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平“节能降耗大限电”:每供电50小时停电22小时河南省郑少高速公路耗资600万元安装的路灯,为了“节能减排”从来不开,600万元的GDP,0度电耗安徽全椒为完成减排拉闸限电医院发电做手术因减排任务河南林州无限期停止供暖······山西晋城限电减排:居民生活用电1个月被停14天河北武强县除每周六供一天电外,其他六天都是18时至23时供电自2010年7月以来,一些地方刮起了拉闸限电风。这次拉闸限电不是因为供电紧张,而是地方政府为降低能耗,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进行的行政干预。众所周知,由于电能无法存储的特性,根据用电量的多少可以算出相应的能耗,因此,只有通过拉闸限电,才能人为的降低能耗。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企业已经签订了供货合同,为了避免因拉闸限电带来的损失,不得不购买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拉闸限电几近疯狂的9月份,全国各地的柴油供应突然出现紧张局面。
由于拉闸限电,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电厂减少发电,小型高成本低效率的柴油发电机开了起来。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也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但这不在减排考核指标之内,名义上电网用电减少了,实际上能耗增加了,不但没有减排,还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更多了。
为什么拉闸限电?
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但是直到2009年底,这一指标仅完成了15.61%,2010年还要完成5%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至2010年年中,中国距离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还差5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五年规划中,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任务要在最后半年内完成。
2010年5月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其中规定:到“十一五”末,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这给地方政府,尤其是主管领导带来了直接的压力,并将压力层层向下传导,直至乡村。
为了保住乌纱帽(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是次要的),在距离“大限”仅四个月之际,巨大的问责压力之下,各地竞相展开“十一五”节能冲刺。于是,各地政府采用拉闸限电来减少用电。于是自2010年7月下旬,从浙江开始,江苏、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诸省区接力。连续数轮的限电限产,波及水泥、钢铁、石化、煤炭等重化工行业,刺激这些工业产品单价大幅上扬。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如果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才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在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明确指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节能减排意义何在
节能减排的目的,是减少能耗,减少消耗日益短缺的能源资源,应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解决。
而通过拉闸限电来减排,名义上用电减少,实际上能耗增多,还使企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减排而拉闸限电,虽然任务完成了,但是造成的经济成本会很高,而社会成本会则更是无法估量,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做法。
限电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先是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大多数遭遇强制拉闸限电的企业都是工业企业,而工业企业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企业的生产是有延续性的,接了的订单必须按时交货。强制拉闸限电会导致企业生产任务的短期积压,过后,企业势必要加班加点,从而出现电力消耗报复性增长,能耗依旧增加。
第二,在拉闸限电的强制压力下,很多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不受大的影响,被迫放弃了正常供电的电网,转而采用自备柴油发电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这样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是对国家能源战略的严重破坏。一方面,电网的电力主要是大机组发电,发电效率远远高于自备柴油发电。另一方面,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发、输、配、用”必须在同一瞬间完成,在电网没有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盲目的拉闸限电必然造成电力系统运行中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能源效率的下降。
第三,我国的资源结构是“煤多油少”,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利用煤炭代替石油,减少石油的使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能源政策。国家的电力主要依靠煤发电,而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无疑将大量消耗燃油资源,突然增加的柴油需求,导致柴油供求失衡,于是我们看到去年年底各地频频发生的柴油荒。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拉闸限电严重的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新的媒体报道就是河南林州自1月5日起停止集体供暖,停暖的原因是该市负责供应蒸汽的优创电厂为实现减排目标,在1月5日关闭并拆除了冷却塔。而之所以这样做,是该市主要领导日前指示,优创电厂的关停是“死任务”,关系到能否实现减排指标,“不能因保供暖而耽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被殃及的部分医院、学校不得不启动自备锅炉,而普通市民则只能“各显神通”,不要忘记现在是林州市全年最冷的时期,比这更让人觉得寒冷的是为了完成业绩而令人心寒的做法。
节能减排是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发展,而绝对不是限制发展。因此,实现节能减排最根本的手段是要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靠技术进步和全民的节能意识的提高来实现。为了节能而干脆不让用能,为了实现目标,干脆限制企业正常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不仅失去意义,也失去了人心。
节能减排是一场持久战,长期的历史欠账使得我们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绝不可能搞短期的突击和歪门邪道等手段来达标。完成减排任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节能减排变成有硬约束力的考核指标,变成一个系统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对于那些为了乌纱帽不惜牺牲百姓利益的官员,有关部门领导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摘掉他们的乌纱帽,因为这是一种造假行为,是业绩造假行为,必须严惩,否则,这种掩耳盗铃的荒唐事件今后还将会一再发生。
2010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北京透露,经初步估算,2010年前3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他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恳请地方政府深刻反思,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含义,更多地考虑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