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三大类成品油消费2.46亿吨,增长12%。
2010年,全国汽油消费全年大约7118万吨(增长7%),基本上为汽车消费;柴油全年消费约15729万吨(增长13%),按汽车消费51%计算,为8000万吨。2010年汽车消费成品油1.5亿吨以上,全年成品油产量2.52亿吨,相当于60%。2010年全国汽车相当于消耗原油3亿吨。2010年交通运输替代车用汽柴油不到600万吨(其中C N G300万吨/L N G5万吨/电动汽车5万吨),占全年总成品油消费量不足3%。
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将是目前的2.5~3倍,交通运输能力需再提高两倍以上。如按照目前的油耗水平,到2015年,全年汽车年成品油消耗将达到2.25亿吨,按照60%的成品油率,年消耗原油3.75亿吨,年排放二氧化碳在9.375亿吨到11.25亿吨。如按照目前的油耗水平,到2020年,全年汽车年成品油消耗将达到3亿吨,按照60%的成品油率,年消耗原油5亿吨,年排放二氧化碳在12.5亿吨到15亿吨。如按照目前的油耗水平,到2025/2030年,全年汽车年成品油消耗将达到4.5亿吨,按照60%的成品油率,年消耗原油7.5亿吨,年排放二氧化碳在18.25亿吨到22.5亿吨,相当于2010年美国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从总量计算,2010年,交通领域所消耗原油约占原油总消耗量的68%,其中车用石油消费占57%上下。我国2010年有1800万辆汽车投入市场,今后可能是2000万辆,这就意味着石油需求增长4000万吨到5000万吨,占当前消费总量的8%。据估算,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每年消耗的成品油总量大约为1.5亿吨,国际上1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据此可知,我国汽车一年消耗原油约2.5亿吨,占全国原油年总消耗量(4.41亿吨)的57%。因此,提高机动车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鼓励新能源汽车开发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2010年国内加工原油4.2亿吨,成品油产量2.52亿吨,增长11%。地炼一次加工能力1.4亿吨,成品油2800万吨,增长34%。预计2011年成品油消费总量2.64亿吨,其中汽油7700万吨,煤油1900万吨,柴油16760万吨。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6亿吨(其中地炼1.6亿吨),原油加工量4.4亿吨。
相形之下,中国到2015年新车消费量会从现在的1800万辆增加到2000万辆,汽车保有量会从现在的1亿辆增加到1 .5亿辆。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年耗原油将突破4.5亿吨。而碳排放会由2008年的4.5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11.25亿吨,比原来预计的2020年达到10亿吨碳排放整整要提前五年!
国际能源机构(I E A)预测,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购买汽车,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年进口石油8亿吨。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4.41亿吨,仅次于美国的10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前,我国石油主要消费在工业部门,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
其中,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25%左右;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10%以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
最近几年,各领域消耗的石油在整个市场所占的比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除了工业消费石油外,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建筑建材、铁路等行业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猛增。
油气方面,2010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2.02亿吨,原油进口2.3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
工信部近日披露数据显示,2011年前5个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过美国(53.5%)。
对进口原油的过度依赖,被业界称为“石油魔咒”。
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美国着力摆脱“石油魔咒”之际,我国却陷入“魔咒”之中。中国应该扩大天然气消费,以摆脱我国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破解“石油魔咒”。
2007年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67%,2008年降为65.79%,2009年降至61.5%,2010年微升至62.7%,2011年前5个月又降至53.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演讲时甚至宣称,未来10年美国将把石油进口量再削减1/3,原油对外依存度降低到50%以下。与美国相反,我国近年来石油消费比例快速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扩大。有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007年为49%,2008年突破50%,2009年达到53%,2010年达55%,今年1至5月则升至55.2%。国际能源机构(I E A)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2030年可能达到80%。
来自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消耗成品油1.5亿吨),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至2010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951万辆。今年前8个月,汽车保有量增加983万辆,月均增加123万辆,高于去年同期月均113万辆的增量;其中,私人小型载客汽车增加781万辆,月均增加98万辆,占汽车增量的79.45%,是汽车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海关统计, 2 0 1 0年我国汽车总产量达1826.47万辆,出口量仅有54.49万辆,占总产量的2.98%,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预测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将达到2 0 0 0多万辆,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排名前30名的车企总的产能规划已经突破4000万辆。
预计到2 0 1 5 年底, 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2010年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32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大大超过2亿辆,每年将消耗成品油3亿吨以上,如果不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消耗原油将达6亿吨,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一个国家汽车保有量的多少,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购买能力,也取决于该国的土地和能源等各种资源。截至2010年底美国保有量为2.85亿辆,美国交通运输系统石油使用量达全国总量(10亿吨)的三分之二,温室气体排放量占美国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约18.6亿吨。汽车消耗燃油量占美国石油消费总量的40%,每年4亿吨上下。
未来的家用节能汽车年能耗能降低到1.5吨,新能源电动汽车甚至能降低到1吨。
有汽车专家认为,到2035年后,未来中国最高汽车年产销量四五千万辆,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五六亿辆,大致上是美国汽车保有量的二倍。如果到2035年中国节能汽车达到4亿辆,按照平均1.5吨油耗计算,年消耗原油在6亿吨以上,是2010年美国汽车成品油消费量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