组运转率为零成为可能”。新战略确定了三项原则:(1)核电机组的运转年限为40年;(2)只允许重启安全性得以确认的核电机组;(3)不新建核电机组。但日本的“零核电”战略遭到了经济界的严重抗议。更有媒体认为这是日本民主党为争取选民而故作姿态,能否实施存在极大变数。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日本政府在国内积极推进“零核电”,但是在对外输出核能技术上却是异常“开明”,2012年10月16日日本经济产业相枝野幸男表示日本将继续向海外提供包括核电在内的核电技术。枝野幸男的发言事出有因,目前日本日立制作所正计划在立陶宛投资建设核电站。此外,今年9月底在英国“地平线”核电项目中入围的公司便有东芝旗下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东芝占77%的股份)和日立公司。

法国:最新表态 2025年核电占比降至50%

法国总统府2012年10月16日发表新闻公报称,总统奥朗德近日召集核政策委员会会议,会议确认到2025年,核电占全法发电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5%降至50%。不过法国电力集团核电部经理认为,法国削减核电的比重不会影响法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对于法国的这一表态,有学者表示在能源需求增大的情况下这一目标的实施还需要观察。

美国:发展核电计划不动摇 民众支持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福岛事故之后不久便表示美国将按照计划进行新核电站建设,而且发表演说强调核能利用作为绿色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称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将会运用到新一代核电站的开发中。2012年2月,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同意向佐治亚州一核电站颁发修建两座新核反应堆的许可,这是1979年三里岛核泄漏事故以来美国首次批准新建核反应堆。

2012年3月26日,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一年以后,仍有57%的美国人认为应发展核能解决美国的电力需求。美国核能发电约占全国电力总需求的20%。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业务部专家王泽平更是从近乎“阴谋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的策略。王泽平认为美国故意夸大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通过控制舆论导向造成各主要核国家对本国能源战略的思考和再定位,而核能技术应用如果受阻,必然会加剧能源平均价格上涨的趋势,对欧元区复苏造成一定阻力,延缓日本经济复苏进程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英国:逆势而上 力挺核电

英国在福岛事故后不但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提出了近乎跨越式的核电发展计划。在英国的能源结构中,核电已是仅次于天然气和煤炭的第三大能源。在英国,共有10座已经在运营的核电站,其中包括19座核反应堆,发电总量占英国总电力消费量的18%左右,在整体能源消耗中占大约6%;正在筹建的有5座核电站,未来拟建的有8座核电站。

毕马威全球基础设施及工程集团主席、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核能发展办公室首席专家蒂莫西.斯通(Timothy Stone)在解释英国力挺核电的原因时说这主要是出于能源安全和国际减排的压力。英国承诺2023~2027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而且英国政府并“不甘寂寞”,还打算拉欧洲其他国家和英国一起发展核电。今年3月,英国政府表示希望欧洲能提升核电地位,将其与可再生能源同等对待。

事实上,除了事故当事国日本以及德国、瑞士、意大利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进一步强调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核电的发展均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尽管如此,国内媒体似乎对反核电的新闻报道情有独钟,似乎更热衷于报道日本的反核示威、“零核电”计划,更愿意提及德国宣布2022年放弃核电,更青睐“法国大幅削减核电 中国重启依旧谨慎”这样的标题,却鲜有媒体撰文“美英继续大力发展核电 中国须加快建设步伐”,甚至连类似的也没有。二者的不平衡,值得人们深思。原因之一恐怕是反核电的“少数派”的新闻更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