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节约即发展

2007-09-24 23:40:00 李铁映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发展,不仅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关系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子孙万代的幸福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对节约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中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约束的世纪性难题。

增长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增长。增长与节约不是对立的,节约本身就是一种增长。当然,节约是增长基础上的节约,不是要停止经济增长搞节约。我们追求的是增长与节约相统一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先哲古训,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信守和称道。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节约节俭,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节约节能节俭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不是要人们安贫乐道,紧衣缩食,固守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活方式,而是要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富裕、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亟待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节约节俭是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节约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节约节俭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念。以节约节俭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理应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公德和价值观念。有限的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是某个个人、某个团体、某个地方所能够独享的私有财富。不能因为有钱,就任意挥霍浪费能源资源。放任浪费,就是侵害别人和大家的利益。节约节俭是社会美德,是国家法律应当关注的公共利益,也是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大道。

因此,必须把节约节俭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通过经济政策、法律制度、技术创新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建设节约型社会,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必然要求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革。29年前,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纪元。现在我们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这场改革的广度、深度、难度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但我们别无选择。

 




【中国能源网独家稿件声明】 凡注明 “中国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中国能源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