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重点突破“中俄战略协作”
1、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年9月27日,中国胡锦涛主席在与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谈时指出:“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中俄两国地缘相邻,经济互补,合作潜力巨大,进一步扩大双方务实合作,对加快两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中方一贯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来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今年10月18-19日,中国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会见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
胡锦涛主席表示:中方愿与俄方“切实落实两国高层互访达成的共识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两国关系的优势和巨大潜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而不懈努力。”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质量、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国家关系之一。特别是今年以来,中俄关系呈现出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中方视俄罗斯为最重要、最可靠的战略伙伴,发展对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
温家宝总理指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来了难得机遇”“要坚定信心,加强交流,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为促进中俄各自的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3月20日,中国习近平副主席指出:“沿边开放是我国新世纪对外开放的亮点,加强经贸合作是充实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同俄远东地区加强合作具有多方面的成熟条件和重大意义。黑龙江是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是名副其实的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要把这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一轮以沿边开放为重要内容的对外开放中做出积极贡献”。以上是我国领导人,对“中俄战略协作”和“桥头堡”战略作出的战略部署。
已经非常明确地指明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国关系”
的战略核心,中俄两国“当今世界最有质量、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国家关系之一”的目前现状,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来了难得机遇,黑龙江省作为“名副其实的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要把这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一轮以沿边开放为重要内容的对外开放中做出积极贡献”
的国家战略及沿边开放的战略任务。因此,“十二五”
规划应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做出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以打造我国“对俄战略协作”
的“桥头堡”,实现“中俄战略协作”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2、东北将上升成为我国总体战略的主要方向之一全球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变化,使未来中国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发生改变,地缘战略方向发生调整。
概括来讲就是:对外出口方向北移,国民经济发展重心北移,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北移。
从地区格局来看,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更大,尤其该地区各主要强国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改变,这就会引起新一轮的力量结构调整。由于这基本超出了中国的力量范围,而且使中国面临更多方向的战略变化,所以中国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地缘战略部署,使战略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转移。东北包括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七盟市,即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单列市。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随着欧亚经济交流方向的主要方向转向东北亚,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急剧提升,东北将从现在的相对战略后方转变为战略前线和中国对外施加影响力的桥头堡。与此形势相对应,中国的战略方向也要向东北偏移。另外,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把东北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不仅是等待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或首都北京的战略屏障,而且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的前沿阵地,将要起到对外政治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作用。尤其是黑龙江和图们江流域地区,将成为中国新的对外经济基地。
黑龙江流域是发展中俄经济联系的主阵地,也是中俄经济合作的孵化器。以经济联系促进政治互信是黑龙江流域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图们江流域的发展更具战略意义,在利用北极航线方面,“图们江出海口到北欧和到北美东岸的海运航程缩短一半左右,优势在沿海地区各港口中最大,与日本横滨港的优势相当。
如果北极航线开通,借助图们江出海口,必将加强东北等地区与西欧、北欧的市场联系。对于东北振兴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图们江口是中国在日本海的唯一出海通道,也是中国与北极航线最近的联系节点,对中国未来对外经济联系和东北的发展稳定至关重要。
大力开发东北地区,重振老工业基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发展规划,而是国家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半球格局改变后,中国的经济将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以应对地缘经济形势的变化。
东北将是这次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利用新趋势带来的潜在发展机遇,是东北地区发展的借力点,也是今后发展东北的主要战略意图,东北就是未来至少几十年中国发展的火车头和试验田或对外宣传的窗口。在今后几十年中,东北将成为中国新的对外开放基地和改革发展的前沿,尽快形成对东北亚周边国家的战略优势,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试验基地,这是国家命运赋予东北的神圣责任。
3、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确定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在喜庆深圳特区创建3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温家宝总理指出:“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纵观我国的改革开放,目前只有东北地区的对沿边开放开展的有声无色、定位模糊、重点不明、成效不大,已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制约瓶颈。
黑龙江省恰恰是我国沿边开放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功能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5个州接壤,边境线长达3038公里,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界河长2300多公里,全省拥有大小25个口岸,其中边境口岸15个,这些地缘优势为这个地区沿边、沿江、沿路的发展提供基础,对夯实中俄可持续的战略协作伙伴国关系和创建包含东北亚六国合作体系,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具有及其重要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价值。
4、积极合理规划中俄战略协作蓝图习近平副主席早在今年3月20日就高瞻远瞩地指示:黑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等“比较优势”,并明确指示:黑龙江省“要把这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一轮以沿边开放为重要内容的对外开放中做出积极贡献”。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还没有一个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中俄战略合作的计划,还没有一个出海通道项目,还没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俄战略协作”重大核心战略项目,更不用去说沿边开放战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尽快确定黑龙江省的沿边开放、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黑龙江省要尽快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决策,尽快确定创建这一沿边开放发展战略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黑龙江省就完全可以在“以沿边开放为重要内容的”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中,做到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创造“龙江奇迹”。
因此,笔者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解决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严重滞后的问题,解决黑龙江省沿边开放所存在的制约瓶颈。应在黑龙江省全面落实习近平副主席的指示,制定出黑龙江省“要把这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一轮以沿边开放为重要内容的对外开放中做出积极贡献”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推动黑龙江省的沿边开放、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战略开创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沿边开放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