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冶金工业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多,加快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促进节能减排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发展,是冶金工业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本书结合实例系统阐述了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各生产工序的工业废水资源化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烟尘减排与余热利用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排技术。对每一种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论证,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本书可供冶金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前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是人类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金属材料是现代社会的骨骼,是现代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标志。由于金属材料的优良性和高强特性,目前可预见相当长时期内尚无新材料与其结构性、功能性、基础性、强度可靠性最大用量相媲美,是社会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将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不可替代地位。对中国而言,冶金工业是现代经济建设、国防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与现代化建设是不可低估的。但冶金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品,排放大量污染物。因此,做好节能减排是冶金工业生存与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适应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急需,我们组织国内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
本书由王绍文、杨景玲、赵锐锐、王海涛等编著,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协会等单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帮助。另外黄导、张岩、刘玉敏、秦华、刘楠薇、帖春英、石宇、申桂秋、王玮等均为本书提供相关资料。中国京冶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钱雷教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院长王纯教授,戴京宪、邹元龙、侯运升副院长等领导对于本书的编著、出版给予大力支持!书中参考和引用聂永丰、李光强、张锦瑞、韩剑宏、兰德年等教授专家的有关资料;参考和引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中国金属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等出版刊物、论文集相关资料;参考了大量资料。编著者对这些论文、专著的作者及其所在单位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